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 波
(湖州市含弘阁中国古代书画研究所,浙江 湖州 313000)
我们在民藏家中寻访董源流传至今的作品,主要有《湖山清幽图》《山林幽居图》共二件。通过认真研究、仔细分析,我们认为,这二件作品创作于董源画风、技法已经形成且较为成熟的时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研究董源画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参照价值。所以,我们打算对画作一简略分析,以便认识董源绘画的真实面貌。
《湖山清幽图》(参见图1)白麻纸本,水墨设色,清代重新装裱,纵129.2厘米,为横63.6厘米,为民藏家收藏。画心有明宫廷“广运之宝”,清宫廷“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御书房鉴藏宝”“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等古代书画鉴藏史上的重要印鉴共17方。流传有绪,收藏信息可靠,真迹无疑。
董源的《湖山清幽图》,构图严谨笃实,神态沉稳大气。笔墨细腻精到,设色亮丽滋润。他以自己平时亲眼所见江南一带的湖山林木为创作题材,描绘了江南山峦如洗,浓荫滴翠,温润秀逸,空灵明洁,万物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色。写实寄情,创造发挥,表达了画家对中华美好山河的挚爱之情和赞美之心。
1.构图布局 此图采用三段式的表现形式:第一段从底部起到左、右二边的大树顶部止,第二段从大树顶部起到小树顶部止,第三段从小树顶部起一直到顶。第一段采用倒品字型结构,第二段采用左右结构(侧重右边),第三段采用中心(偏右)结构。这样一来,整个画面显得比较灵动巧妙,不但层次感十分明确,而且增加了灵动感。特别是倒品字造型结构非常少见,新鲜感十足,又符合山水画理,更为画面底部进行了弥补,起到一个平衡和支撑的作用。如果缺少那一处树石,就会变得虚空,变得轻浮。而左、右山峰之间用一条溪流使之分开,在第一和第二段的交接处用一座木桥连接起来,这无疑是运用了左、右开合法,溪流隔断为开,木桥连接为合。如果没有木桥连接又岂能成为开合法呢?山势走向婉延曲折、层层叠加,旁生山峦因势而发,十分妥贴,所间块石堆垒有序、险中求稳,浅色远山云摭雾障、空灵飘渺。纵观整幅画面,我们可以从圆润饱满的山石造型,曲折缓延而下的溪流,树木的干、枝、发叶等因素,判断其所画的是十足的江南山水(北方之山险峻陡峭,北方之水瀑出成潭,北方之树枝多叶少。此说可能有偏颇之见)。因此,可以说,这是董源通过平时仔细观察自然,深刻体悟自然,综合创造自然而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写照,是其通过从自然中来,又回归到自然中去的艺术实践。
2.山石勾皴 此幅作品先用淡墨勾出山石的轮廓,由下至上层层推进。越到上头墨色越淡,为后面的皴擦先定下了一个基调。然后再采用其最为拿手的长、短披麻皴来表现山石的质感、自然机理、阴阳向背、空间感和立体感。山,基本上运用横斜形的长披麻:一则山比石体积来得大,长披麻比较适合,同时可以用来区别与石的短披麻雷同。二则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石,基本上运用直孤形的短披麻:一则因为石的形状较山小许多,长披麻不合适。二则可与山的横斜皴法形成鲜明对比。这样一来,在同是披麻皴的前提下,通过长短、横斜与直孤的变化,使得山、石的轮廊更清晰,质感更强烈,层次更丰富,明暗更突出。山、石间的平坡侧面和桥旁道路坡岸还运用了线条皴。既避免雷同,又造成变化,在整体披麻皴的前提下,又力求变化,起到皴法中的点缀作用。披麻皴用笔老辣扑拙、沉着稳重,无一笔虚浮之感。董源长期保持中锋用笔,笔锋转动灵活流利,所以他的山、石显得饱满厚重;线条皴则锋斜势、轻松流畅,所以他的平坡、道路显得灵动明快。斜缓的山坡,雄浑的峰峦,坚实的叠石,通过画家渐高渐淡、渐高渐疏的层层皴擦,有些地方还用淡墨点染,在长短披麻皴的作用下,山、石整体质感、明暗、凹凸、立片等表现得既真实又有新意。可以说,这是董源观察体悟自然而总结的心得,又是其艺术实践不断创新的成果。
3、树木安排 此图树木的安排是根据山体层次而来的,共分两个层次:详细的大树为一个层次,粗略的小树为另一层次。而第一层次的大树也依照山体倒品字型而生发。前中三棵大树的勾法笔力苍劲、用笔转动灵活,造型虬曲有度,穿插相互照应。特别要着重提到的是,其中一棵树梢的枯枝表现,既符合画理的要求(为前《溪岸图》通篇不见枯树作一对证),又增加了表现层次。左面六棵半大树(其中一棵只有半个树冠,没有树干)明显运用了对比法,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五直一斜半个顶,四浓三淡层次分;脚不平来头不齐,平淡天真自然生。树身的画法中锋用笔,笔力劲健富有弹性,墨色浓淡兼施节奏明显。树枝的生发自然,前后左右参差照应。点叶较有变化,随枝而生、依势而发,浓墨点得清晰规整,淡墨点得模糊含蓄。右面大树分前后二个部分:前面三棵两直一斜,一棵向左倾斜的用意与左边大树隔水呼应。后边一排大部分不见树身,虽然由于山的遮挡,而横斜、交叉看又可以看见,但用树冠的高低来表达一种韵律感,不失为聪慧之举。
