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慧
摘 要:弹条扣件功能是将钢轨与下部结构联结并固定,使轨道形成可靠的整体结构。但是,弹条扣件功能的发挥需要通过紧固螺栓才能实现,因此,紧固螺栓的防松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主要使用的三种防松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为此研究一种防松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的新型机构是十分必要的。简要介绍了防松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的新型防松机构的技术研究过程。
关键词:弹条扣件;螺栓;防松;技术
中图分类号:T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7-0016-02
弹条扣件的功能是将钢轨下部结构固定,使轨道形成稳定、可靠的整体结构,但是,弹条扣件的功能的发挥需要通过紧固螺栓才能实现。在列车长期运行、震动的条件下,紧固螺栓的防松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螺栓一旦松动,就会影响到轨道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使用的三种防松机构均存在不足,为此,以Ⅱ型弹条用防松机构为研究对象开展技术攻关,以研究出一种防松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的新型防松机构。
1 紧固螺栓防松机构使用现状
目前,用于Ⅱ型弹条扣件(以下简称“弹条”)螺栓的紧固机构主要有三种。
1.1 平垫圈+普通螺母
这种紧固机构的特征是防松效果较差,在列车运行的强烈震动下,需要定期人工复紧,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
1.2 限位板+特种防松螺母
这种紧固机构的特征是限位板先将弹条扣件按固定扭矩拧紧,使弹条达到设计弹程,同时,为上部特种防松螺母大扭矩施拧提供一个刚性平台。因为特种防松螺母需要大扭矩才能发挥防松效果,所以,该机构需要两种规格的扳手施拧,紧固工序复杂。防松螺母螺纹需要专用丝锥加工,双螺母结构成本偏高。
1.3 固班螺母
这种紧固机构的特征是螺母下部连有法兰盘,在法兰盘底部设有4个椭圆形凹槽,依靠凹槽卡住弹条,从而防止螺母松动。该机构的缺点是螺母在紧固过程中,凸棱与弹条顶部之间会出现强烈的挤压和摩擦,从而对弹条顶部和表面涂层造成伤害,同时,弹条超压情况也比较严重。
2 研究目的
根据以上防松机构存在的问题,确定此课题研究目的:①防松效果良好,性能稳定;②垫圈底部与弹条顶部之间无相对位移,不会对弹条顶部和表面涂层造成伤害。
3 波浪型弧面新型防松机构的组成
是由防转垫圈和防松螺母组成。
3.1 防转垫圈
在垫圈底部,弹条顶部中心
线的对应位置设有2个弧形凹槽,
弹条顶部可嵌入弧形凹槽中,底
部结构可以使垫圈底面与弹条顶
部紧密贴合、固定,不会与螺母跟转。
在垫圈顶面设有按圆周偶数等分的波浪型弧面,波浪型弧面的矢度大小直接影响防松效果。
3.2 防松螺母
防松螺母的特征:①螺母采用普通公制螺纹;②螺母底部连有法兰盘,其直径与垫圈相同;③法兰盘底面同样设有与垫圈顶面一致的波浪型弧面;④螺母上部可设或不设帽型结构。
4 防松原理
在紧固过程中,防松螺母底面与防转垫圈顶面之间的波浪型弧面相对旋转。利用4对弧面波峰与波谷啮合的制约条件,同时借助弹条的反作用力,即使受到列车运行的强烈振动,也能有效阻止防转垫圈与防松螺母之间的相对错位,以保证紧固螺栓的轴向力不衰减,从而发挥了防松效果。
5 弧面接触状态与理论计算
5.1 三点接触时螺母与垫圈弧面的接触状态
5.1.1 稳定接触状态
螺母波峰与垫圈波谷相对(见图2)为稳定接触状态。在列车运行的震动条件下,螺母与垫圈相对固定,不会出现螺母波峰的移动。
螺母波峰位于垫圈波峰的左侧(见图3),也可视为稳定接触状态。因为它不会出现螺母波峰滑移至垫圈波峰右侧的情况。
5.1.2 不稳定接触状态
图4、图5两种均为不稳定接触状态。在列车运行震动条件下,螺母波峰有可能向垫圈波峰右侧滑移,此时,因为螺母松动和弧面矢度下降而导致弹条弹程减小,所以,弹条扣压力会下降。对此类不稳定接触状态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以防止弹条扣压力小于限值。
