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014-06-28 12:13李长青姚萍童文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年4期
关键词:所有制技术创新

李长青 姚萍 童文丽

摘要 鉴于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政府强调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加强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节能减排的主体是企业,因此研究污染密集产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通过技术创新的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效率指标和基于DEA的Maluquist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对污染密集产业中不同类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探寻不同所有制企业对污染密集产业可持续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①私营企业在污染密集产业中的研发总投资最多,新产品产值最大,技术创新效率较高,因此其对污染密集产业的技术创新的贡献最大;国有企业在竞争性污染密集产业中的研发投资较少、新产品产值较小,但其在垄断性污染密集产业中研发投资最多,新产品产值很大,虽然效率一般,但总体来说贡献较大。外商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新产品产值介于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规模不算很大,但其研发效率远高于国内企业,因此他们的贡献不容忽视。集体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新产品产值都远小于其他各类型企业,研发效率相对较低,仅高于国有企业。②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大多数污染密集型产业中存在技术效率的相对进步,反映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存在技术追赶效应;外资企业在多数污染密集型产业中的技术效率相对不变,继续维持相对优势地位;私营企业在5个产业中存在技术相对衰退、5个产业技术效率相对不变;港澳台企业在所有污染密集产业中都存在技术效率相对衰退,这反映了港澳台企业的技术优势正逐步丧失。③在所有污染密集型产业中,各类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不强,存在相对的技术衰退,未能赶上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速度。基于此,我们认为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污染监察力度,加大政府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科研投入,积极鼓励各类型企业进行环保技术创新。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产业;所有制;技术创新;Maluquist指数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4-0149-08

随着全球性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降

低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绿色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企业的“绿色化、低碳化”更是成为各国培育新的经济

增长点的重大战略选择。目前,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出台大规模的

清洁产业发展规划,鼓励企业绿色生产。2011年8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强调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2012年8月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强调着力支持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健全产业创新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产业升级特别是污染密集型产业升级转变我国工业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因此研究我国各产业特别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利用微观数据,研究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在污染密集型产业中的技术创新能力,探寻哪种所有制企业更具创新性、更能促进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

1 问题的提出

污染密集产业[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PIIs)]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则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的那些产业,这些污染物对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有害,促使环境恶化,影响生态质量,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或明显受到影响[1]。严格地讲,所有产业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污染物,通常某些产业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污染物产生的更多、排放的更密集,被称为污染密集型产业。

目前学者对污染密集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污染密集产业的跨国转移或国内不同区域间的转移,通过数据验证发展中国家或国内不发达地区是否成为“污染避难所”。Siebert 将环境因素引入H-O模型,把环境的稀缺性作为影响一国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实现污染产业转移[2]。Dam and Scholtens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确实存在将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环境规制较弱的发展中国家的倾向[3]。Grmies and Kentor通过对6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FDI对碳排放有正的影响[4]。Hitam and Borhan利用马来西亚的数据研究发现FDI加剧了环境恶化[5]。Chakraborty and Mukherjee通过对114个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跨国的贸易和投资影响低收入国家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He运用我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发现FDI对我国工业污染产生了轻微的消极作用[6]。胡小娟、赵寒的研究也发现轻度污染密集型行业的FDI对我国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7]。

Wei et al的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各地区都加大了对环境的控制,但是区域不平衡,东部地区的环境控制效果明显好于中西部[8]。刘巧玲、王奇、李鹏发现电力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自2001年以来呈现出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自2006年开始向中部转移,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9]。何龙斌通过对 2000-2011 年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相关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入区,东、中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选择性转移区[10]。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污染密集产业的跨国转移或一国不同区域间的转移,多是通过国家或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状况或影响因素,很少有学者通过企业层面的数据分析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对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在污染密集型产业中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所必须的能力,因此本文拟利用我国工业企业数据,探寻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在污染密集产业中的技术创新能力。

2 衡量指标和数据来源

2.1 衡量指标

2.1.1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选择

对于如何界定污染密集型产业,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学术研究中主要通过三种方法进行界定[9-10]:一是Tobey[11]和Cole and Elliott[12]的方法——比较各产业减排污染的成本,将减排成本占总成本比较高的产业界定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由于我国难以获得消减污染成本的数据,因此这一方法的使用受到限制;第二种Bartik[13]、Randy[14]、李斌、郭庆[15]的方法——比较各产业的污染排放规模,将排放规模占所有工业部门总排放量比较高的产业界定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第三种是Lucas[16]、Mani and Wheeler[17]、赵细康[18]、仇方道等[19]等人的研究方法——比较各产业的污染排放强度,将单位经济产出污染物排放水平高的产业界定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由于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所用数据容易获得,因此为多数学者所采用。参照污染排放强度测量方法,国务院2007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时明确我国11个重污染行业,分别是: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本文参考国务院的分类,将国务院界定的11个重污染行业界定为污染密集型行业。

