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管理理论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初探*

2014-07-03 01:35孟开元刘永鑫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方 明 吴 伟 罗 静 孟开元 刘永鑫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西安 710065)

内涵式发展是新的阶段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新的发展要求模式,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因为作为主要培养人的教学工作的质量管理办法还比较落后。尽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众多高校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主要措施,但这一体系在实际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着理念、内涵等多方面的不够科学,亟需要从新的角度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新的建构。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现状

通过对文献和实践现状的调研发现,目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大都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够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该是有效的学校管理措施,能够带动全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然而,目前众多学者和高校管理者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位为教学管理的措施,导致在监控体系设计上更多地关注了规则或者制度的正确和及时执行,轻视了规则和制度执行的目的和质量。将教学质量管理看做教学管理措施侧重于管,使监控成为了对教师工作的控制,加剧了参与其中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师、教学管理制度几者之间的冲突,偏离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这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挫伤了基层教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失去了他们的肯定和支持,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缺乏了长期运行的基础。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够规范,内涵不够全面。规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既要关注指标的科学性,还要关注主要指标赖以达成的支持情况。许多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了教学工作的很多方面,偏重于评估体系的建设,而相应的教学支持与服务体系有待建立[1](P6-7)。高校制定了教学制度,划拨了教学资金,然后对教和学提出了各项指标,却对教和学工作在组织机构、知识和技能培训方面缺少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各项指标和相应的标准缺少实现基础,得不到教职员工的认同。作为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既要有科学的指标体系设计,还要有完备的支持和服务体系作为指标实现的基础。只重视指标要求的达成,必然挫伤基层教学员工的工作信心,损伤教学质量文化。指标体系缺乏实现的基础支撑,缺少认同,对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效果不够理想。

(三)监控指标缺少以目标为导向,指标体系缺少本校特色。作为评价和调控本校办学质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该因本校办学理念和工作重点反映出不同的指标特色和重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及时监控教学工作状态、及时评价和反馈调控的作用,对于落实学校规划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指标体系要么将本校原有的教学管理办法照搬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要么套用其他高校的指标体系,使各个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几乎没有差异,并且很多指标只具有规范教学秩序、制度执行、保证和监督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作用,对秩序的过度强调阻碍了教职员工的创新活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没有重点,也就很难培育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处理比较简单。虽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内起重要作用的数据收集系统,但是它并不该是唯一的教学信息来源,而应该由多途径数据来支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行。目前,很多高校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作为收集信息的唯一活动,在考核期内突击收集信息,这种数据收集方式增加了二级教学单位的工作量,数据质量不高,缺少利用价值。在平时的工作中对院系教学状态数据收集缺少督促,使得各院系在评估时有临时编造数据的嫌疑。在数据处理上,也相对比较简单。教学中期检查工作、优秀教师或教学名师评定等活动都会收集院系和教师教学数据,这些活动既有行政人员参与,也有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参与,对这些教学活动获得的教学数据往往只具有评定优劣的作用,数据处理比较简单,没有深究数据反映出的教学问题,也就没有更好的反馈效果。

二、以目标管理理论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理论分析

目标管理理论比较成功地用在了企业管理中,由于目标管理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存在较多的契合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可以借鉴其管理理念。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认为:“设定目标必须把目光紧盯预期达到的成就,只有如此,接下来才应该考虑如何自我调整,以面对可能的状况。”[2](P37)并对管理者确立了五项基本工作:第一,管理人员要制定目标,并将目标告诉与目标实现有关的人员,以便有效地实现制定的目标。第二,管理人员从事组织工作,分析所需的各项活动及其关系。先对工作进行分类,并将工作细分为可以管理的活动;然后把这些单位和作业组合成为一个组织结构,选择人员管理单位和实施工作。第三,从事激励和沟通工作。第四,衡量工作的重要性,并确定衡量工作的标准,对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第五,培养人才[3]。目标管理理论就是通过目标组织工作方式,并对工作进行绩效评估,对人员进行培养和激励,以保证目标的实现。对目标管理理论的梳理发现,目标管理理论与教学质量的产生过程存在很多的相似性与共同点。

从目标管理角度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构建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首先,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效运转。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指标,并以这些指标来评估、调控和激励教学活动。其次,高校的教学质量产生过程也是一个专业性的过程。需要关注教和学的人员的人力资本的提高。第三,衡量哪些工作对教学质量的达成有重要影响。对教学质量达成有重要影响的工作,提出质量标准,对工作进行评价、调控和反馈,及时调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达到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第四,由于目标的变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指标构成和监控重点也会随着变动,进而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随着目标和时间更趋完善。