对不稳定接触状态的具体处置方法是:继续对螺母施加右旋扭矩,将螺母波峰转动至垫圈波峰的左侧,或在左侧实现峰·谷相对。然而,此前弹条已处于三点接触状态,继续施加右旋扭矩会引起弹条超压。因此,在采取处置措施时,应对弹条超压予以控制。弹条扣压力下降和超压量值都与弧面矢度有直接关系。
5.2 不同矢度弧面的理论计算
按弹条已三点接触的最不利条件,分析不同矢度弧面的螺母在旋转过程中引起弹条扣压力的升降或对弹条产生的超压情况。
计算条件是:①弹条已达到三点接触,弹程为10 mm,扣压力为9.935 kN,弹条最大应力为1 470 MPa。此时,将螺母的位置设定为基准面,如果螺母松动,则基准面上升,弹条弹程减小量是螺母上升量的1倍﹔如果螺母继续右旋,则基准面下降,此时,在螺栓中心处对弹条的超压等于螺母的下压量;②弹条扣压力不得低于7.5 kN;③出现超压情况时,弹条最大应力不得大于1 600 MPa;④选择0.5 mm、0.7 mm和1.0 mm三种不同矢度的弧面,在对不稳定状态处置的过程中,进行弹条扣压力和最大应力的理论计算。 5.3 理论计算结果
将每个波峰上标记9个点,详见图6,理论计算结果如下:①在弹条达到三点接触时,最不利的接触状态是螺母与垫圈弧面处于峰·峰相对的状态。此时,如果任其由点①滑向点⑤(除矢度1.0 mm外),弹条扣压力均大于7.5 kN,而且大都在7.7~9.87 kN之间,扣压力满足要求。②如果将螺母波峰由点①转动至点⑨,达到峰·谷相对的稳定接触状态,弹条扣压力在8.69~9.87 kN之间,同时,弹条未出现超压,是安全的。③将螺母波峰由点②③转动至点⑨,弹条扣压力均大于7.5 kN,除了个别点外,弹条虽有超压,但均未超过限值,是安全的。④螺母波峰已处于点④⑤,如果再继续施加右旋扭矩,将其转动至垫圈波峰左侧的波谷,在此过程中均会对弹条产生超过限值的超压,所以,要避免采取这种不合理的处置措施。
以上理论计算是在弹条三点接触最不利的条件下进行的。在组装时,可要求在弹条中肢与轨距调整块(轨距档板)顶面间留有0.5~1.0 mm的间隙。此时,弹条弹程为9.5~9.0 mm,对应的扣压力为9.435~8.938 kN,均大大7.5 kN,同时,要预留出0.25~0.5 mm的超压空间。这是一项预防弹条超压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弹条使用的安全性。
6 弧面矢度的选择
根据不同矢度弧面的理论计算结果可知,结合Ⅱ型弹条扣压力和超压的特征、螺母拧入试验、工程试用组装作业和制造工艺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确定弧面的矢度应控制在0.5~1.0 mm的范围内。
7 波浪型弧面防松机构的性能检测
防松检测是委托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的。防松检测是在扣件系统组装状态下进行的,将Ⅱ型弹条、60 kg/m的钢轨、轨下垫层和垫板进行组装,将组装后的扣件系统与振动试验台联接。
振动参数为:频率12.5 Hz、振幅±2 mm、振动耐久1 500次。
振动结束后,观测波浪型防松螺母与防转垫圈之间有无相对错位。检测结果表明,螺母与垫圈之间无错位,螺母未松动。
8 结论
由以上研究可知:①新型防松机构采用普通公制螺纹,不需要特种丝锥,加工简单。在现场铺设过程中,只需要一种规格的扳手,简化了紧固工序;垫圈底部与弹条顶部间无相对位移,不会对弹条顶部和表面涂层造成伤害。②在试验室条件下,通过扣件系统组装状态下的防松检测,表明新型防松机构的防松性能优于其他类型的机构。③建议加大上道运营考核进度,进一步验证新型防松机构的防松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平.道岔新型扣件系统[G]//道岔技术创新论文集.北京:铁道工程学报(增刊),2012.
[2]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连接与紧固[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铁道部第三设计院.道岔设计手册[M].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75.
