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增敏 戴雷 赵光伟
摘要:针对目前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就地方高校材料成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做有益的探讨和尝试,其中包括专业目标的定位、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结合三峡大学办学实际,提出确保推进素质教育、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和实施方案。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石增敏(1973-),女,河北元氏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戴雷(1984-),男,湖北黄冈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134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25-02
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创业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2000年以来,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也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适合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远未达到理想的规模深度目标。地方高校如何依托办学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是今后若干年地方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得到高度重视,工程教育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也探索出了一些适应自身社会经济特点的模式。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庞大,但由于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统筹管理,致使原有体制观念根深蒂固,造成大量的高校教育科研资源闲置。企业很难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与地方本科院校顺利衔接。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还处于试点阶段,主要在国内985、211高校中实施,地方高校还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也不能直接照搬985、211高校的经验。[1]“2011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就是为促进企业高校协同创新,创新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学校主动与产业实现对接,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生产、研发有机结合,在校企协同创新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中推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开展,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三峡大学材料成型专业培养的具体实践出发,对地方高校材料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凝练理念,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和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受教育理念的指导,决定着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思路,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的服务方向。三峡大学位于长江之畔,所在地宜昌为水电之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水电特色。材料成型专业具有较强的机械与材料科学的背景,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根据自身的办学体会以及宜昌的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凝练了“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组织全院师生对材料成型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讨,并聘请相关地方企业的专家进行指导,确定了面向水电行业和机械加工行业,培养能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生产组织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备协作精神、拼搏精神和创业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综合要求的培养模式。
依照上述指导思想,该专业的主干课程设计为三到四个专业模块方向,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领域内从事金属结构设计与制造、焊接工艺及控制、焊接缺陷检测和质量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高级技术人才。此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是“厚基础理论,博专业知识、重实际运用”,既符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又能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近三年此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皆高达96.8%以上,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电力建设、船舶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械制造、冶金建设、钢铁冶金、钢结构、模具、压力容器、有色金属、精密工业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此外毕业生的考研率近30%,考取如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985高校的比例亦逐年增加,并获相关导师的一致好评。
二、理论联系实际,灵活专业实践课程授课形式和内容体系
目前,地方高校应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发展其优势专业,培养能够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人才。[2]从课程体系上看,课堂理论教学学时已经在逐年压缩,实践环节的学时量和学生的技能操作学时增大。实践环节最初为各个课程安排的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组成,很多专业演示、验证实验安排在各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而生产实习环节随着企业生产压力增大、安全意识增强等问题的突出,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已经只是走马观花,没有动手机会,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近几年逐年下降。鉴于此,各个专业课程的单独试验已经逐步转化为专业的综合试验,如“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热处理”、“金属材料学”、“材料分析技术”、“材料力学性能”等课程内试验综合为实际近40学时的金属材料综合试验,通过系列、系统的试验设计和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试验设计、组织和动手能力。焊接方向的专业课如“机械工程材料”、“金属热处理”、“焊接冶金学”、“焊接结构”、“焊接工艺与设备”等课程内实验也综合为实际分别近40学时的焊接工艺课程设计和焊接综合试验,在相应教学课件设计制作上也加大了图片和视频内容的篇幅,以更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学生在很短时间内理解授课内容,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通过给出任务—构思—设计—实现—动手的工作实训,培养学生从所学理论出发来实现、实践、验证和分析,进而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2013级实践环节增加了1周、实际超过20学时的工程软件实训,主要面向3年级学生。在专业培养计划内进一步推进素质拓展课程,如人文素质课程、社会实践和调研、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职业资格和技能培训等。结合全校范围内开展的虚拟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创新、学科竞赛、产品质量检测等多种组织活动形式,不拘泥于本专业如机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数学健模等竞赛项目,积极倡导本专业学生参与进去,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结合科研项目,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目前本专业学生在竞赛和创新大赛方面每年皆有零突破,且实用新型专利每年2-4项。部分学生的参与已经成功调动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既满足了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渴求,又增加了学生对企业生产和规划管理的实训。职业资格和技能培训作为素质拓展课程虽然已经列入培养计划,亦有少数学生在校期间已经考试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如焊工证和检测技术证等,但是并未形成明显趋势,笔者建议在职业资格和技能培训方面强化倡导并给在校生创造有利条件。
三、产学研三位一体,制定既定协议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的現任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学术背景,但工程背景较为薄弱,与企业界沟通较少及共同语言的缺失,使得工程教育向工程研究型人才培养方向偏移。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高校大学生亦没有产品开发与制造的实践经验,不知道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得不到企业界的认可。高校每年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得不到转化,企业急需却又无法直接吸收高校的实验室成果,在高校研究成果与实际的企业产业化运营之间缺少一个衔接转化平台,大多高校都是在培养科学人才而非应用型人才。此种情况下,不妨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C,Conceive——构思;D,Design——设计;I,Implement——实现;O,Operate——动作。[3]其基本的内涵就是强调课程学习要与企业的工程项目相联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于材料类的教师发展和学生培养,CDIO工程教育模式不失为一项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依托于教师已签订承担的科研项目横向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协议)、纵向基金课题,积极拓展潜在的多项目合作企业群体以及项目团队承担的教学课程,构建项目引导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设计目标,确定一条主线分步实施,使得学生接受项目工程师的系统训练,从产学研产品开发、提升管理、科技项目分析各级科技发展指南和经济发展政策,设计为实践、创新、创业项目。从项目本身去提高师生的实践教学技能,将专业特色融入到具体的工程应用当中去,不妨培养部分“订单式”毕业生,以满足特定的企业需求。从特定部分学生的培养出发去探讨适合项目本身进而以点带面探讨适合学院学校层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特色融入工程应用知识体系中。以教师的科研行为引导学生,严格进行学生的科研能力培训,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企业生产的参与度与认知力,同时提高企业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素质的认可度,切实推进产学研的进程。
四、“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走出去:在现有的师资条件下,选派一批教师走进企业、公司和研究院所,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同时从企业学习操作和实践,去解决企业的急需问题。请进来:从企业单位请一些资深的工程师、经理人,将他们的实战经验带进课堂,在师资培养和引进上建立灵活的机制。2011计划的实施和各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也为教师能够切实“走出去”和企业资深人员的“请进来”提供了一个契机。近两年材料成型专业成功派出三位教师到企业去锻炼,由此还扩展了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基地,并且其中两位教师荣获湖北省教育厅专项经费资助进行为期一年的企业基层锻炼。此外三峡大学也将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作为专任教师的考核标准和职称评聘条件,要求专任教师必须经过六个月的企业基层锻炼,有针对性开展专业训练和学习,也极大促进了专任教师“走出去”。同时积极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对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技术讲座,指导学生工程实践,充实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力量。
五、总结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培养理念和培养体系的建立,在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实践教学建设环节需围绕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校不断发展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各具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学校与企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促进高素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林,杨其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构建与实践[J].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CCE2012):822-824.
[2]陈建国.立足区域优势 服务地方发展 建设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高校[J].中国高等教育,2012,(6):22-24.
[3]Edward F. Crawley, Johan Malmqvist, S?ren ?stlund, Doris R. Brodeur, 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M].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LLC,2007.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