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
余年少时,正值文革年代,古籍、字画、青花瓷,或焚,或砸、或撕。忽一日,得一本无封面无封底无书脊之书,棉纸发黄,字迹褪色,不褪却是永恒之爱情。余灯下夜读,时春风徐徐,荧火虫飞过,竟识一位叫李香君之青楼女子,脂粉袂袖,大襟余香,却铁骨铮铮,胜大明末季所有儿男。帝国已死,南明王朝腐败,逼香君出嫁奸佞,唯有以死相拼,俯首一撞紫檀几案,血溅桃花纸扇。然,她所恋之君侯方域乃软骨文人,最终降清,香君心死,闭上美眸,不屑一顾,宁为亡朝之女,不食大清之粟,决绝也。读罢,余扼腕叹息,却不知书名,问徐氏家族中一远亲之擅写书法大伯,答曰《桃花扇》,为孔家之裔孔尚任所作。彼时,余8岁,读到中国一伟大悲摧的情爱故事,知风月何为。
及年长,花季少年,又遇王实甫之《西厢记》,领略中国最唯美的才子佳人故事。犹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之诗,风花雪月,如梦如幻。有情人经历万千磨难,终成眷属,令余为才子红粉掬一捧感动之泪也。从此,对普救寺神牵梦绕,憧憬不已。
然,好梦难圆,余人至中年,遍游祖国山河,却一次次与普救寺失之交臂。或因其地处偏僻之野。遥想当年,此地亦贵为大唐中都,连京畿大道,而今却冷落于荒道之旁,没于村霭炊烟之中,观者寥寥。
甲午暮春,牡丹花凋,烟雨洛阳。余西行三门峡,过黄河,入大唐开元之中都蒲州城永济市,车行普救寺,寻《西厢记》之风月风情风流余韵。是日,豪雨滂沱,普救寺没于雨雾之中。徜从山门而入,踏步台阶,雨湿衣裳,斯有诸多不便。于是乎,便从山顶而下,进至梨花院。余等穿雨幕而行,有一株盘松缀满红丝带,曰为爱情树。余之阅读记忆中,梨花院住过相国夫人、崔莺莺与红娘,乃魏晋古刹之禅房也。门前有一对联,为今人所撰:“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上联下闻,仄声平声,恰好落在风月两个字上,妙也,趣也。余等跨门槛而入,小院有一木雕影壁兀立,雕花之中,镶一把扇面,镌刻《西厢记》五言诗,余不禁摇头,此影壁太过简陋,鲜有三晋风情,更无江南风雅,似一道具也。环顾其间,儿时之迷魂情种,皆被暴雨浇灭,泡于冷雨之中。此梨花院非彼梨花院也,乃一假文物,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拍电视剧所搭建,正房一间,坐北朝南,东西两小厢房,显得逼仄狭小,正屋不可砌炕,客厅进深太浅,若摆条案八仙桌之类的家具,梅瓶镜子帽筒,则更显丑陋也。两边厢房,皆塑有当下做之蜡像,尽说西厢记之风流韵事,犹如小摆设,好拍戏之境地矣。格局太小,非上古气象,亦不接半点文化历史地气。
步出梨花深院,再入大雄宝殿,新筑也,无五台古刹那种长阶高殿,古松虬曲,牌坊耸入云间,大千世界妙境浮现。唯有一座蛤蟆塔始建于明代,于塔前击石,似有蟾蜍之声传来,余在三门峡游过,不足为奇也。余绕过古塔,拾级而下,伫于鼓楼上,鸟瞰普救寺之地势,雄居于一塬上,三面凌空,孙飞虎匪兵相围,终不可得也。
待月西厢寺已空。落寞而归,雨中回望普救寺,彼寺无古、无文,无魂,亦无多少历史信息。余以为,红杏出墙、风花雪月之故事,此地难发生也。
(更正声明:2014年第11期,在该专栏《斯楼无魂》一文中,因编辑软件出错,将“鹳雀楼”误为“鹤雀楼”,特此声明。)
责任编辑 张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