2.1.2 技术创新指标的选择

目前学者对技术创新的衡量可以分成三类:投入类评价指标、产出类评价指标和技术效率类指标。然而每类指标都仅仅反映技术创新的某一个方面[20],通过某一种指标对创新能力进行衡量可能会有所偏颇,因此运用多种指标或许更能全面反映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避免单一创新视角分析带来的偏差和片面性,从而有利于得出更为稳健的结论。基于此,本文将利用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和Maluquist生产率分解指标对污染密集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1)投入类指标。技术创新的投入类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研发的投入,如马瑞超、张鹏[21]、李晓钟、张小蒂[22]、Simonen and McCann[23]等学者采用R&D人员和R&D经费反映技术创新投入;考虑到中国工业数据库数据的数据可获得性,本文仅用R&D经费投入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

(2)产出类指标。技术创新产出类指标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出, Acs, Anselinb and Varga[24]、Tebaldi and Elmslie[25]、李光泗、沈坤荣[26]等学者一般用专利授权数指标, Liu and Buck[27]、王华、赖明勇、柒江艺[28]等采用新产品数量来企业创新产出。考虑到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的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通过新产品产值来表示创新产出。

(3)研发效率指标。技术创新的投入类指标和产出类指标都是绝对数量,因而可能会受企业规模的影响,为了规避这些影响,本文采用研发效率指标来反映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吴延兵[22]通过发明专利产出效率和新产品产出效率来衡量企业的研发效率。本文采用新产品产出与研发经费投入之比来反映研发效率。

(4)Malmquist生产率分解指标。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企业目前的利用资源的效率,不能反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本文在用“Malmquist指数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将Malu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创新指数”两部分,反映了企业的“技术追赶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

2.2 数据说明

本文所使用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该数据库拥有40多万家企业样本,涵盖了各工业行业全部国有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占中国工业总产值的 95%左右,提供较为详细的企业分类,为深入研究各类型企业提供数据资源。在计算资本存量时,采用谢千里和张杰等的做法,使用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作为企业资本(K)的度量指标,资本存量K沿用张军等的永续盘存法,折旧率δ取9.6%。所有分析都是在时间序列和同年度截面这两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累计Malaquist指数这些变量都要进行价格平减,所有的平减均以1997年为基期。本文将2007年国务院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确定的我国11个重污染行业界定为污染密集型产业,同时由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数据不充分,将其略去。因此本文选定的10个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别是: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时本文参考刘小玄[18]的按国有企业在产业中份额大小进行分类的方法,得到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为垄断行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垄断竞争行业,其他6个行业为竞争性行业。

3 数据分析

3.1 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

《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从2005年开始统计研发投入等数据,因此我们这里计算2005-2007年的研发数据。本文在对企业进行分类时,删除了一些性质不明的混合性企业,实际纳入考量的企业分类如下:国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110)、国有联营企业(141)和国有独资公司(151);集体企业包括集体企业(120)和集体联营企业(142);私营企业包括私营独资企业(171)、私营合伙企业(172)、私营有限责任公司(173)和私营股份有限公司(174);港澳台企业包括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企业(210)、港澳台商合作经营企业(220)、港澳台商独资经营公司(230)和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40);外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310)、中外合作经营企业(320)、外资企业(330)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340)。因此2005-2007年实际纳入考量的45 966组国有企业数据,44 118组集体企业数据,450 636组私营企业数据,88 688组港澳台企业数据和96 026组外资企业数据。本文将企业性质作为分类依据,因此可以在总量上体现出不同类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总体贡献程度,文章随后将计算各类型企业的研发效率,从效率视角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分析,可以避免绝对数量分析的可能带来的偏颇,具有补充作用。污染密集型产业中企业的研发投资额见表1。

由此可以看出,在竞争性质不同的污染密集产业中,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在研发投入差别很大。在竞争性污染密集产业中私营企业的研发投资一家独大,垄断行性污染密集产业中国有企业的研发投资遥遥领先,垄断竞争性污染密集产业中各种类型的企业的研发投资差异相对较小。反映了私营企业在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在垄断行业的研发投资中具有较大比例,也反映了它们对降低消耗、优化物料配比、提升产业技术含量所做的努力。

