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十一学校的改革浪潮逐渐波及全国,其中,喝彩声有之,质疑声有之,积极参与者有之,等待观望者也有之。我们在关注并钦敬他们改革举措的同时,应当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习什么呢?
第一,应学习李希贵校长“壮士断腕”的改革气度。众所周知,北京十一学校本就是一所名校,不愁生源,不缺经费,师资一流,教育质量和影响声名远播。然而,这所在中国最没有理由改革的学校,却像“发神经”了一样,自己折腾自己,向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发起全面挑战。如果李希贵没有超凡的气度,没有“向自己开刀”的自我革命的精神,或者缺乏担当和教育智慧,就不可能有十一学校轰轰烈烈大刀阔斧的改革。如果换一种思维,则根本不会这样“瞎折腾”,而是安于现状“抱残守缺”,没有任何风险,全校教师衣食无忧地享受轻松自在的教育人生。在李希贵看来,逐步实现真正面向个体的教育,早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优质学校,要有把过去的荣光归零的勇气,重新探索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佳路径;薄弱学校,要有把教育变革作为“脱贫致富”机遇的壮志雄心,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谋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将那些性格各异、能力不同的孩子转变成学校个性化发展中的诸多“第一”。
第二,应学习北京十一学校落实以生为本的力度。走班选课,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空间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走班选课是建立在学校课程充分开发基础上的学生自由独立的对课程和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选择。要落实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学校必需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再认识,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进行再分析,对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方向再认识,在此基础上重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课程体系。适合学生的课程,才是最好的课程。我们不必羡慕十一学校拥有诸多的博士生、研究生,我们也不必在十一学校庞大的课程数据前望而却步。一座城,一个小镇,一口老井,一方池塘,一间磨坊,一畦菜地,或许就是一所乡村学校最好的课程资源;一个民间艺人,一个手工匠人,一个敲钟老人,或许就是最好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教师。无论是乡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都有可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关健在于,我们开发的课程能否服务学生的发展,是不是学生所需要和喜欢的课程。
第三,应学习北京十一学校的改革思路。打破壁垒森严的班级管理制,取消班级授课制,实行学生导师制和走班选课制,改建学科教室,开发校本课程。4174名学生,4174张课表,1430个教学班,400本校本教材。琳琅满目的课程,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努力让课程、教室成为学生依恋学校最充分的理由。学校的优劣、教师水平的高低总是在一个区域内进行比较,再薄弱的学校也有优秀的教师,办学条件再差也有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先开枪,再瞄准”,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创新原则。在区域内,部分学校先行先试;在一所学校内,让某个年级、部分教师先行先试,由点到面,由表及里,逐步推进,水到渠成。教育改革,事关祖国民族的未来,不能观望等待,不能“光说不练”,不能等条件成熟了再启动。要知道,不下水,永远不知道河水的深浅。
第四,应学习北京十一学校开放、民主的管理策略。学校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校长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教师自下而上的主动变革的和谐对接。校长是把握方向的舵手,教师是手握大桨的水手,众人合力才能开动改革的大船。正如李希贵校长所说,“教师第一,校长第二”,校长要把舞台还给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师的长处,用其所长,助人成功,让教师在成功中学会成长,在进步中不断提升。教师自由了,才有学生的自由;教师有特长,才会有学生的个性;教师成长了,才会有学生的成长。
北京十一学校改革的最大价值不在于给该校的4000多名学生创造了自由发展的课程,也不在于李希贵校长以脚踏实地的实践探索在全国“振臂一呼”。我以为,北京十一学校的改革创造的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效应——在改革的浪潮中寻求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张永成
作者
襄阳市襄城区教育局局长,以学校文化建设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襄城模式”的设计师与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