另一层次的小树也画得相当地出彩。虽然都是直线画干,斜笔点叶,但高低错落有致,浓淡随意安排,紧而不挤,密而不乱,中而不显,边而不掩。一般人误以为中而不显,边而不掩不符合画理,认为应该突出中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画理强调近大远小,而不是中大边小。中与边是在同一层次上,中大边小反而不符合画理。董源是深谙其中奥妙的。正是因为董源对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深刻理解,所以才能画出如此精美的山水作品。
4.反差对比 此图在悠静的湖边,大树掩映的浓荫下,画有前后三处水榭。第一处临窗坐有一人,是在用功静读诗书,还是在观赏山水景色?是在认真思考问题,还是在品茗等待友人来访?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在此着重体现一个“静”字,然而在表达山水开合之合意的木桥上,却画了一个肩担柴禾,行色匆匆的樵夫。是抢时间要赶往集市去卖,还是自己家中等着要烧?是另有农活紧要,急着回去再干,还是腹中饥饿赶回家中吃饭?同样使人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在此着重体现了一个“动”字。同时,水榭中坐着的那个人总体安排处于比较“藏”的位置,而木桥上的那个樵夫,背景比较开阔,处于“露”的位置。画家通过两个人物所处的不同场景,以一静一动、一藏一露营造了强烈的反差对比。如此组织人物的神态形象,不但增加了画面的灵动感和生机感,而且赋于了作品一定的思想性和内涵性。虽然,人物的“动静”“藏露”不是此画要表现的重点对象,但作为一种对画面的衬托和点缀,不失为是点睛之笔。假如没有如此精妙的衬托和点缀,整个画面就动不起来,就显得呆板,缺乏活力。所以,通过这些看似毫不起眼、微不足道的小节,我们不难发现,山水画大师董源的艺术匠心是何等的深邃、含蓄、精明、高超。
5.设色点苔 此图的设色相当讲究,虽然整体设色以浅赭为主,花青为辅,另外只用朱砂作为点缀,但一点也不显得单调,反而突出了统一和谐的特色。山的设色百分之九十是浅赭,只是在山峦的顶部轮廓线以下一小块区域,依照轮廓线的走势涂上了一笔花青。其主要目的是增加一些亮度,突出一下层次,产生一些变化,告诉人们:时处初秋时节,天朗气清,悠然明洁,金风送爽,湖山清幽。矶头、叠石都用赭石设色,便于与山体产生对比,同时,对应山石勾皴之山用横斜长披麻和石用直孤短披麻的特征。小桥、水榭、大小树干也全用浅赭,但根据需要浓淡兼顾、互有参差。大小树木的叶,不管是墨色点得深或浅,统统用花青进行渲染,只不过是浓墨色重,淡墨色轻而已。山中的平坡和道路直接用花青平涂,表达了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与山体设色形成局部的对立统一。至于朱砂,仅用在了两个地方:一是画幅右下方的一株勾叶法的树,用朱砂点叶。二是第一水榭的窗帘用朱砂色,起到了一个点醒的作用,提升了画面的精神。
点苔也笔墨精到,全部运用中锋秃笔浓墨。俗语云:“画不点苔,山无生气。”[1]不要以为点苔比较容易,可以信马由疆随意而行。其实点苔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要根据山、石明暗关系的需要,皴法的漫乱收拾来展开。此图的苔点主要集中在山、石的明暗关系上。点在山、石的明处是藓苔,点在暗处是蔓草,点在树下是薜萝,点在山顶是小树。虽然同为苔点,但代表的意思各不相同。由于画家笔中的含水量控制得十分到位,并且点得大小不一,干湿并用,聚散有致,浓淡得当,所以,苔点使画面增强了苍茫丰润的效果。我们从点苔这一点上就可发现,董源对绘画的每一道工序是何等的认真,何等的精到。
6.连天接水 此图的天、水表现方式也十分微妙,采用了连天接水的形式。从画面上来看,天与水其实并未真正相连,中间被若隐若现的山峦间隔。而这里恰巧是董源技法的高明之处。假如溪流直接画到高处与天连接,那就显得太直白、不含蓄,既不符合画理,也使人没有遐想的余地。而天、水之间用隐匿的山峦那么一隔,首先起到了一个似断非断、似连非连,含混模糊、朦朦胧胧的过渡作用。其次也可以认为是,远眺下的溪水在阳光的作用下,水蒸汽逐渐升腾,产生云遮雾障、烟迷气霭的氛围,与天空有机地连成一片。这不但过渡得恰到好处,不露丝毫破绽,并且符合大自然巡回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一来,天、水在有意的安排和无痕的迹象中自然而然地进行了对接。因为天、水的无形连接,画面的上下二端立即就显得天高水阔、一气贯通。虽然,为了表现天、水的质感,画家在这两个地方用淡赭进行了设色,但也相当注意分寸。在第一层次的湖面涂得稍深些,再依照近深远淡的需要,逐远逐淡。而在第二层溪流的水面,为了给画面留出气眼,增加溪水的流动性,稍微参差了一些淡花青。既体现了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又反映出风和日丽的大好天气。第三层次的天用了更淡的浅赭来辅色,并给主峰让有一定的余地,让人产生一种联想:“如果站在山顶,伸于可以触摸天空的云彩”,同时表达了作者天人合一的一种思想。
通过对上述各点的分析探讨,我们认为,董源不管是在章法的安排还是对意境的营造,不管是笔墨的运用还是技法的施展,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和巧妙的安排,达到了一种既深邃高渺又化有形为无形的精神境界。而在整幅画面的布局、置景、对比、点缀等方面,追求的气氛始终围绕着清远、秀润、静谥、柔和的江南地域景色,让人享受到湖山清幽的美妙胜景,体会到出神入化的笔墨功夫。因此,《湖山清幽图》是一幅由董源署名的纯江南山水画风貌的代表作。
[1][明]唐志契.绘事微言[O].台北:台湾常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