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vs“92派”两代人的梦想与隔阂

2014-06-30 08:56陈君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福田女儿设计

陈君

“土!”每次陈福田向女儿炫耀他年轻时代照片的时候,90后的女儿都这么说。

老照片上,戴着金边眼镜的小陈,清瘦、斯文。在大哥规劝下,1984年清华毕业后,顺利被分配到北京城市建设设计院,第二年也顺利地把女朋友变成老婆了,住在设计院分的筒子楼了,小日子也挺好。

年轻的陈福田就像刘震云小说《一地鸡毛》的主人公小林一样,慢慢融入了北京的机关生活。女儿却觉得,那样的生活还不错,“诱惑少呀,选择也少,或者压根儿就不用选择了。一个单位,一条道路,一个老婆,一辆自行车……就这么走下去,没有竞争,然后光荣退休”。

好在她的父亲没有走那条“不用选择”的路,才有了自己今天“不用选择”的生活。

我们这一代已经不需要这么惨烈了

那时北京胡同还很多,计划经济指挥下的城市建设速度不快,陈工程师的设计工作也很清闲,可成天坐办公室的日子,他有点儿坐不住了。1990年,天津人陈福田和几个人捣鼓出“铝制散热器”的专利,与一家台商合作,在天津开设的“晨光铝制品有限公司”,台商出资,他负责技术和北京地区的销售,另有人负责生产。

“出来干”并没有向单位挑明,他连家人都不敢告诉。那个时候,全民经商的面貌在中国逐渐显露出来,“人们变得越来越实际,如何尽快地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如何发财致富享受生活,成为一个公开而荣耀的话题。”吴晓波这样定义1990年。

多年之后,“92派”成了他们这代人的专有名词:1992年,大批在政府机构、大中学校、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影响,纷纷下海创业,代表人物包括陈东升、田源、郭凡生、冯仑、王功权、潘石屹等企业家。

“南巡这件事在当时确实成了全民焦点。我们在电视和报纸上反复地看,然后就议论。反正,那年的中国和我们自己都在变化。”多年以后陈福田感叹道。

“他们那代人当时真是什么都没有,但有一点比我们强,他们有机会,大把的机会”。女儿陈飔看来,那时年轻人比自己容易成功得多。

可刚开始创业的陈福田,一点没发现“大把”成功的机会。参与的“晨光铝制品公司”状况不佳,勉强维持到1994年,陈福田转让了专利,“晨光”关闭,这个清华高材生也完成了的自己第一次下海经历,以失败告终。“但积累了一些管理和销售经验。”

陈飔总觉得父辈跑得太快,“也许是穷怕了,总是追求成功、追求新,来满足自己。老陈都不理解,如今为什么连旧铅笔盒、玻璃弹球都挺值钱的。” 不知从何时起,女儿陈飔习惯叫陈福田“老陈”了。

正如小陈不理解,当年她的大伯是带着父亲靠捡废纸、订本子,上完的小学;10块钱伙食就能在清华食堂吃一个月……

不久前,陈福田把一辆奥迪A4送给女儿当礼物。“慢点开”成了他的口头禅,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第一次开“天津大发”在长安街飞奔的欣喜感。

高中音乐老师钱向成是在1992年底辞职的,纠结了大半年,才下的决定。那时女儿钱露露还很小。家里人反对,但妻子认准了他也支持他,她觉得钱向成可能是遗传了在宁波工作父母的基因,让他比北方人显得头脑更活络。她当时在北京一家国营制衣厂工作,负责服装销售,她也很快辞了职,和丈夫一起摆地摊卖衣服。

也被骗过、钱打过水漂,但钱向成知道没法回头了。从摆地摊到租店铺,从代理小牌子到大牌子,直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他们有了自己的男装品牌。

女儿钱露露是最近两年才知道爸妈的奋斗故事,当面时她没有表出特别来,“但心里确实很佩服。我周围的人,没有一个像我爸那样。”但她很清楚,“我们也已经不需要这么惨烈了。”

钱露露觉得,父亲这代人能吃苦,也能算计,但已不属于这个时代了,“他有时谨慎过头了, 有时又太没原则。比如,我们家的那些店,他从来不雇时尚一些的男孩女孩,只用已婚大姐;但有的亲戚朋友没工作了,找他过渡一段,不管什么人,他都收。”

1997年,钱向成说服妻子,关掉了在北京小红门一家市场的女装商铺,“我从地摊到小商店,我们知道怎么卖衣服了,也有钱了。但他还想要杀进市区,杀进高档商场。钱老师回忆起自己的“野心”。

1997年圣诞节的时候,他们在北京蓝岛百货商场有了第一个柜台。钱向成记得那年冬天下了很大一场雪。

那一年,“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席卷全球,亚洲金融风暴也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一一发作。钱向成“打死也想不到”,自己也会受到影响,他从香港一家服装厂进货,款打了,但厂子破产,货没了。那一次他受伤不小。

