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民调,摒除伪民意

2014-06-25 20:53刘建明
新闻爱好者 2014年5期

刘建明

【摘要】民意测验通过个体的认识归纳出民众的整体认识,遵循从有限认识到无限认识的科学规则,为运用某种权力的人揭示大众的愿望,找到真理的坐标。但伪造民意,无异于自毁长城。因此,要坚守民意测验的防错机制,遵循严密的抽样程序,伪造民意已无计可施。媒体应在民调中发挥重大作用,担负让民众知情、对民调疏漏严格把关的使命。

【关键词】科学民调;防错机制;伪造民意;媒体把关

许多人已经公认,民意对公共事务的看法是最正确、最公正而富有权威的,因而有人以伪造民意、收买选票来获取这种权威。2011年7月27日,江西省某县发出《紧急通知》的红头文件,硬性规定各乡镇和单位为参评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的人参加网络投票。这项评奖活动在全国竟出现多起由行政部门主导的拉票舞弊行为。[1]这说明,有些官员开始重视民意,但却想用官意操纵民意,设计假民调。叶公好龙者如此玩弄民意及民调,不能不令人不寒而栗,因为它不仅无助于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反而糟蹋了民调这一科学手段。

一、科学民调,正确认识社会

如何治理社会,自古以来就是各国思想家追踪的奥秘,由此出现了许多自认为璀璨的理论,但依据这些理论制定的管理决策几乎都在实施中碰得头破血流。行为科学便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民意测验,用定量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再现人民的追求。凡符合科学规范的民意测验,对公共事务的预测与整合民众的创造力,都收到理想的效果。但有些人无视这一科学手段,党委选举竟敢拉票贿选,选美中巨贾富商的金钱麻醉了评委的神经,市场调查精致地为老板编造民意数据……种种伪民意大行其道。

民意测验通过个体的认识归纳出民众的整体认识,遵循从有限认识到无限认识的科学规则,为运用某种权力的人揭示大众的意愿,找到真理的坐标。正如恩格斯曾指出的:“事实上一切真实的、详尽无遗的认识都只在于: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后再从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我们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暂时中找到永久,并且使之确定下来。然而普遍性的形式是自我完成的形式,因而是无限性的形式;它是把许多有限的东西综合为无限的东西。”[2]只有对千百万甚至数亿人的认识和追求加以综合,尊重他们的生存要求,社会管理才能卓有成效。

有一种观点认为,民意时时都在变化,民意测验不可信。实际上,民意一旦形成,既有持续性又有永久性,它的可变性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中国人在1931年-1945年间不断高涨的“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的民意,至今没有改变,只有像汪精卫这类少数民族败类才有相反的观点。民意不会发生“今非而昨是”的变化,它的真理观即使成为遥远的历史,也不会改变它的精神实质。

许多民调证实的真理,恰如民意敲响的警钟,饱含刻骨铭心的远见。《半月谈》杂志于1988年3月17日至5月10日在全国28个省、市、区进行过一次民调,发出问卷9000张,要求被调查的民众回答“您最关心的是哪三件事”,结果78.15%的人选择了“从严治党,克服腐败”,65.49%的人选择了“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38.90%的人选择了“尽快使社会治安状况好转”。在问及对“各级党政人员克服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和改进工作作风”时,65.70%的人回答“雷声大,雨点小”,只有12.61%的人说“有成绩,有希望”。达到民意指标的上述观点,在26年后的今天仍被历史无情地证明,民意的真理性坚如磐石!可是长期以来,总有人以“社会稳定”为名压制反腐败,责难大众传媒对腐败的揭露,还自诩这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说话。大行其道的伪民意,始终让人不得其解。习近平的一句箴言才让民众信服:“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3]

民意是有层次的:一是认知层面,公众对事物的了解、认识、看法,构成评价性认知;二是情感层面,公众对事物的好恶、喜怒、赞贬和亲疏,构成民意的心理层面;三是行动层面,即公众对事物的行为倾向,表现为肢体表意和各种行动响应。这三个层面连续融合为人民的整体意志——认知层面在先,情感层面居中,行动层面往往最后出现,构成民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每一个层面都是显化的,具有可感、可知的特性,因此能够测度出来。民意测验不仅探知人民大众正在想什么,反映人民的正当要求,而且彰显出民意的巨大威力。

当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使馆时,中国民意像火山一样喷出烈焰。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北京、大连、青岛、武汉、重庆、上海、广州、贵阳立即进行了一次电话快速调查,访问(样本)1578人。90%以上的公众愤怒地谴责北约的强盗行径,北京与几个大城市的大学生聚集在美国使领馆前强硬抗议,中央电视台和国内报纸的大力报道,把中国人民的愤怒声讨推向高潮,震撼了世界。美国政府最终不得不赔礼道歉,向我使馆3名遇难者和受伤人员支付450万美元、向我政府支付2800万美元的赔偿金。这就是民意与民调的力量!