三、基于目标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的目标与指标体系。教学质量目标应该是明确的文字表述,这种表述应该是高校所有人员的共识。例如,普渡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卓越人才,产生全球影响”,因而在教育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全球创新与协作能力[4]。达成共识的目标有利于多个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共同协作达成目标。根据目标管理理论,因目标调整和组织工作,然后将工作进行分析归类,设定相应的工作最低要求,从而构建起完整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的指标体系。这些具体工作可以划分为支持和服务工作、教学工作、制度保障,这些工作都是比较显性的。所谓支持和服务工作,就是对教师教学专业技能提高有帮助的组织和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的培训工作,以及有助于学生更好学习咨询服务等工作。教学工作就是校内教学相关人员进行的教学相关活动。制度保障就是有利于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高效进行教学工作的制度以及教学质量监控顺利运行的相关制度。如图1,对具体的三类工作设定指标,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的工作结构图。这个三棱锥的内部则包括了一些隐性的教学质量文化。依据长期的教学数据和经验确定相应的工作指标的标准,从而构建起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的指标体系。

图1 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工作体系

(二)构建完备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支持体系。构建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的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就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有什么样的目标,就应该组织什么样的工作方式。从这一逻辑关系出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行政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了对教学管理规则和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控。第二,支持和服务体系。除了教学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如教务处、后勤、学生处等部门的服务,更重要的应该包括为教和学提供支持性和服务的组织。例如,普渡大学就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建立了大量的支持和服务性组织[4]。教学是专业性的活动,并不是因为成了教师就会教学,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才有可能成为有较好教学经验的教师。学生的学习也并不是作为学生身份就会学习,此外课堂教学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全部的学习支持。有力的支持和服务体系,才能使评价指标的标准有相应的实现基础,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认同目标,知道从什么地方可以获得帮助并实现目标。这种支持性的组织或者服务,可以通过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或基层教学组织等形式展开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的运行机构和相应的运行制度。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是评价、支持和服务体系,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作为新的教学质量保障办法,需要来自学校的大力支持,应该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来进行职能定位。可以在校内建立常设的独立机构,独立的运行机构有助于评估的客观性和权威性,这一监控体系不能设在教务处等其他部门,因为不能由落实教学工作的教务处等部门去评价自己的教学服务工作。固定的运行机构有助于明确责任,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该机构应该由校长主管,设立保证机构运行的常设人员,更重要的是设立进行监控工作的非固定人员评估委员会。制定评估委员会形成和工作制度,得到全校教学院系和职能部门的认可。人员来源构成可以是校学术委员会或教学督导人员、教师、职能部门人员、学生等人员组成的非固定人员进行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的评价和反馈工作。院系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由负责院长负责,对院系教学工作进行自我监控,并将定期自评的结果报告校级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机构,从而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诊断和调控。有固定独立的机构,科学的工作制度,才能保证监控结果的科学和权威,从而有效的调控教学工作。

(四)建立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的激励和完善工作机制。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能够持续有效的运行,必须构建科学的数据收集、反馈和激励措施。数据的收集应该是依据事实,对数据的处理和反馈应该是公平公正,才能有效激励。建立监控体系的目的不仅仅是评定谁优谁劣,而是通过评估引导工作创新,发现好的工作方式。用物质和精神奖励先进,激励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数据的反馈除了谁优谁劣,还应该包括科学的数据分析,良好的工作建议和帮助。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长久不变的监控体系要随着每次监控结果和学校工作重点的转移进行修改和完善。通过对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推广良好的教学工作办法,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进行指导改正,对大范围存在的问题在下一轮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的指标体系上进行设计,从而促使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更加完善,教学质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四、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构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培育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高校教学质量文化。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高校存在的最重要的条件。教学质量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全体教师的质量意识,通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5]。良好的教学质量文化能促进教学工作以最优的方式进行,高效反馈还可以使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发挥及时调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建立教学质量文化需要得力的措施,如:在推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工作中,要注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宣传和沟通,使教职员工统一对教学工作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各种激励项目引导教师看到良好的教学和学生学业之间的关系,注意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激发他们的职业荣誉感。

(二)注意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平衡。高校教学工作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对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如果不论条件统一进行,那么反过来会限制部分创新活力。教学工作中可能存在现阶段并不适合用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的工作,这些工作可能是非常规或者新增的,却有助于学校长远发展,为了保护这些工作的进行,需要设定其他的激励和引导措施,以平衡各项教学工作。例如,新建专业和新开课程往往处于探索阶段,并不适合立即就用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进行评估。

(三)注意保护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被评人员的积极性。在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指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有可能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项目,要进行选择性设计指标或者选择其他的评估。例如,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无论设计多么科学的评价办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教师不满。因此,对这些项目要更多地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评价,达到自我学习和提高的目的。此外,对有关学生评估的项目要对评估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对学生合理的教育需求,要在学校所能提供的客观条件内,从制度和资源上进行保障,使学生感觉到学校对个人意见的尊重。

总之,高校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作为从新的角度对教学工作的引导和调控,试图改变以往不够完善的监控体系,在体系设计和运行阶段都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尤其要对培养目标、监控体系的目的等进行广泛宣传,使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都明白各自工作对实现学校目标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真正促进高校的办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1]任文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4).

[2]【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齐若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美】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M].王永贵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郄海霞,王世斌.美国一流大学工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普渡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

[5]张忠华,陈 林.营造教学质量文化 唤醒教师育人激情[J].中国高等教育,2010,(1).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