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智
摘 要:网络战是由美国发起的军事变革之一,通过无线连接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载体,制定网络战原则、系统、规范等内容,意在实施网络空间的霸权操控。针对中国网络安全中境外网络威胁严重、物质基础和技术水平低、網络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提出维护网络主权以争夺网络利益、研发新型网络信息技术、制定网络安全战略、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等具体策略。
关键词:网络战争;战略战术;网络安全启示
1 美国网络战战略战术形态
1.1 美国网络战的理念简述
美国是第一个提出网络战概念并系统化、全面化提出其理论发展和理念实践的国家,其提出目标是适应未来信息化作战需求,是美国发起的军事变革之一。因此,网络战成为21世纪美军新型战略资源,并成为护持、固化美国军事霸权的新型手段。美国未来的网络战会依靠军事化、统一化、高效化的互联网和物联网,以无线联接技术为载体,通过制定网络战原则、系统、规范等内容,实施对网络空间的霸权操控。
1.2 美国网络战的形态与攻击模式
美国网络战的形态分为战略网络战和战场网络战两类。战略网络战指在国际互联网上攻击敌方军事、政治和经济网络设施的作战形态,其主要分为平时和战时两类,平时战略网络战指战争双方在不产生火力杀伤或战争破坏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逻辑炸弹等手段,攻击敌方军事、金融、交通、电力、民用等战略级网络信息系统;战时战略网络战则指在战争状态下,攻击敌方军事和民用等战略级网络信息系统。战场网络战是指在战场时空内,攻击敌方有线或无线网络以破坏、损害敌方C4ISR系统的作战形态。美国开发2000多种“网络武器”并应用于实战,例如“蠕虫”病毒、计算机网络“肌体”破坏武器、计算机网络嗅探武器等,依靠军用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芯片病毒固化、计算机病毒无线输送等技术和装备,闪电形成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网络攻击。
2 中国应对美国网络战的网络安全措施
2.1 中国网络安全的问题与特征分析
因中国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升至43.2%,同比增长4.3%。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总之,黑客行为、恶意软件、高级网络安全威胁、数据泄露、移动设备漏洞等已经成为中国网络安全的主要问题。因此,中国网络安全问题的基本特征是:其一,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庞大,网络使用、发展、普及迅速并呈现稳定持续上升态势,网络安全与国家政治、军事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其二,境外网络安全威胁不断严重,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中国网络威胁论”成为攻击中国的新方式,使中国面临网络攻击的全新考验;其三,中国国产互联网设备水平低于国外,缺少网络空间技术支撑、软硬件设备和服务器等物质基础;其四,中国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处于极为被动的持续防御、防范状态,而且存在国家、法律层面网络安全制度的缺失。
2.2 中国网络安全的发展策略
网络安全因的丰富其内涵和外延,成为国家性、全球性的军事、政治、经济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应对未来网络战挑战,转变传统网络安全思维,研发网络攻击武器并实践网络攻击,将网络安全或者网络战纳入战略视野之内,以维护自身的网络安全。其发展措施如下:第一,维护网络主权,保障网络安全,争夺网络利益。网络空间成为继陆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后未来战争的核心领域,网络空间安全不仅成为全球格局规划和国家实力竞争的关键因素,而且是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稳定、发展的核心所在。第二,研发新型网络信息技术,是保障网络安全核心性、基础性、长久性的关键手段。第三,制定、升级、完善网络安全战略,保证国内和国际网络空间的安全。中国应建立系统性、战略性、发展性的网络安全战略,将其作为争夺未来网络空间的保障系统。第四,增强网络安全保护和防范意识,提高网络战争研究力度。中国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网络安全理论和实践,研究国际范围内战略级、战役级、战术级的网络战争以完善网战体系,提高自身抗打击和可反制的综合能力。第五,参与制定“网络空间”的规则和规范,掌握网络安全和网络战争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强化网络空间和网络战争的影响力。
3 结语
“网络中心战”是21世纪美国网络空间作战理念,是美军新型战略资源和护持、固化美国军事霸权的新型手段。美国通过体系破坏模式、信息误导模式、综合破坏模式三种,以“蠕虫”病毒、计算机网络“肌体”破坏武器、计算机网络嗅探武器等为载体,可实施战略网络战和战场网络战两类网络战战术战略形态,夺取未来网络战争胜利。因此,必须正视中国网络安全中境外网络威胁严重、物质基础和技术水平低、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实践维护网络主权以争夺网络利益、研发新型网络信息技术、制定网络安全战略、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等具体策略,切实保障国内网络安全并掌握国际网络战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张召忠.网络战争[M].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
[2]曹华平,刘峰.警惕利用网络信息危害国家安全[J].信息网络安全,2007年11期
[3]张淑钿,林瑞鑫.论互联网对国家主权的侵蚀和强化[J].科技与法律,2005年1期
[4]余丽.互联网对国际政治影响机理探究[J].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1期
[5]张新华.网络悖论与国家安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