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

2014-06-28 19:30安琪蔚蓝王文静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共产主义

安琪+蔚蓝+王文静

[摘 要] 本文主要从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关系进行论述,阐述了早期的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同时从异化劳动的角度进行剖析为何人与自然关系形成对立,进而从共产主义的角度对如何解决人和自然关系对立矛盾进行分析;最后对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有何意义进行了部分阐述。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异化劳动;共产主义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一直是人们追寻的话题,人与自然之间有着紧密地联系。我们了解的自然界与人的关系一直都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理论上,而最早对于马克思早期思想有阐释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记载着马克思最初对于自然界和人之间关系的最初理解,其实马克思晚期思想把人与自然关系最后上升为实践和劳动的关系,都是从这部《手稿》得到的来源。

一、马克思与以往哲学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逐渐认识到现实社会的重要性,从现实世界出发,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马克思是建立在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上。这就着实有别于他晚期思想。马克思勇于打破传统哲学家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关系是相互依赖,人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观,仅仅阐述自然独立性,并没有涉及人化自然,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脱离的,孤立的。没有认识到人是自然的天然改造者,没有认识到自然脱离人的存在和活动,对于人和自然而言就是无,缺少人的活动是空洞、孤立、片面的自然。人在自然中居于主体地位,不再像古典哲学家们认识的一切产生自上帝,压低人在自然中的作用。虽然黑格尔已经认识到人类的精神重要性,仅认为绝对精神或者神一样的东西在指挥着人们去行动。

然而马克思没有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强调人受到自然的影响。因而,人是受动的。他认为人是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物而存在。自然和人在活动中只能是对象性存在,作为对象性存在的人在活动中有一个相对应的对象性的物,也就是对象性的自然。两者之间是一种对象性关系,互为对象而存在。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是一样的,是受动的,受制约和限制的存在物。”马克思认为人受到自然界的制约,自然界是帮助人类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无机身体。

人与自然关系是通过人与人的关系建立的,马克思认为人类在彼此成为互相需要的时候形成联系,,之后人与自然存在物产生关系,最后产生出互相希望的需要物,这样就完成了人与自然关系及更深层次的人人之间的关系。然而在现实的世界中,由于人人关系的紧张和异化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二、异化劳动是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原因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实质是人人关系的发展。只有人人之间形成互相需要的存在对象性关系,每个个体与自然界中需要的物质进行对象性活动,这就是劳动生产,这样就与自然发生联系。然而我们认识的现在发展进程,仅仅是历史的一个阶段,每个个体都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而在马克思认识到异化劳动的时候,是时代的变革时期,正是工人劳动者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阶段。工人阶级是什么都没有的无产者,而资本家是拥有大部分生产资料的有产者,因而两者的关系是对立异化的。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就越贫穷,因为劳动者异化成工具,是生产商品的工具,不是作为真正的人而存在的人。人在商品化过程中丧失自身的独立性,完全从属于劳动产品,丧失作为人而存在的自由自觉活动的能力。因而此时人和自然是不同等地位。

异化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产生矛盾的根源,并且同一出现。首先无产者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进行劳动,这时就需要有产者即资本家手中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和加工。此时生产出的产品不归劳动者所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因而生产者就与产品发生异化,创造的财富越多,生产的产品越多,那么劳动者就越贫穷,然而资本家就越富有。这种异化是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利用关系,劳动者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劳动生产,其类本质就发生了异化。再者生产资料虽属于资本家但它来源于自然界,然而劳动者仅仅是使用生产资料而不是拥有,因而生产资料就与人本身发生了异化。那么人和自然关系就发生异化。这种异化的根源在于更深层次的异化即人与人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两者不可相容,这两者发生了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就是人同自身相对立,同他人相对立。在马克思认为这种状态下的异化即人不仅与自然界相对立,而且与本身相对立,也同他人相对立,因而解决异化的状态就必须以共产主义的方式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消除掉物化的对立关系,那么就解决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三、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和解的方式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的共产主义是一种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之所以提出共产主义是为了更加有效的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本质的真正的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复归,而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在的范围内生成的。”[ 《1844年手稿》p81]这是马克思对以往的共产主义重新认识与批判后得到的真正的共产主义的定义。共产主义就是人们通过对于自己不断的积极扬弃,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进行了自由自觉的活动,达到向自身全面复归。完成了自身的全面占有。之后,人们进行的活动就不再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肉体上的折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为了劳动而劳动,从此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劳动。而是为了愉悦自己而活动,不在为了自己生存下去而劳动。那么在生产活动中不再有生产资料不属于劳动者所有,这时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相结合的,因而此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和解而不是对立。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就是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就是这种解答。”这段话深刻地表达出马克思已经将人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站在自然主义角度,就是人从自然界而来,并依存于自然界,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将自然界人格化了,加入了人的理念和观点在里面,使得自然界有了人的特征,因而叫做也完成了人道主义,自然界人格化了,有了人的某些特征。这段话主要还是阐述,马克思对于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总体关系是以人人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基础而存在自然界之中,为了发展而对自然界起着作用同时又受到自然界的限制。

五、总结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他的全部思想中,在早期著作《1844年手稿》中体现着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影响着后期思想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关系的根本是源于人和人的关系,而在早期的工业革命时期就是无产者和有产者间的关系,关系是对立与矛盾的。因而有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对立和矛盾,而产生这种矛盾和对立的根源就是来源于异化劳动,是异化劳动使得人和人之间产生异化,因而通过积极的自我批评使得自己在活动中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实现了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这样实现了自我扬弃,完成了共产主义,因而走在了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和解,那么人和自然关系得到和解,互为前提,就消除了矛盾和对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

[2]韩学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论析.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2008年第5版.

[3]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1版.

[4]郑杭生.和谐社会和社会学[N].人民日报 2004-11-03.

[5]陈文珍.《1844年经济学手稿》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6]韩枫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析人与自然的关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

作者简介:安琪(1993—),女,汉族,山西大同,本科,单位: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蔚蓝(1992—),女,汉族,内蒙古乌海,本科,单位: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王文静(1992—),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本科,单位: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共产主义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幸福异化:一种研究幸福问题的新视角
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异化问题研究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