〔编辑:白洁〕
摘 要:弹条扣件功能是将钢轨与下部结构联结并固定,使轨道形成可靠的整体结构。但是,弹条扣件功能的发挥需要通过紧固螺栓才能实现,因此,紧固螺栓的防松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主要使用的三种防松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为此研究一种防松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的新型机构是十分必要的。简要介绍了防松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的新型防松机构的技术研究过程。
关键词:弹条扣件;螺栓;防松;技术
中图分类号:T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7-0016-02
弹条扣件的功能是将钢轨下部结构固定,使轨道形成稳定、可靠的整体结构,但是,弹条扣件的功能的发挥需要通过紧固螺栓才能实现。在列车长期运行、震动的条件下,紧固螺栓的防松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螺栓一旦松动,就会影响到轨道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使用的三种防松机构均存在不足,为此,以Ⅱ型弹条用防松机构为研究对象开展技术攻关,以研究出一种防松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的新型防松机构。
1 紧固螺栓防松机构使用现状
目前,用于Ⅱ型弹条扣件(以下简称“弹条”)螺栓的紧固机构主要有三种。
1.1 平垫圈+普通螺母
这种紧固机构的特征是防松效果较差,在列车运行的强烈震动下,需要定期人工复紧,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
1.2 限位板+特种防松螺母
这种紧固机构的特征是限位板先将弹条扣件按固定扭矩拧紧,使弹条达到设计弹程,同时,为上部特种防松螺母大扭矩施拧提供一个刚性平台。因为特种防松螺母需要大扭矩才能发挥防松效果,所以,该机构需要两种规格的扳手施拧,紧固工序复杂。防松螺母螺纹需要专用丝锥加工,双螺母结构成本偏高。
1.3 固班螺母
这种紧固机构的特征是螺母下部连有法兰盘,在法兰盘底部设有4个椭圆形凹槽,依靠凹槽卡住弹条,从而防止螺母松动。该机构的缺点是螺母在紧固过程中,凸棱与弹条顶部之间会出现强烈的挤压和摩擦,从而对弹条顶部和表面涂层造成伤害,同时,弹条超压情况也比较严重。
2 研究目的
根据以上防松机构存在的问题,确定此课题研究目的:①防松效果良好,性能稳定;②垫圈底部与弹条顶部之间无相对位移,不会对弹条顶部和表面涂层造成伤害。
3 波浪型弧面新型防松机构的组成
是由防转垫圈和防松螺母组成。
3.1 防转垫圈
在垫圈底部,弹条顶部中心
线的对应位置设有2个弧形凹槽,
弹条顶部可嵌入弧形凹槽中,底
部结构可以使垫圈底面与弹条顶
部紧密贴合、固定,不会与螺母跟转。
在垫圈顶面设有按圆周偶数等分的波浪型弧面,波浪型弧面的矢度大小直接影响防松效果。
3.2 防松螺母
防松螺母的特征:①螺母采用普通公制螺纹;②螺母底部连有法兰盘,其直径与垫圈相同;③法兰盘底面同样设有与垫圈顶面一致的波浪型弧面;④螺母上部可设或不设帽型结构。
4 防松原理
在紧固过程中,防松螺母底面与防转垫圈顶面之间的波浪型弧面相对旋转。利用4对弧面波峰与波谷啮合的制约条件,同时借助弹条的反作用力,即使受到列车运行的强烈振动,也能有效阻止防转垫圈与防松螺母之间的相对错位,以保证紧固螺栓的轴向力不衰减,从而发挥了防松效果。
5 弧面接触状态与理论计算
5.1 三点接触时螺母与垫圈弧面的接触状态
5.1.1 稳定接触状态
螺母波峰与垫圈波谷相对(见图2)为稳定接触状态。在列车运行的震动条件下,螺母与垫圈相对固定,不会出现螺母波峰的移动。
螺母波峰位于垫圈波峰的左侧(见图3),也可视为稳定接触状态。因为它不会出现螺母波峰滑移至垫圈波峰右侧的情况。
5.1.2 不稳定接触状态
图4、图5两种均为不稳定接触状态。在列车运行震动条件下,螺母波峰有可能向垫圈波峰右侧滑移,此时,因为螺母松动和弧面矢度下降而导致弹条弹程减小,所以,弹条扣压力会下降。对此类不稳定接触状态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以防止弹条扣压力小于限值。
