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左传》中的名篇早已为众人所熟知,人们对烛之武那超凡的智慧和胆量颇为叹服,仅仅三言两语,就将秦、郑、晋三国之间的利害关系展示得异常分明与透彻,促使秦穆公首先单独撤兵,从而瓦解了两大强国大兵压境的态势,使郑国这个濒临灭亡的小国,转瞬之间不但逃脱了亡国的厄运而且获得了与秦国结盟这一外交斗争的新胜利。因此人们对烛之武的才能赞不绝口,正是他出众的外交辞令改变了郑国的命运。然而,人们在赞美烛之武的同时,却不应忽略文中的另外三位要人,除了烛之武以外,还写到三位国君,即郑文公、秦穆公和晋文公。对这三位国君尽管着墨不多,但他们的形象却依然十分富有特色。
[关键词] 《烛之武退秦师》;国君形象;处世;解读
首先来看郑文公,从郑国当时所面临的形势来看,郑文公绝对称不上贤君明主。内政方面,像烛之武这样出众的国之栋梁都未能尽早重用,可见郑文公在治国理政中并不善于用人。外交方面更是糟糕得很,作为中原小国,西有强大的晋国和秦国,北有老牌霸主齐国,南有新崛起的楚国。比邻的晋国对郑国早已虎视眈眈,而郑既未能向北依附于齐国,也未能向南结交于楚国,于是当晋、秦两个强大的国家联手出兵要灭掉郑国之时,郑国实际上只剩下了等死这一条路。就在此时,有人举荐了烛之武,郑文公二话没说立即召见并将挽救郑国危亡的重大使命交给了他。烛之武对自己多年的怀才不遇很是耿耿于怀,对这位未能及早重用自己直到火烧眉毛之时才想到他的国君并无好感,于是委婉表示了自己的不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郑文公当然明白烛之武的意思,此时此刻,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郑文公丝毫没有介意烛之武的态度,而且可以抛开国君的尊严、国君的地位等等这些面子问题,主动地明确地向烛之武表示自己未能早日重用他这个人才的歉意:“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但同时又柔中带刚地指明:“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国君都向自己道歉了,烛之武还有什么话可说?何况他本就想通过这次行动来展示自己的超凡睿智,证明自己的治国才能。于是烛之武走上了历史长河中在这一刻的舞台,并成为一颗闪亮的被后人熟知的明星。
接下来出场的秦穆公,作者并未赋予他什么具体的言行动作,只有几个字的叙述:“秦伯说,与郑人盟。……乃还。”但我们仅从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出,在烛之武的一番言说之后,秦穆公已经改变了决心,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与原来的敌为友,与原先的友为敌了。从中可见这位早有称霸中原志向的国君的头脑是十分冷静和理智的。秦晋有多年的通婚关系,秦穆公和晋文公的私交也不错,当年重耳流落秦国时,秦穆公给予了优厚的礼遇,并终于帮助他打回晋国,夺取天下作了晋国的国君。凭着这层“深厚”的关系,秦晋两国联合出兵去对付一个小小的郑国,犹如两只猛虎或雄狮去对付一只羔羊,虽然还没有开战,但胜利的曙光已经在向两国招手。但就在此时,烛之武向秦穆公严明了存郑与亡郑对秦国的利害关系,秦穆公听得明白看得清楚,立刻放弃了与晋国的联盟关系转而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也不向晋军打个招呼就搬师撤退了。顷刻间秦郑两国由对垒交战的敌人变成了有共同利益的盟友,而原来的盟友无形当中已经变成了敌人。可见在秦穆公的心中有这样一条原则——国家利益是处世的根本。
晋文公最后一个出场,这位有过十九年流亡异国他乡经历的人物,在已过了古稀之年后终于坐上了晋国的第一把交椅,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实现了其他国君都梦寐以求的成为中原霸主的目标,足见其治国之才能、理政之经验都要高出与他同时代的国君一筹。眼看就要到手的肥肉、已经煮熟的鸭子突然之间由于秦国的背叛而丢掉了,晋文公的内心绝不会平静如水,如果他大骂秦国的背信弃义,我们会觉得很正常,但他却咽下了这种愤怒,平静地对手下人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晋文公心念旧恩也许怀有几份真情,毕竟没有秦穆公的帮助不会有他的今天,但更主要的是老谋深算的晋文公不但已经清楚地知道秦、郑之间发生了什么,而且对秦、郑之间发生的事情立刻作出了冷静的判断,外交形势在瞬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敌人还是敌人,这个敌人并不可怕,但是原来的那个帮助过他夺取天下的并且已经结了秦晋之好的朋友此时也变成了敌人。这个新的敌人才是他忧虑的,他很清楚他现在的位置和形势,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他只好以仁义的名义撤军而去。
在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斗争与军事斗争同样紧张激烈,两者往往又是紧密联系的,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经常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在《左传》的另一个名篇《晋楚城濮之战》中,在晋国战前强大的外交攻势下,曹、卫这两个小国就由楚国的盟国转变为了晋国的盟国,而这种变化的依据就是国家利益。在本文中,三位国君都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为了国家利益可以放弃个人的尊严、个人的私情和联姻的亲情。由于他们的明智之举,使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被化解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左传》中人物刻画的生动细腻,即使是着墨不多的人物,同样也显示出其内在的性格特征。
作者简介:褚晓峰(1977—),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人文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