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的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案例研究

2014-07-01 01:13张哲方
河南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数控技术课程体系院校

张哲方

(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浙江嵊州 312400)

基于职业能力的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案例研究

张哲方

(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浙江嵊州 312400)

推动我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特别是课程的衔接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的专业人员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积极构建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较为重要的环节。文章首先对有关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衔接展开研究,进而在基于职业能力的基础之上,对中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

职业能力;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教育

0 引言

职业能力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主观方面能够胜任相关职业活动的条件,是个体在执行或完成某一职业活动或是完全适应某一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特殊情况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关职业素养的外化形式。一般来说,职业能力通常可被分解为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因此,基于职业能力展开对我国中高职院校的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衔接问题,是有效职业教育有效培养高技术人才的关键所在。

1 目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课程,是学校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而对于中高职院校来说,相关课程间的衔接是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落脚点。在职业教育中,其课程的开发需严格遵循职业性原则,将其课程逻辑的起点定位在工作任务的基础之上,从具体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出发,合理的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1]。因此,有关中高职院校的课程衔接,其关键就在其相关岗位的具体职业能力要求之间的衔接。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只是作为“一种教育层次”而存在,无法代表一种“教育类型”,致使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学制、教育的计划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等方面普遍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进而无法真正实现中高职教育在实质与内涵方面的有力衔接。如部分中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数控技术专业的系统化发展,忽视了该专业相关岗位的能力综合性要求,无法真正落实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而有些中高职院校则与之相反,过分的重视技能的培训,而相对的忽视了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最终无法实现“终生教育”的办学理念。同时,在中高职院校中,对于数控技术专业的相关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也存在着较多的重复现象,不仅极大地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大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使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方面存在着学生文化素质出现层次脱节的现象,影响到学生的长期学习与进步。因此,在基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展开对中高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上的衔接,能够从本质上实现我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这两个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在不同层次以及阶段上的有机融合,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最终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2 基于职业能力的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一体化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案例研究

2.1 有关数控技术专业岗位的需求分析及其人才的培养目标

对于课程的衔接,其前提就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合理衔接。当前,在我国的中高职院中,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其就业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对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数控机床的编程以及相关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与设备的装配、调试等岗位上面,而其职业能力的要求就是学生能够胜任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程序的编程以及相关零部件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2]。因此,从以上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方面出发,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对于中职院校,其所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备数控中级水平的生产、加工以及服务与管理一体化需求的专业技能型的人才;另一方面,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所培养的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应该是具备数控高级水平的生产、加工以及服务与管理一体化需求的高技能型的人才。所以,在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衔接上,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重点突出中职教育所发挥的基础教育地位,并强调高职教育作为中职教育的延伸与拓展作用,强化中、高职教育的内在逻辑性,从而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

2.2 课程体系的衔接框架与课程的具体设置

首先,对于课程体系的衔接框架,需严格遵循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以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中心,构建出中高职教育有机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其中,整个课程体系的结构有高职课程、中职课程以及衔接课程构成,而衔接课程的设置一般是在中高职的教育对接阶段,对于中级工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就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的衔接标准。同时,在课程体系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了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以及职业能力课程三个模块,且每个模块又包含了四个职业能力逐渐上升的子模块。

图: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衔接一体化构建方案图

其次,对于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模块的具体设置,需要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以及职业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课程设置课程模块。因此,以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为例,其公共基础课程模块的设置就可将德育、体育以及文化基础在内的所有课程包含进去,如其子模块1可包含语文、数学以及计算机等一些基础性的课程,而子模块2、3就可设置英语、汉语素养以及工程数学等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子模块4则可将专业外语以及沟通技巧等课程包含在内;职业基础课程的模块主要是以数控技术专业的岗位需求为基础而展开的课程,故在子模块1中包括了中职学生必须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以及计算机绘图等专业基础性课程,而在自模块2、3中就属于中高职的衔接课程,有数控原理与应用等,子模块4则可开设诸如数控加工工艺等的专业核心的课程[3];而职业能力模块则是基于职业能力的技术性课程,如制图测绘、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以及数控机床的装配与调试等技能型的课程。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在基于职业能力基础上对中高职院校该专业的课程实施了一体化的构建,实现了中高职院校教学的有力衔接,极大的避免了两种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有效性,满足了社会对高技能型的数控人才的需求。

[1]蒙斌.数控高技能专业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01):57-59.

[2]敬代和,尹存涛,周玉丰.关于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2(26):37-39.

[3]覃岭,伍伟杰,范爱民等.基于职业能力的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案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11):32-35.

G712

A

1003-5168(2014)04-0274-02

猜你喜欢
数控技术课程体系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数控技术在矿山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智能制造与先进数控技术的发展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