我们不是民意万能论者,而是民意的验证论者,即坚信它对社会真理具有预测与核验的效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民意测验则是预言社会真理的尺度,前者是从后思维,后者是超前思维,二者在历史创造者的强悍意志中统一起来。仅用实践检验决策,无法挽回错误造成的重大损失,最多能避免下一次失断。民调与尊重民意则能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从根本上防止社会管理发生错误。

二、坚守民意测验的防错机制

伪民意之所以有人敢于炮制,有人还相信它,或有人忍气吞声地接受,都出自对民意和民调的不了解。正如有人说,民意测验也会出现错误,美国总统大选的民调曾多次失言,闹出很多笑话。仔细研究所有民调食言的个案,发生的不是该不该使用民调的错误,而是违背民调科学机制遭到的惨败。民意测验坚持严格的规范,摈除“为我所用”的图谋,蓄意制造伪民意的动机便无计可施。

第一,民意测验调查的是同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并不适用于一切领域。探索自然现象、科学研究、国际关系、经济规律、各种专业知识等问题不能作为民调的项目。适合提交民众回答的是民生和社会管理问题,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民众生存、社会矛盾与冲突、各级政府主要官员的任用和去留、评价通俗文艺作品和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评选先进人物等这类公共领域的问题,才能在民调中找到正确答案。endprint

像建设核电站这类重大而敏感的工程,不征询民意就立项上马,势必引起民众不安,因为任何口头上的安全保证都是幼稚的。核电站一旦建立起来,就是一颗不定时的原子弹装在那里,谁敢保证一旦发生战争,核电站不会遭到攻击?谁敢担保不会发生地震产生核泄漏?苏联时期的切尔诺贝利与日本福岛的核电灾难,法国马尔库尔核电站的爆炸,已是前车之鉴。2013年7月12日江门市部分群众聚集在市政府门前,代表全市人民反对中核集团在西江上游建设核电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提出延长公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未达成广泛共识之前,绝不办理立项手续,绝不开工建设。这一尊重民意的决定是真正负责的态度[4],伪民意就不会出现。

第二,让民众充分了解民调问题的真实、详细情况,否则民众难以表达自己的意见。民众充分知情,是民调的前提。2013年5月,饱受争议的四川彭州PX项目引起当地群众不满,接着,昆明安宁石油炼化项目又引发市民上街游行,抵制PX项目的微博和聚议接连不断。事前两市政府都没有把PX项目能否出现环保问题在传媒上交代清楚,更没有通过民意测验了解民众的想法和可接受的建设方案。大众传媒是保证民众知情权的便捷工具,也是让民调内容深入人心的信息库与思想库,任何民调离开了现代媒体,就不可能反映人民的意志。任何伪民意都不敢在大众传媒上公开发表,只能在组织机构内部渗透,既要大行其道,又要隐身潜行。

第三,民意测验采集公众意见,要在私密状态下进行,让公众个体封闭(非公开)地表达个人意愿,敢于直陈真实的看法。例如,投票要在有布帘遮挡的投票间里秘密填写选票;被试者独自填写问卷,测验者无法知道填写者的姓名与住址;电话调查,调查者无从知道电话机的主人是谁。与此相反,如果民意调查处于公开化,比如调查者面对面听取被调查者的陈述,大家坐在一起填写选票,主席台上有人吆喝“赞成的举手,不赞成的不举手”之类,完全是一种制度性戏谑。民调的公开性是对民意的威胁和诓骗,越是敏感和重大问题,民众越不会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第四,民意测验的议题同它产生的空间和主体相吻合:在哪里发生的问题在哪里测验,涉及哪些人的利害在哪些人中调查,调查问题的主次不能混淆,议题偏重哪一类群体应增加该群体样本的数量……总之,议题内容与调查范围的一致,是民意测验的重要限制因素。2013年12月某城市百姓反映物价涨幅过大,反响强烈。某调查公司在该市30多个高级住宅小区(富人居住区)抽样了2000户居民,对100种商品的物价上涨幅度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今年商品平均上涨指数为1.3%”,价格涨幅很小。这项民调不顾“议题同舆论空间与主体一致性”的原则,把群众反映的蔬菜、粮油、水产品、煤气、用电的涨价同汽车、家具、服装等90多种降价或涨价幅度极小的商品平均统计,自然得出物价涨幅不大的结论。该调查在富人区选择样本,得出的数据同广大低收入群体的强烈反响出入较大。这种伪民意无异于调查机构的自毁长城,只能背离民意。

第五,问卷的设计要符合专业要求,拟定问题模棱两可或复杂难懂,会直接影响受访者回答问题的质量。提问有明显的诱导性与倾向性,导致被调查者顺水推舟,调查误差就会扩大。民意测验的主办者通常可以“通过修改提问的方式来保证被访者的反应对其产品或观点有利”[5]。如某企业在设计调查该企业生产的电冰箱市场评价如何时,在选项“你最喜欢的冰箱品牌是哪一种”中,把该企业的产品放在第一项,列出的其他两种放在第二、第三项,这种顺序排列很容易产生某种诱导效果。

第六,民意测验面临更危险的因素是,似乎任何人都可以操作,任何组织都可以从事这项调查。民意测验涉及概念的拟定、问卷设计、抽样方式与程序、数据统计分析、民意指数描述等专业知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由熟悉这一专业的人来完成。外行或对外行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就进入这一领域,会毁掉它的可信度。