对不稳定接触状态的具体处置方法是:继续对螺母施加右旋扭矩,将螺母波峰转动至垫圈波峰的左侧,或在左侧实现峰·谷相对。然而,此前弹条已处于三点接触状态,继续施加右旋扭矩会引起弹条超压。因此,在采取处置措施时,应对弹条超压予以控制。弹条扣压力下降和超压量值都与弧面矢度有直接关系。
5.2 不同矢度弧面的理论计算
按弹条已三点接触的最不利条件,分析不同矢度弧面的螺母在旋转过程中引起弹条扣压力的升降或对弹条产生的超压情况。
计算条件是:①弹条已达到三点接触,弹程为10 mm,扣压力为9.935 kN,弹条最大应力为1 470 MPa。此时,将螺母的位置设定为基准面,如果螺母松动,则基准面上升,弹条弹程减小量是螺母上升量的1倍﹔如果螺母继续右旋,则基准面下降,此时,在螺栓中心处对弹条的超压等于螺母的下压量;②弹条扣压力不得低于7.5 kN;③出现超压情况时,弹条最大应力不得大于1 600 MPa;④选择0.5 mm、0.7 mm和1.0 mm三种不同矢度的弧面,在对不稳定状态处置的过程中,进行弹条扣压力和最大应力的理论计算。 5.3 理论计算结果
将每个波峰上标记9个点,详见图6,理论计算结果如下:①在弹条达到三点接触时,最不利的接触状态是螺母与垫圈弧面处于峰·峰相对的状态。此时,如果任其由点①滑向点⑤(除矢度1.0 mm外),弹条扣压力均大于7.5 kN,而且大都在7.7~9.87 kN之间,扣压力满足要求。②如果将螺母波峰由点①转动至点⑨,达到峰·谷相对的稳定接触状态,弹条扣压力在8.69~9.87 kN之间,同时,弹条未出现超压,是安全的。③将螺母波峰由点②③转动至点⑨,弹条扣压力均大于7.5 kN,除了个别点外,弹条虽有超压,但均未超过限值,是安全的。④螺母波峰已处于点④⑤,如果再继续施加右旋扭矩,将其转动至垫圈波峰左侧的波谷,在此过程中均会对弹条产生超过限值的超压,所以,要避免采取这种不合理的处置措施。
以上理论计算是在弹条三点接触最不利的条件下进行的。在组装时,可要求在弹条中肢与轨距调整块(轨距档板)顶面间留有0.5~1.0 mm的间隙。此时,弹条弹程为9.5~9.0 mm,对应的扣压力为9.435~8.938 kN,均大大7.5 kN,同时,要预留出0.25~0.5 mm的超压空间。这是一项预防弹条超压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弹条使用的安全性。
6 弧面矢度的选择
根据不同矢度弧面的理论计算结果可知,结合Ⅱ型弹条扣压力和超压的特征、螺母拧入试验、工程试用组装作业和制造工艺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确定弧面的矢度应控制在0.5~1.0 mm的范围内。
7 波浪型弧面防松机构的性能检测
防松检测是委托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的。防松检测是在扣件系统组装状态下进行的,将Ⅱ型弹条、60 kg/m的钢轨、轨下垫层和垫板进行组装,将组装后的扣件系统与振动试验台联接。
振动参数为:频率12.5 Hz、振幅±2 mm、振动耐久1 500次。
振动结束后,观测波浪型防松螺母与防转垫圈之间有无相对错位。检测结果表明,螺母与垫圈之间无错位,螺母未松动。
8 结论
由以上研究可知:①新型防松机构采用普通公制螺纹,不需要特种丝锥,加工简单。在现场铺设过程中,只需要一种规格的扳手,简化了紧固工序;垫圈底部与弹条顶部间无相对位移,不会对弹条顶部和表面涂层造成伤害。②在试验室条件下,通过扣件系统组装状态下的防松检测,表明新型防松机构的防松性能优于其他类型的机构。③建议加大上道运营考核进度,进一步验证新型防松机构的防松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平.道岔新型扣件系统[G]//道岔技术创新论文集.北京:铁道工程学报(增刊),2012.
[2]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连接与紧固[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铁道部第三设计院.道岔设计手册[M].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75.