3.2 技术创新的新产品产出

由表2可以看出,在竞争性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新产品产值指标中,私营企业全面占优,在6个行业中都位列第一,而且远远高于其他各类型企业新产品产值的总和。外资企业在农副食品加工业、废金属矿物制品业的新产品产值也相对较高,国有企业在纺织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新产品产值中的表现也不错;港澳台企业在竞争性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新产品产值中表比例偏小,集体企业最小。在垄断竞争性污染密集产业中,私营企业的新产品产值仍然一家独大,国有企业表现比较好,处于第二的位置,之后依次为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和集体企业。垄断性污染密集产业中,国有企业当仁不让地成为新产品产值最多的企业类型,其他各类型企业新产品产值相对较少。

由此可见,私营企业在竞争性和垄断竞争性污染密集产业中的新产品产值都遥遥领先,并且在10个污染密集型产业中,私营企业新产品的总产值超过了其他几种企业类型新产品产值的总和,反映了私营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主力军作用。当然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新产品产值也都有不错的表现,也揭示出这两种类型的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3.3 研发效率

企业的研发效率反映了企业研发投入的产出能力,本文指企业在污染密集型产业中单位研发投入的新产品产出效率。整体来看,外商企业研发效率最高,达到60.07,也即是说污染密集型产业新产品的产值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60倍。港澳台企业和私营企业也有不错的表现,研发效率达到了40以上;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研发效率分别为37.28和27.08。这反映出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研发效率较高,可以充分利用研发资金进行创新产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它们具有创新机制优势,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应该积极学习。

在竞争性污染密集产业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技术效率指数(effch)大都大于1,反映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竞争性产业中,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已经达到技术效率前沿,并且相对技术效率有所提升,这反映了公有制企业自1999年以来存在技术效率的“追赶效应”。与之相对应,港澳台企业的技术效率指数(effch)都小于1,这反映了港澳台企业技术效率的相对下降;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在竞争性产业的技术效率指数(effch)多为1或略小于1,说明相比于其他类型企业,他们的技术效率不变或相对下降。垄断竞争和垄断行业的情况比较类似,集体企业在这两类产业中的技术效率指数都大于1,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指数都等于1,港澳台企业的技术效率指数都小于1,反映出集体企业技术效率的相对提升、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不变和港澳台企业技术效率的相对衰退。私营企业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的技术效率不变,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存在技术的相对衰退;外资企业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技术效率的相对进步,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技术效率相对不变,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存在技术的相对衰退。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在污染密集型产业中的技术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哪种所有制企业在污染密集型产业中更具创新性、更有利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分析我们发现:

私营企业在污染密集产业中的研发投资最多,新产品产值最大,技术创新效率较高,因此私营企业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国有企业在垄断性污染密集产业中研发投资最多,新产品产值最大,虽然效率一般,但总体来说对垄断性污染密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外商企业虽然在污染密集型产业中的研发投入并不多,但由于其研发效率较高,因此新产品产出相对较多。港澳台企业的研发投入、新产品产出和研发效率都略高于集体企业,但总体来说这两类企业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贡献较小。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大多数污染密集型产业中存在技术效率的相对进步,也反映了我国深化公有制企业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外资企业在多数污染密集型产业中的技术效率相对不变,继续维持相对优势地位,港澳台企业所有污染密集产业中都存在技术效率相对衰退,私营企业在5个产业中存在技术相对衰退、5个产业技术效率相对不变。但是在所有污染密集型产业中,所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指数都小于1,反映了我国各类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不强,未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模式,是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共同组成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应该积极鼓励企业特别是污染密集型产业中的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技术创新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缺陷,而且可以突破传统技术创新的“高投入、高消耗”发展模式,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污染。然而,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活动时,往往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最高目标,通过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进行投资决策。如果现有制度对企业从事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不足,企业就没有动力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因此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缓解“绿色创新投入个体化与生态环境受益大众化”之间的矛盾,通过多种途径激励各类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绿色化”。

技术创新主体对技术创新效果具有关键作用,因而对创新主体的监督、激励机制成为

污染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产权不明晰及由此带来的委托代理

关系,导致了企业创新激励不足,因此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使创新主体的创新收益与创新效果

相适应。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可以强化对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成效考核,完善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增设技术职务岗位序列、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政策,激

励技术人员积极创新、提高企业长期技术能力。私营企业具有清晰产权结构、面临激烈的市

场竞争,因而私营企业有动力致力于发展长期竞争力,技术创新的投入较多、技术创新的效

率较高。私营企业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加强创新过程管理,积极与

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鼓励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

