曾念群
法国人貌似没心没肺,但在自己的地头上看自己人自黑法国和戴高乐,难免不爽。
“我的人生之所以被描绘为童话,是因为它确实是童话。”摩纳哥王妃格蕾丝·凯利一句盖棺定论式的自我定论,被打在了电影《摩纳哥王妃》的片头,加上做旧的摩纳哥海岸公路镜像,让多少人误以为这就是那段止步于海岸悬崖的悲情童话,而故事的落幅却一如光良嚎哭:“童话都是骗人的!”
如果压根不知摩纳哥和摩洛哥的区别,也没有看过《乡下姑娘》或者希区柯克的电影,而只是个妮可粉抑或奢侈品奴隶,那你有眼福了。《摩纳哥王妃》毕竟是出自《玫瑰人生》的奥利维埃·达昂之手,唯美的长镜头让地中海海岸风情和摩纳哥王宫的奢华尽收眼底,处处渗透着骚包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可望不可即的贵介和优雅,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天下民女千秋美梦的代言人:生在一个富商之家,顶着好莱坞巨星光环,嫁一个白马王子,过上童话生活。
90后的看官可能并不知晓,上世纪中期曾有过一位叫格蕾丝·凯利的好莱坞红星,代表作包括经典西部片《正午》,以及与希区柯克合作的《电话谋杀案》、《后窗》和《擒贼记》,1954年还凭借《乡下姑娘》荣膺奥斯卡影后。而就在次年的戛纳,她邂逅了她的摩纳哥白马王子雷尼尔三世,成为一代王妃(实为王后)。作为影星,她登上了奥斯卡的殿堂,作为王妃,她同样对摩纳哥影响深远。如今的摩纳哥,随处可见以她命名的玫瑰园、台阶、街道等。要知道,摩纳哥不过是个仅比梵蒂冈稍大的弹丸小国,与纽约中央公园大小相当。然而红颜薄命,格蕾丝与戴安娜王妃一样,皆殒命于意外的车祸,成为悲情童话的代表。
《摩纳哥王妃》无意抒展王妃悲情的一生,仅只截取了她1962年的片段进行政治童话的提纯。是年的摩纳哥王宫,一面是希区柯克《艳贼》的剧本诱惑,一面是法国戴高乐高奏四面楚歌,美国大妞正努力适应王室生活,自由天性在保守贵族中难免突兀,亡国危机又殃及婚姻的池鱼,让美人好生捉急。在“艳贼”与王妃之间,她最终忍痛割爱,笃定地投入到王妃的政治角色中,最终化解摩纳哥之危。
为何说影片对王妃进行了政治童话的提纯?一来影片对王妃和白马王子各自的情人部分完全剔除,仿佛那些艳丽的绯闻从未存在,二来影片以童话之名开场,其间除了基于政治的家庭冲突,并无浪漫或悲剧的爱情童话可言,而影片将法国与摩纳哥的摩擦上升到法西斯式武力威慑高度,已然超出了历史的范畴,只能说是个政治童话。
同样是达昂作品,同样是人物传记笔触,作为2007年柏林电影节开幕影片的《玫瑰人生》收获的是荣誉和赞许,2014年戛纳电影节开幕影片《摩纳哥王妃》却收获了“最差开幕影片”的批评。法国人貌似没心没肺,但在自己的地头上看自己人自黑法国和戴高乐,难免不爽,而影片无限放大美国大妞拯救摩纳哥,欧洲人似乎也不太能认可。
面对历史部分的质疑,达昂的解释是:“这不是一部传记片,而是一部关于电影和女演员的电影。”如若导演当真目的那么明确,那么至少可以把王妃和歌王弗兰克·西纳特拉的那段放进来,爱情故事里没有了情人,那多无趣。导演对王妃太过护爱,过于提纯,忽略了许多滋味和色彩。
把王妃的人生童话解读成政治童话,想必不会是格蕾丝的本意,而相比爱情童话和人生童话,政治童话可不是那么好写的。因为导演自身的矛盾和创作方向的迷失,妮可的表现也只能算是顺利完成了剧本任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