第七,民意调查不应由本部门或有垂直管辖权限的机构进行。机构的属性不仅左右测验的方式,也容易掺杂大量的主观行为,削弱民意测验的科学性。某省民意调查中心在该省统计局挂牌成立,统计局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如果对该省各项政府工作进行民意调查,由统计局来实施是违反民调原则的。

民意测验应由第三方——专业的民意测验机构来主持,才有客观、公正的前提。被调查的部门或人员介入民意测验,是民调失真的重要因素。正如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一书中所说:“公众舆论的民意测验技术已经过多年的改进,但它仍然并非完美无缺。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调查结果的运用和解释。资助民意调查的机构或个人,往往只要求对自己的产品或政策进行研究。没有人想听坏消息,更没有人希望为坏消息付钱。”[5]民意测验不能商业化,应由相对独立的学术机构和大众传媒来做,才能保证它的中立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如果学术机构和传媒被收买或被驱使,丧失中立地位,也将失去民调的资格。

三、民调抽样要贯彻严密性

投票是民调的一种方式,此外还有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和街头录问,无论用哪种方式采集民意,都有严格、严密的抽样方式和程序,有一套抽样安排的禁限。否则会出现“组织民众”“动员民众”“收买民众”“调包民众”和“胁迫民众”五种伪民意。伪民意不是民意,而是少数人的“民意”赝品。

民意测验用“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来测量公众态度”[6],称作抽样调查,这是了解公众整体意见的唯一科学的方式。在媒体与学术机构的广泛使用下,民调尽管在西方已经成为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机抽样却常常被扭曲,炮制出种种假民意。随机抽样是按照某种顺序或在各个(如不同职业、文化水平、年龄、性别或地域)群体中分层抽取少量的人作为调查对象,摈除事先指定调查对象的主观行为。向被抽取对象投放和回收选票、问卷等此类样本,保持一定规模才足以达到一定概率对总体的覆盖。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不能少于投放1万个样本,全国性调查不能少于5万个样本,才能达到民意概率应有的基数。过去的民调考虑成本,全国性样本数很少有突破3000个的,样本如此趋紧,严重破坏了调查结论的真实性。今天的网络民调已经不受样本数量的限制,可能会达到十几万、几百万甚至近亿个样本量,这要看调查的问题是否关乎广大民众的重大利益,民众是否踊跃在网上参与点击。endprint

民调抽样贯彻“如果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被取为样本的概率相同,那么从这个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就具有对该总体的代表性”。[7]这一随机抽样方法相对于分层配额样本出现的误差要小得多,最大的优点是避免了有意指定样本的偏离性,使调查结果更能反映整体的实际。所谓严格、严密的抽样,正是指按概率原则从一定顺序中抽取调查对象,避免根据调查方便、主观判断或使调查结果符合某种意图来抽取样本。抽样严密的尺度是样本量对于调查的总体具备全面的符合性。用部分代表总体、推断总体,部分顶多只能近似全体,而不能等于全体。这种出入或差别叫做代表性误差。民意测验的样本数越大误差越小,认真检查样本的覆盖对象,核对发放选票或问卷的概率,尽量把误差降到合理的范围(5%以下)。

在我国现实情况下,监督民调是否遵循科学规范,大众传媒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没有任何机构可以代替它的作用。早在1994年1月1日,《北京青年报》在全国报刊中率先每周推出一期“公众调查版”,告知读者“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给你一个量化的真实”。同年,中央电视台开办“与你同行”节目,每周一期播报“微型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已有25家报纸开辟了固定版面刊登和报道民调数据和报告。但媒体对民调的规范性缺少审视,对抽样的疏漏没有把关,甚至盲目肯定民调的统计分析结论。

其中令人难忘的一个案例是1986年北京有关某家报纸的一次读者调查。这次民调在北京当时的9区9县202个单位投放问卷1552份,最后收回有效问卷148份,全部数据经电子计算机处理后,民调组织者竟然得出这样的结论:认为该报办得好和比较好的读者,分别为14%和53%,占读者总数的67%;有26.8%的读者认为该报办得一般,3.1%的读者认为办得不太好,0.5%的读者认为办得不好。调查表明,该报读者占被调查者的74.9%,高于其他报纸;该报得到67%的读者认可,受到民意的好评。这个伪民意结论,令人啼笑皆非。样本分析者似乎忘记了,发出1552份样本,仅仅收回148份,不足总样本的十分之一,不仅谈不上覆盖整个读者群,而且掩饰了读者对该报的态度十分冷漠这一事实,岂有“受到民意的好评”这一结论!?背离科学的民调,调查者就会捏造数据、信口开河,伪民意就要大行其道。

参考文献:

[1]政府红头文件为民间评奖拉票[N].中国青年报,2011-02-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554.

[3]中共新领导层掀“反腐风” 地方提速治腐成呼应[EB/OL].中国新闻网,2012-11-29.

[4]核燃料项目延长公示期[N].江门日报,2013-07-13.

[5]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08.

[6]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M].华夏出版社,2002:118.

[7]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M].华夏出版社,2002:168.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校:张红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