行消化、改进和二次创新。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技术创新投入并不多,但其海外母公司的技术

转移使外资企业仍能保持技术优势。国家应该通过税费减免的形式鼓励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

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外国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

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业务。

在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竞争

性行业,私营企业、外资、港澳台企业应当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国有企业应当从这些竞争性

行业中逐步退出。对于资本密集度和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垄断竞争行业和垄断行业,不仅要鼓

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也应鼓励私营企业和外资、港澳台企业进入垄断竞争行业和

非禁止性的垄断行业,通过竞争方式提升垄断行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效率。

政府根据各地区、各行业实际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制定技术创新政策,为企业自主创

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污染监察力度,建立可持续发

展报告的考评制度,加大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科研投入,引导社会资金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的

改造与创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企业走内

涵式发展道路,通过产业升级特别是污染密集型产业升级转变我国工业发展方式、实现节能

减排。

(编辑:于 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夏友富.外商投资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现状、后果及其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1999,(3): 109-124.[Xia Youfu. The Status Quo, Consequence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 in China[J]. Management World, 1999,(3):109-123.]

[2]Siebert H.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Kyklos, 1977, 30(4): 657-673.

[3]Dam L, Scholtens B. The Curse of the Haven: The Impact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o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2, 78:148-156.

[4]Grimes P, Kento J. Exporting the Greenhouse: Foreign Capital Penetration and CO2 Emissions 1980-1996[J]. 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2003,9(2): 261-275.

[5]Hitam M B, Borhanb H B. FDI,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 in Malaysia,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 50:333-342.

[6]He Jie. 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Case of Industrial Emission of Sulfur Dioxide(SO2) in Chinese Province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6, 60:228-245.

[7]胡小娟,赵寒. 中国工业行业外商投资结构的环境效应分析: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世界经济研究,2010,(7):55-61,88-89.[Hu Xiaojuan, Zhao Han. An Analysis on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Foreign Investment Structure in Chinas Industry: An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Panel data[J]. World Economy Study, 2010,(7):55-61,88-89.]

[8]Wei Jiuchang, Jia Ruiyue, Dora Marinova, Zhao Dingtao. Modeling Pollution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in Chinas Provinc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2, 113( 30): 263-270.

[9]刘巧玲,王奇,李鹏. 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变化趋势[J].生态经济,2012,(1):107-112.[Liu Qiaoling, Wang Qi, Li Peng. Regional Distribution Changes of 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 in China[J]. Ecological Economy, 2012,(1):107-112.]

[10]何龙斌.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路径及引申—基于2000-2011 年相关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J].经济学家,2013,(6):78-86.[He Longbin. The Interregion Transfer Path and Extension of Domestic 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 Panel Data of the Output of Related Industrial Products over the 2000-2011 Period[J].Economist, 2013,(6):78-86.]

[11]Tobey J. The Effects of Domestic Environmental Policies on Patterns of World Trade: An Empirical Test[J]. Kyklos, 1990, 43(2): 191-209.

[12]Cole M A, Elliott R J. Do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Cost Jobs? An Industry level Analysis of the UK[J]. The B.E.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2007, 7(1): 1-32.

[13]Bartik T J.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Business Lo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Growth and Change, 1988, 19(3): 22-44.

[14]Randy B, Henderson V. Effects of Air Quality Regulations on Polluting Industrie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0, 18(2): 379-421.

[15]李斌,郭庆. 山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20(6): 98-102.[Li Bin, Guo Qing. Countermeasures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 in Shandong Provinc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20(6): 98-102.]

[16]Lucas R, Wheeler D, Hemamala H.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f Toxic Industrial Pollution 1960-1988[R]. Washington D C: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1992,1062.

[17]Mani M,Wheeler D.In Search of Pollution Havens: Dirty Industry Migra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R]. Washimgton D C: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1997,16.

[18]赵细康. 环境保护与产业竞争力[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Zhao Xik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2003.]

[19]仇方道,蒋涛,张纯敏,等.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13,(7):769-796.[Qiu Fangdao, Jiang Tao, Zhang Chunmin, et al. Spatial Relocation and Mechanism of 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 in Jiangsu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7):769-796.]

[20]张海洋.中国省级工业全要素R&D效率和影响因素:1999-2007[J]. 经济学(季刊),2010,(4): 1029-1050.[Zhang Haiyang. On the Provincial Total Factor R&D Efficiency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China:1999-2007[J].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2010,(4): 1029-1050.]

