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巍巍等
摘 要:21世纪初期,我国部分院校开始尝试“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良性效果。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基本沿袭了过去的专业教育模式,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做出特色和品牌,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就佳木斯大学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希望我能对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型有所借鉴。
关键词:大类招生;设计艺术类;佳木斯大学
大类招生的全称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下的专业进行合并,按一个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两年左右的厚基础通识教育,再根据学习成绩、兴趣以及双向选择等原则进行专业分流,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探索。大类招生一般依据“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全校通修课程、学科通修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开放选修课程”等四个新型模块化课程类别,引入第二课堂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同时,实行开放选课制、导师制、专业分流制、专业流转制等。从通识教育到专业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学分制,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持续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以落实培养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1 佳木斯大学概况
佳木斯大学坐落于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现有70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万余人,是一所省属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随着高考报名人数逐年递减、适龄升学人口不断下降、民办高校逐年增加等现象的出现,大学招生产生了僧多粥少、无序竞争、信任危机等现状,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稳定招生数量,提高办学质量,就成了地方综合性大学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从而使得大类招生的优势凸显出来。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与俄、美、英、韩、日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38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作为中国政府来华留学奖学金项目委托院校,接收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结构布局,自2012年起开始推行机械类、材料类、电气类大类招生的试点工作,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2 佳木斯大学设计类专业概况
(1)工业设计专业。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工业设计基础理论与知识以及应用能力,要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的开发、研究、策划等复合型工业设计人才。2)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基本能够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功能、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等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3)核心课程。设计概论、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史、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设计心理学、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快速表现、材料成型与工艺、产品形态设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设计管理、设计研究基础、产品开发设计、专题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并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在企事业、传播机构、专门的设计机构、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2)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具有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具有较为系统的视觉传播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应在设计创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3)核心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大众传播学、广告学、美学、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学、装饰与图案、图形创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策划等。
(3)环境设计专业。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在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的艺术应用型人才。2)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室内外环境设计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熟悉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等诸多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创新性设计。3)核心课程。建筑设计史、建筑设计方法学、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建筑及环境设计调研方法、数字化环境设计软件、中外工艺美术史、美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造型基础、构成艺术。
3 佳木斯大学设计类专业大类招生的优势
(1)有利教学资源整合,提升办学水平。按“大类招生培养”,有利于师资、设备等各项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避免过去专业设置过细造成的分散局面,可以更好地发挥院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指挥和统筹作用,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同时,利用“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机制,拓宽学科涵盖范围,合理调整原有专业与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对学校的软、硬等办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学校不断整合、补充教学资源,从而提高现有办学水平,在促进学校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本学校的教育个性和品牌。
(2)有利于考生后续的专业选择。现阶段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和选择比较盲目,在填报志愿时跟着感觉走的现象非常普遍,所选专业往往不是自己最适合的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录取后,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步对专业产生质的认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喜爱并适合自己的专业,有助于学生减少未进校前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在实施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政策下大多数学生在进行1~2年的学习后对自己未来的专业选择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规划,给予学生们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认清楚自己的目标所在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掘和发展出来,培养和锻炼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3)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而这种人才所迫切需要的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些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为基础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那些包括面广、迁移性强、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识,而这些知识并非言语所能“传授”,它只能通过学生主动地“构建”“再创造”而获得这就需要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其中主动地发挥作用。按照大类招生培养人才,就可以打破专业界限,尤其在低年级打基础阶段,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组合班级,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确定目标,因材施教。也对培养学生创业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素质,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跨行业、跨国界创业的能力,促成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孙巍巍(1979—),女,硕士,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