〔编辑:白洁〕
摘 要:弹条扣件功能是将钢轨与下部结构联结并固定,使轨道形成可靠的整体结构。但是,弹条扣件功能的发挥需要通过紧固螺栓才能实现,因此,紧固螺栓的防松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主要使用的三种防松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为此研究一种防松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的新型机构是十分必要的。简要介绍了防松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的新型防松机构的技术研究过程。
关键词:弹条扣件;螺栓;防松;技术
中图分类号:T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7-0016-02
弹条扣件的功能是将钢轨下部结构固定,使轨道形成稳定、可靠的整体结构,但是,弹条扣件的功能的发挥需要通过紧固螺栓才能实现。在列车长期运行、震动的条件下,紧固螺栓的防松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螺栓一旦松动,就会影响到轨道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使用的三种防松机构均存在不足,为此,以Ⅱ型弹条用防松机构为研究对象开展技术攻关,以研究出一种防松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的新型防松机构。
1 紧固螺栓防松机构使用现状
目前,用于Ⅱ型弹条扣件(以下简称“弹条”)螺栓的紧固机构主要有三种。
1.1 平垫圈+普通螺母
这种紧固机构的特征是防松效果较差,在列车运行的强烈震动下,需要定期人工复紧,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
1.2 限位板+特种防松螺母
这种紧固机构的特征是限位板先将弹条扣件按固定扭矩拧紧,使弹条达到设计弹程,同时,为上部特种防松螺母大扭矩施拧提供一个刚性平台。因为特种防松螺母需要大扭矩才能发挥防松效果,所以,该机构需要两种规格的扳手施拧,紧固工序复杂。防松螺母螺纹需要专用丝锥加工,双螺母结构成本偏高。
1.3 固班螺母
这种紧固机构的特征是螺母下部连有法兰盘,在法兰盘底部设有4个椭圆形凹槽,依靠凹槽卡住弹条,从而防止螺母松动。该机构的缺点是螺母在紧固过程中,凸棱与弹条顶部之间会出现强烈的挤压和摩擦,从而对弹条顶部和表面涂层造成伤害,同时,弹条超压情况也比较严重。
2 研究目的
根据以上防松机构存在的问题,确定此课题研究目的:①防松效果良好,性能稳定;②垫圈底部与弹条顶部之间无相对位移,不会对弹条顶部和表面涂层造成伤害。
3 波浪型弧面新型防松机构的组成
是由防转垫圈和防松螺母组成。
3.1 防转垫圈
在垫圈底部,弹条顶部中心
线的对应位置设有2个弧形凹槽,
弹条顶部可嵌入弧形凹槽中,底
部结构可以使垫圈底面与弹条顶
部紧密贴合、固定,不会与螺母跟转。
在垫圈顶面设有按圆周偶数等分的波浪型弧面,波浪型弧面的矢度大小直接影响防松效果。
3.2 防松螺母
防松螺母的特征:①螺母采用普通公制螺纹;②螺母底部连有法兰盘,其直径与垫圈相同;③法兰盘底面同样设有与垫圈顶面一致的波浪型弧面;④螺母上部可设或不设帽型结构。
4 防松原理
在紧固过程中,防松螺母底面与防转垫圈顶面之间的波浪型弧面相对旋转。利用4对弧面波峰与波谷啮合的制约条件,同时借助弹条的反作用力,即使受到列车运行的强烈振动,也能有效阻止防转垫圈与防松螺母之间的相对错位,以保证紧固螺栓的轴向力不衰减,从而发挥了防松效果。
5 弧面接触状态与理论计算
5.1 三点接触时螺母与垫圈弧面的接触状态
5.1.1 稳定接触状态
螺母波峰与垫圈波谷相对(见图2)为稳定接触状态。在列车运行的震动条件下,螺母与垫圈相对固定,不会出现螺母波峰的移动。
螺母波峰位于垫圈波峰的左侧(见图3),也可视为稳定接触状态。因为它不会出现螺母波峰滑移至垫圈波峰右侧的情况。
5.1.2 不稳定接触状态
图4、图5两种均为不稳定接触状态。在列车运行震动条件下,螺母波峰有可能向垫圈波峰右侧滑移,此时,因为螺母松动和弧面矢度下降而导致弹条弹程减小,所以,弹条扣压力会下降。对此类不稳定接触状态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以防止弹条扣压力小于限值。