[21]马瑞超,张鹏. 外资异质、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J].当代财经,2013,(2): 98-107.[Ma Ruichao, Zhang Peng. Heterogeneity of FDI,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J].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2013,(2): 98-107.]

[22]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9):77-87.[Li Xiaozhong, Zhang Xiaodi, Analysis of Different Regional Effect of FDI on Innovative Capacity in China[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8,(9): 77-87.]

[23]Simonen J, McCann P. Firm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R&D Cooperation and the Geography of Human Capital Input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8, 64(1):146-154.

[24]Acs Z J,Anselinb L, Varga A.Patent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 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7): 1069-1085.

[25]Tebaldi E, Elmslie B. Does Institutional Quality Impact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Patent Grant data[J]. Applied Economics,2013,45(7): 887-900.

[26]李光泗,沈坤荣. 技术能力、技术进步路径与创新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3,(3):1-6.[Li Guangsi, Seng Kunro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chnical Capacity, the Path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Innovation[J].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3,(3):1-6.]

[27]Liu X H,Buck 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Channels fo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Chinese Hightech Industries[J]. Research Policy,2007, 36(3):355-366.

[28]王华,赖明勇,柒江艺. 国际技术转移、异质性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 管理世界, 2010,(12): 131-142.[Wang Hua, Lai Mingyong, Qi Jiangyi.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Heterogeneity and Chines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J].Management World, 2010,(12): 131-142.]

[29]李柏洲,罗小芳. 大型企业技术进步推动自主创新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1): 85-93.[Li Baizhou,Luo Xiaofang. The Technical Progress Driv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Largescale Enterprises of China[J].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3,(1): 85-93.]

[22]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9):77-87.[Li Xiaozhong, Zhang Xiaodi, Analysis of Different Regional Effect of FDI on Innovative Capacity in China[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8,(9): 77-87.]

[23]Simonen J, McCann P. Firm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R&D Cooperation and the Geography of Human Capital Input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8, 64(1):146-154.

[24]Acs Z J,Anselinb L, Varga A.Patent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 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7): 1069-1085.

[25]Tebaldi E, Elmslie B. Does Institutional Quality Impact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Patent Grant data[J]. Applied Economics,2013,45(7): 887-900.

[26]李光泗,沈坤荣. 技术能力、技术进步路径与创新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3,(3):1-6.[Li Guangsi, Seng Kunro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chnical Capacity, the Path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Innovation[J].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3,(3):1-6.]

[27]Liu X H,Buck 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Channels fo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Chinese Hightech Industries[J]. Research Policy,2007, 36(3):355-366.

[28]王华,赖明勇,柒江艺. 国际技术转移、异质性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 管理世界, 2010,(12): 131-142.[Wang Hua, Lai Mingyong, Qi Jiangyi.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Heterogeneity and Chines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J].Management World, 2010,(12): 131-142.]

[29]李柏洲,罗小芳. 大型企业技术进步推动自主创新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1): 85-93.[Li Baizhou,Luo Xiaofang. The Technical Progress Driv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Largescale Enterprises of China[J].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3,(1): 85-93.]

[22]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9):77-87.[Li Xiaozhong, Zhang Xiaodi, Analysis of Different Regional Effect of FDI on Innovative Capacity in China[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8,(9): 77-87.]

[23]Simonen J, McCann P. Firm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R&D Cooperation and the Geography of Human Capital Input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8, 64(1):146-154.

[24]Acs Z J,Anselinb L, Varga A.Patent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 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7): 1069-1085.

[25]Tebaldi E, Elmslie B. Does Institutional Quality Impact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Patent Grant data[J]. Applied Economics,2013,45(7): 887-900.

[26]李光泗,沈坤荣. 技术能力、技术进步路径与创新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3,(3):1-6.[Li Guangsi, Seng Kunro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chnical Capacity, the Path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Innovation[J].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3,(3):1-6.]

[27]Liu X H,Buck 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Channels fo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Chinese Hightech Industries[J]. Research Policy,2007, 36(3):355-366.

[28]王华,赖明勇,柒江艺. 国际技术转移、异质性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 管理世界, 2010,(12): 131-142.[Wang Hua, Lai Mingyong, Qi Jiangyi.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Heterogeneity and Chines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J].Management World, 2010,(12): 131-142.]

[29]李柏洲,罗小芳. 大型企业技术进步推动自主创新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1): 85-93.[Li Baizhou,Luo Xiaofang. The Technical Progress Driv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Largescale Enterprises of China[J].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3,(1): 85-93.]

猜你喜欢
所有制技术创新
“混改”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肖亚庆:2017年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
混合所有制:中联重科发展的内生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