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衔本”自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6-30 07:23蒋世军
关键词:自学考试问题对策

摘要:“专衔本”自考制度从2002年建立以来,各高职院校通过多种形式与主考院校(本科学校)联合举办,受到众多学生、家长关注,报读人数逐年增加,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学历层次的主要渠道。目前,受多方面影响,“专衔本”自考管理仍存在宣传解释不够、管理手段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提出加强“专衔本”自考管理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自学考试 专衔本管理 问题 对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1981年建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国历年参加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累计有近5726万人(不计重复)、2.26亿人次,累计报考科次约5.31亿,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050万人。目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军队系统和港、澳、台地区,事业不断发展,报考人数逐年增多,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其严格的质量和良好的声誉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影响波及海外,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的高等教育形式。199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性质,以及它在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国民教育专科与自考本科衔接(简称:“专衔本”自考)是2002年由全国自学考试委员会举办的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式,它是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其他国民教育形式相结合,搭建高等教育互通式立交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形式,也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实施继续教育的有效形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学历层次的主要渠道。

1 “专衔本”自考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是举办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学历教育,但各高职院校在明确学院发展定位时,都将继续教育作为发展的辅助支撑,其中,“专衔本”自考就是继续教育的主体。“专衔本”自考因其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考试灵活、费用便宜、学习自由、过程享受、学历文凭含金量高等诸多特点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可。但各高职院校在迎来生源充足,发展势头良好的阶段,“专衔本”自考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逐渐开始影响到自考的形象和声誉。

1.1 宣传解释不够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是中国三大国民系列教育。“专衔本”自考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形式,不为大众所知,各高职院校都会在新生入学后进行招生宣传。通常的做法是:第一,由管理部门编印招生简章在入学时分发给学生或家长;第二,在新生进校当年的第一学期末或第二学期初进行集中宣传。这两种方法操作方便,但对高职生来讲,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其一,新生进校时还沉浸在感受进入大学的喜悦中,对提升学历层次的需求愿望不强烈,仅此了解而已;其二,在集中宣传阶段,宣传形式、宣传队伍和场所单一,对内容和关注点知道较少。同时,受学生偏见、教师错误观念和相关系部及职能部门的不关注、不重视,宣传效果不理想。

1.2 管理手段落后

“专衔本”自考是学生自愿报读,受全日制教育建制班的影响,报读学生较为分散、层次类别多,管理难度相当大。由于“专衔本”自考性质的特殊性,考试次数多,考生报名、报考数据信息多,统计、复查工作量大,工作程序和手续繁杂,出差错频率高。而这些信息又是“专衔本”自考考籍管理的重要内容。因其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在学院处于边缘地位,学院对继续教育管理投入不足,不被学校重视,管理人员少,很多管理工作仅限于应付。由于考生参考次数多、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致和考试成绩差异等,这对其考生考试进程状态信息掌握非常难,根本无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专衔本”自考所有信息都纳入考籍管理过程,无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有报名报考还处于手工阶段,统计不准确、程序不规范,整个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1.3 教学质量不高

“专衔本”自考在高职院校中属附带教育,学生从报名到毕业,不管规模大小,通常都由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全程式服务。主要存在聘请辅导教师难、学生到课率低、学习时间受限、其它学业任务重、辅导过程监控难等许多复杂问题,以致出现了“招生热、过程凉、结果冷”的现象。从历年学生考试数据分析,通过率低,与期望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差距大,在学生中印象不佳,形成连锁反应,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信心弃考,形势较为严峻。

2 加强“专衔本”自考管理的对策

“专衔本”自考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学历的主要渠道,已成为高职院校不可缺少的学历教育主体,为经济社会培养了不少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多的受到国际国内的关注和认可。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在“专衔本”自考日益受到学生和社会关注的今天,如何加强“专衔本”自考的管理,提高质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继续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值得深思。笔者结合所在单位实际,对加强“专衔本”自考管理提出如下对策。

2.1 加大宣传力度

2.1.1 用好宣传媒介 学生关注最多的媒介是宣传栏、广播站、网站和学生社团组织等。根据学生关注点,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加大宣传。一是在学院网站开辟专栏,定期发布和更新“专衔本”自考招生简章;二是利用学院广播站设立“专衔本”自考互动问答栏目;三是编印《“专衔本”自考指南》放置在学生集中且随处可取的地方;四是在宣传栏和教室、实训室、寝室外张贴“专衔本”自考招生海报;五是选拔和培养一批学生宣传队伍。力争把“专衔本”自考宣传做到不留空隙,实现人人知晓。

2.1.2 组织宣传队伍 结合学生管理特点,可以组织“三级”宣传队伍。一是学院层面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因其管理职责和掌握权威信息,主要负责解答政策和疑难问题。二是系级层面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由于学生与辅导员、班主任接触多,学生信赖辅导员、班主任,系级层面的辅导员应作为主要宣传队伍。三是学生层面的学生干部,高职院校学生组织是学生活动的发起者,学生干部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学生干部可以作为辅助宣传队伍,能发挥示范效应。

2.2 改进管理方式

2.2.1 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使工作有序进行的保障。“专衔本”自考虽属相对独立于学校的教育,但必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方可使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定《“专衔本”自考考籍管理办法》,从报名注册、课程报考、考试考核、毕业管理等方面加以规定,让考生和管理人员遵章办事。制定《“专衔本”自考辅导教师选聘办法》,从任职条件、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加以规定,选聘教学能力强、责任心强、乐于为考生服务的优秀教师进行辅导,提高考试过关率,塑造自考品牌形象。

2.2.2 强化管理队伍 管理队伍的状况决定“专衔本”自考事业发展的成败。首先,按规模和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管理人员,做到人有其责、权责对等;其次,要求所有管理人员必须吃透政策、熟悉流程,能随时解答考生、家长和老师关注的任何疑问,当好政策解释第一人;再次,所有管理人员一定要用学习和发展的眼光对待考生,掌握考生所有考试进程状态信息,做好动态跟踪管理,针对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最后,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与考试有关的最新情况,尽力为考生提供帮助与服务。

2.2.3 使用先进手段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现代管理带来了极大方便。“专衔本”自考随着规模的扩大,数据信息量大,统计、分析难度高。为进一步提高“专衔本”自考考籍管理工作效率,设计开发“专衔本考试考籍动态跟踪管理系统”是解决数据收集、分析和统计的有效手段。系统可以从报名信息、课程信息、报考管理、计算机考试、英语考试、毕业论文和毕业办证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掌握考生考试进程状态,形成对考生动态跟踪管理机制。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在每次考试后,自行在系统中登录和记载考试成绩状态,管理人员随时对考生状态进行跟踪和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分类有效管理,进而提高考试通过率,为学生早日实现“本科梦”提供周到服务。

参考文献:

[1]于建坤.2011年自考总规模2080万人次[N].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4日第7版.

[2]侯丽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

[3]王秋丽,张祥兰.当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成人教育,2010(4).

[4]谭慧婷.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9(1).

基金项目:

本文系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院级科研项目“专衔本考试考籍动态跟踪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项目编号:2012ky0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蒋世军(1983-),男,重庆巫山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自学考试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自学考试学习成果评价多元化研究
江西省民办高校自学考试综合改革与创新探析
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个人成本与收益的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