那一代成功老男人的通性

几年前陈福田开车带着女儿,路过希尔顿饭店时,指着它说,看见没,它的图纸是你爸设计的。从此之后,每次路过,陈飔总要跟同行小伙伴炫耀一番。

凭借专业承揽私活儿,是陈福田积累财富的第一个办法,“很笨很累的办法”。

从1993年到1996年,陈福田与他人合作开办了一家经营国内外的卫生洁具、建筑材料的公司,同时也承揽工程建设项目。“晨光”的教训让陈福田懂得找一个“靠谱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邓小平南巡后两三年,正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过渡期。北京的建筑市场发展之快出乎意料,陈福田利用好的政策和市场,做了一些事情,也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和更重要的人脉。

很长一段时间,《李嘉诚传》一直是陈福田的案头读物,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起发迹史也是一肚子辛酸:做生意玩的心眼儿,这让他整夜失眠;债追不回来,他在办公室偷偷抹眼泪;请客户吃饭,被灌醉了,在长安街上狂吐……

陈飔也记得,“有一次他喝多了酒回家,靠在沙发上,我给他倒水,突然发现老陈头发掉了好多,没掉的也都白了,心里一酸。”女儿说陈福田在家里人面前总是报喜不报忧,“也许是这一代成功老男人的通性。”

1996年,陈福田出任北京华捷建设监理公司总经理,作为北京最早的工程监理机构之一,“华捷”很快步入了高速发展期。2000-2002年公司改制成功,他拥有了41%的股份。

2012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陈福田,又作出事业上的重大决定,年初全盘收购华捷,年底又转出大部分股份。这一买一卖,大有文章。此时的他早已不再是清华园的青涩学子,“这么多年,我把一个品牌做大,该到收获的时候了。”他说话时的眼神,充满男人的自信和商人的狡黠。

“既然时代和国家给了机会,就要抓住。虽然遗憾也挺多的。”对于失手的项目,至今令他耿耿于怀。可这个清华生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商人的身份,“我可不是商人,怎么着也算是儒商吧。”谈到人生再来一次选择的问题,老陈很坚定,“如果能再活一次,肯定还是这个经历,我应该不会在设计院的办公室里,面对图纸,终老一生。”

“我也想成功,但不是父母那种”

2012年,钱露露结婚了,钱向成认为他为女儿找了一个好女婿——1990年出生的丁旭,在酒店做面点师,同时还经营自己的饰品店,他对红木很在行,海黄、越黄、小叶紫檀等等,他手也挺巧,自己进木头,自己加工,然后在网上和实体店卖。钱露露说,爸觉得这个女婿有自己当年的劲头,就投资让他开了这个小店,“其实一路走来,老爸他们总是扛着我们的,你不承认也不行。”

钱向成夫妻俩开始为女儿的事业操心。他们的夫妻店已经开到了北京几个高端购物中心里,“我们都铺好了路,服装生意的风险还是比较小,利润也相对较高,一直想让孩子继承。但她不干呀。”

钱露露有着同龄都市女孩一样时尚的外表。她最大的兴趣在于鞋的设计,“我设计鞋,也可以养活自己的。”大学毕业后,钱露露没有帮父母料理自家的生意,而是辗转到几个运动鞋品牌的专卖店打工,“我上专门的培训班,搜集各种资料,学着绘图、设计。”

如今,她设计的几款运动鞋在朋友的小店代卖,她不告诉父母卖的怎么样,在母亲刘致美看来,“肯定是卖不出去。家里的生意,我们都忙不过来,她反而要去给别人打工。”她觉得,设计鞋充其量只能算做爱好,“店里有那么几双自己设计的鞋子,点缀一下,显示老板的一些品位,但这不能算是正经生意呀。”

钱露露也知道爸妈不容易,但她不愿重复他们的生活和奋斗。她永远记得,小时候,父母总在外面跑,爸爸在外地进货,妈妈巡店,小时候有时候都饿得哭。所以,很早她就会自己热饭菜自己吃了。

“我也不能在家里吃白饭,也想成功,但不是他们那种,他们付出的生活代价挺大的。我不想这样,一是我吃不了那么多苦,二是现在这个时代,我可以有更好的选择。”钱露露说,她要用两条腿走路,通过参加设计比赛,让著名品牌看上她的设计;同时开网店,通过微信,都销售自己设计的鞋产品。

“我可以在洒满阳光的家里,有灵感了就设计自己喜欢的鞋,没灵感了就哄孩子玩,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她说话时一脸轻松灿烂。

陈福田的女儿陈飔快要当妈妈了,她现在在一家金融机构工作,过着平淡无忧的日子。因为是女孩,安稳是她对孩子最大的期望。“这个社会很残酷,如果我有儿子,肯定是另外一种想法。”

陈飔也不觉得自己这一代人有机会做的比父亲更好:“现在,各方面都健全了,空间也小了,反正我是这么认为。有个稳定的家庭和有份不高不低的工作,就行了。所以,有人说,90后挺现实的。”

这个夏天,在北京西三旗一个小别墅里,陈福田在房前小院收获他的第一批樱桃。53岁的他已双鬓染霜,去年转让了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开始享受生活了。

“1992年及之后的狂飙年代点燃了我们的梦想,然后凭借头脑,被时代潮流驱赶着,做了一些自己无法预想的事情,仅此而已。”陈福田说。

现在,他知道这样的时代结束了。

猜你喜欢
福田女儿设计
BUBA台灯设计
表叔福田
有种设计叫而专
福田表叔
和女儿的日常
你的好值得我一辈子铭记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看场
设计之味
女儿爱上了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