对不稳定接触状态的具体处置方法是:继续对螺母施加右旋扭矩,将螺母波峰转动至垫圈波峰的左侧,或在左侧实现峰·谷相对。然而,此前弹条已处于三点接触状态,继续施加右旋扭矩会引起弹条超压。因此,在采取处置措施时,应对弹条超压予以控制。弹条扣压力下降和超压量值都与弧面矢度有直接关系。
5.2 不同矢度弧面的理论计算
按弹条已三点接触的最不利条件,分析不同矢度弧面的螺母在旋转过程中引起弹条扣压力的升降或对弹条产生的超压情况。
计算条件是:①弹条已达到三点接触,弹程为10 mm,扣压力为9.935 kN,弹条最大应力为1 470 MPa。此时,将螺母的位置设定为基准面,如果螺母松动,则基准面上升,弹条弹程减小量是螺母上升量的1倍﹔如果螺母继续右旋,则基准面下降,此时,在螺栓中心处对弹条的超压等于螺母的下压量;②弹条扣压力不得低于7.5 kN;③出现超压情况时,弹条最大应力不得大于1 600 MPa;④选择0.5 mm、0.7 mm和1.0 mm三种不同矢度的弧面,在对不稳定状态处置的过程中,进行弹条扣压力和最大应力的理论计算。 5.3 理论计算结果
将每个波峰上标记9个点,详见图6,理论计算结果如下:①在弹条达到三点接触时,最不利的接触状态是螺母与垫圈弧面处于峰·峰相对的状态。此时,如果任其由点①滑向点⑤(除矢度1.0 mm外),弹条扣压力均大于7.5 kN,而且大都在7.7~9.87 kN之间,扣压力满足要求。②如果将螺母波峰由点①转动至点⑨,达到峰·谷相对的稳定接触状态,弹条扣压力在8.69~9.87 kN之间,同时,弹条未出现超压,是安全的。③将螺母波峰由点②③转动至点⑨,弹条扣压力均大于7.5 kN,除了个别点外,弹条虽有超压,但均未超过限值,是安全的。④螺母波峰已处于点④⑤,如果再继续施加右旋扭矩,将其转动至垫圈波峰左侧的波谷,在此过程中均会对弹条产生超过限值的超压,所以,要避免采取这种不合理的处置措施。
以上理论计算是在弹条三点接触最不利的条件下进行的。在组装时,可要求在弹条中肢与轨距调整块(轨距档板)顶面间留有0.5~1.0 mm的间隙。此时,弹条弹程为9.5~9.0 mm,对应的扣压力为9.435~8.938 kN,均大大7.5 kN,同时,要预留出0.25~0.5 mm的超压空间。这是一项预防弹条超压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弹条使用的安全性。
6 弧面矢度的选择
根据不同矢度弧面的理论计算结果可知,结合Ⅱ型弹条扣压力和超压的特征、螺母拧入试验、工程试用组装作业和制造工艺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确定弧面的矢度应控制在0.5~1.0 mm的范围内。
7 波浪型弧面防松机构的性能检测
防松检测是委托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的。防松检测是在扣件系统组装状态下进行的,将Ⅱ型弹条、60 kg/m的钢轨、轨下垫层和垫板进行组装,将组装后的扣件系统与振动试验台联接。
振动参数为:频率12.5 Hz、振幅±2 mm、振动耐久1 500次。
振动结束后,观测波浪型防松螺母与防转垫圈之间有无相对错位。检测结果表明,螺母与垫圈之间无错位,螺母未松动。
8 结论
由以上研究可知:①新型防松机构采用普通公制螺纹,不需要特种丝锥,加工简单。在现场铺设过程中,只需要一种规格的扳手,简化了紧固工序;垫圈底部与弹条顶部间无相对位移,不会对弹条顶部和表面涂层造成伤害。②在试验室条件下,通过扣件系统组装状态下的防松检测,表明新型防松机构的防松性能优于其他类型的机构。③建议加大上道运营考核进度,进一步验证新型防松机构的防松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平.道岔新型扣件系统[G]//道岔技术创新论文集.北京:铁道工程学报(增刊),2012.
[2]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连接与紧固[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铁道部第三设计院.道岔设计手册[M].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75.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