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电一
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一直是制约宁夏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那里的农业也因缺水而长期不能摆脱广种薄收的困境。为了帮助那里的群众脱贫致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政府想尽了办法、费尽了力气、操碎了心。
干旱缺水地区有没有发展出路?脱贫致富的出路在哪里?有人对此很悲观。最近,记者就此到固原市原州区采访,原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宜成兴奋地告诉记者:各项节水措施,让我们在六盘山下创造了农业奇迹。
“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高效利用黄河水,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原州区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固原市的战略决策为自己确定的发展目标。
让天上水、地下水、地表水皆为所用,让每一滴水都发挥效益!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原州区人民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现出来了。
郑宜成所言不虚。记者到原州区的田间地头采访,居然没有看到二牛抬杠、担水点种、大水漫灌和农民辛勤劳作的“经典”场景,却看到了各种现代化的节水装备和节水技术,喷灌、滴灌、微灌、管灌、膜下滴灌等节水措施各显神通,悉数上阵。其中,有从以色列引进的技术,也有从美国进口的机械。有在小范围固定的喷头在喷水,也有可移动、覆盖面大的时针式喷灌机在浇灌,湿润的土地散发出特有的芳香,早播的蔬菜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举目所见,到处都是令人振奋的景象。
现代农业在这里大显神威。26台大型时针式喷灌机、40台卷盘式喷灌机和其他现代化设施,已将原州区的农业“武装”起来了。
记者注意到了田边埋设的管道。陪同人员告知:这里利用的是地下水,已有20万亩农田得其滋润。
固原地区年降雨量只有400毫米左右,且多集中在七、八、九3个月内,这些雨水不仅错过了农用季节,而且常常白白流走、造成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貌。能否拦截天上水,既灌溉农田、又避免水土流失?原州区在大规模平整土地、变“三跑田”为“三保田”的基础上,大量采取覆膜、保墒技术,大规模修建水利设施,留住了宝贵的降水。拦住了天上水,就有效地保证了农业用水,为农业增产撑起了保护伞,原州区有32万亩农田就充分利用了天上水。
但是,对于原州区这样一个总人口达46万人、曾被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干旱山区来说,无论是地下水,还是天上水,都是极为有限的:这里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只是全国人均的13%,全区每年可利用的水资源还不到1亿立方米。而过度开采地下水,则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这就需要引黄河水来补充。但黄河距此较远、水量有限,不能过量引用。所有客观条件,都要求这里必须千方百计地节水,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现在,原州区每年引用黄河水1800万立方米。由于是远距离扬水,每立方米的成本达到0.4元,但考虑到农民的承受能力,只向农民收取0.182元,其余部分由财政补贴。由于采取了综合性节水措施,这些水让15万亩农田得以稳产高产。原州区农牧局局长李宏霞对记者说,如果不采取节水措施,这点水只够浇灌4万亩农田,节水使效益几乎扩大了4倍,此谓“高效利用黄河水”。
记者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中河乡、三营镇附近的两个蔚为壮观的蓄水池。原州区农牧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蓄水池,原州区已经建成了19个,一年注水4次,调蓄能力也达到了500万立方米。蓄水池容量大的达25万立方米,小的也有10万立方米。
李宏霞局长告诉记者,包括山坡地在内,原州区现有耕地178万亩,采取了节水措施和发展特色产业的已经占到了一半。其中,仅采取喷灌、滴灌、管灌、覆膜等节水措施的就有35万亩,平均每亩投入2000元。
节约用水,精细用水,高效用水,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据测算,原州区的节水灌溉平均节水达45%,节水幅度最高的达到62%,最低的也超过了30%。一般蔬菜原来每亩要用水600立方米,现在只要200立方米水就够了。马铃薯种薯种植原来每亩要400立方米水,节水措施上马后只需100立方米。节水,让原州区增加灌溉面积10万亩,等于在引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为原州区新增了一个“扬黄灌溉区”。
节水,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节水,每年还为农民节省了500多万元的水费支出、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人均收入。
原州区借助节水措施生产的冷凉蔬菜和反季节蔬菜,不仅畅销西安、兰州、银川、上海、广东、湖北等地,而且还出口沙特、韩国,仅在香港设立的直销点就有20多个,而他们生产的马铃薯种薯则为陕西榆林、甘肃定西、内蒙古乌海、青海湟中、广东清远等马铃薯种植区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种薯,亩产和收入都比原来增加一倍以上。
由于节水措施得力、成效显著,自治区政府特意把高效节水现场会放在原州区举行,有关部门还给原州区授予了宁夏第一个“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区)”的称号,原州区也因此成为宁夏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典型。
节水,让原州区创造了一个农业奇迹,也创造了一个生态奇迹,还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