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的写意情结与当代发展

2014-06-25 12:58邓小健
艺术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脉

摘 要:本文对我国传统写意文化观念的形成以及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对中国油画的写意情结与当代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把多样性多层面的当代中国写意油画探索分为三大类型:写生写意、意象写意、后写意。并结合当代油画家的具体个案进行分析论证,探讨在当代多元文化格局中文化根性的意义和作用。

關键词:文脉;写生写意;意象写意;后写意

0 前言

在中国文化领域的现代化进程中,写意作为传统的文化遗产一直不断受到关注和讨论。在今天的当代艺术表现手段与媒介已经多得泛滥的时代,作为具有鲜明中国文脉特征和独特情怀理念的写意油画,一直在争议喧哗声中默默地发展和演变。如何更好地梳理传统文脉在当代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图从写意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结合当代中国油画实践的具体个案分析,探讨多元文化格局中文化根性的意义和作用。

1 写意的历史渊源

中国写意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庄禅文化的大背景。中国的文人画有两个重要的精神支柱:“道”(庄禅)与“骚”(孤愤),前者可以王维、倪云林为代表,淡泊,出世、和谐、无为而为;后者以徐渭、朱耷为典型,性狂放、重抗争、具有更强的表现倾向。可以说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洋古典油画在精神实质上差异很大,和西洋以科学为基础的写实绘画不同,东方艺术传统是写心会意的艺术,如张旭看公孙大娘舞剑悟道草书,吴道子看张旭的草书发展了“吴带当风”的绘画线条。中国的写意启蒙比西方的表现主义早得多,若从唐代王维算起,先行了一千余年,若从宋代苏东坡的理论自觉算起,也早了七八百年。以至于一百年前的中国人看第一眼的西洋写实油画,得出的结论是“虽工亦匠画品不高”,不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文化上的自信和优越感。遗憾的是这种‘优越感后来在西方列强的大炮声中消失殆尽了。在今天理性的中国文化反思中,有必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优劣的两面性。

2 写意的当代状况与类型

我国当代艺术在近几年取得迅猛发展,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几乎同时进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一时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装置、行为、多媒体等观念艺术对中国当代绘画的影响和刺激也是不言而喻。写实主义现代主义还没有消化完成,就有了“绘画过时绘画死亡”的争闹和喧嚣。在这样的喧闹声中,写意油画的探索显得更需要勇气和决心。且不管是文化信念的召唤还是内心需要的驱使,依然有一大批艺术家在这领域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写意油画的当代探索中,出现多样性的探索和不同角度切入的研究,形成多层面立体丰富的状况,或许还说不上殊途同归,但对伟大文脉精神力量的共同向往,却有了血脉相连的感应。我试以自己的肤浅认识,以挂一漏万的粗略分析,把当代中国写意油画分为三大类型:其一,写生写意。其二,意象写意。其三,后写意。

(1)写生写意。写生写意类画家秉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用中国绘画传统中书写性的“写”作为油画塑形的语言,把传统绘画中传达感性意味的“意”与油画写生中的“生”的意涵结合起来,使类型上的“写生”与精神上的“写意”成为同一个目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吴冠中等等前辈名家都为这一课题做出过很多的努力。这一课题不仅没有完成,而且有待在更本质的层面深化。这一脉香火在当代学院油画家中有广泛的基础,并涌现出一大批风格各异面貌成熟的青壮年艺术家,他们作品的共同点是在油画表现中带有中国绘画思维的烙印,而明显有别于印象派的写生特点,能在临场感受中提炼色彩和形象,以单纯凝练“写”的方式把感受的意象转化为对事物本质的塑造。写生写意群体还具有大众化和普及性的特点,成为一般美术爱好者最容易领悟和效仿的美术样式,在延续印象派写生的基础上增添了文化自觉意识的内涵。

(2)意象写意。如果“写生写意”类画家是表达对自然的感受以激情“书写”为重要特征,意象写意画家则更重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意象,传达文化的深层理念。如果把“写意”作为中国美学的中心概念,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都在中国绘画的“意象”范畴,广义而言都是写意文化。赵无极、朱德群等以抽象形式呈现的艺术家也是意象绘画的开拓者。而当代中国意象绘画探索也出现了独特的面貌,代表画家如尚扬、王怀庆、祁海平,张方白等。他们作品的共同之处都有鲜明的中国文化气质,又有现代主义抽象构成的典型特征,在题材上远离客观现实生活,表现倾向也带有浓重的东方禅意,崇尚黑白的倾向似乎也和传统阴阳学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3)后写意。在文化的传承发展中,除了延伸和改良的发展思维,也需要以一种反叛的方式继承,用它山之石攻玉的方式进入的革新姿态。鲁迅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针对保守积重的旧中国文化状态,甚至劝告青年人少读中国书或不读中国书。许多“五四”以来的青年知识分子虽然都曾以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对待过传统,如鲁迅、胡适、郭沫若,但历练成熟后却又纷纷向传统文化回归。这种现象在当代艺术中也颇为常见,如周春芽、虞村﹑任小林等。因他们的作品还具有后现代文化的特点,我姑且称之为后写意现象。

3 写意的当代启示与发展

写意语言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或某种风格样式,它始终处于开放和生长的过程当中。而只有处于完善过程中的语言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总是向着生活与生命的现时展开,而一旦完善成熟则标志着这种语言行将在现时环境中的失效。可以和油画界的写意油画作横向比较的是国画界的“新文人画”现象。“新文人画”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一种语言因其精致化而失去活力的时候,必须经非语言的途径来重构自身。中国油画的写意情结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今天无疑注入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含义。范迪安先生在《正典与资源——当代艺术中的传统转换辨证》一文中指出:“对传统的吸收,重在精神上集采传统的义理,在观念层面通达传统的启示。对于试图在观念层面上建立个性风格的艺术实践途径来说,传统的观念比传统的风格、技法、形式又更为重要的支持。如果谋求中国艺术在今日文化条件下与世界对话并向国际艺坛提供自己的贡献,正在与发扬自身传统的观念奥义”。

还需注意的是,写意油画探索也出现不少浮泛的任意挥扫,或简单搬用文人意味和水墨趣味,“用油画画国画”,流于简单和表面化的倾向。写意艺术的深层指向是文化人格的直接外化,古老的文人画传统极其讲究人品和画品的修炼,从这个意义上说,写意从来就不是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轻松轻巧,精神和思想的含量才是它冰山下的最大部分。

参考文献:

[1] 刘骁纯.写意与表现,解体与重建[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202.

[2] 徐虹.写意与表现[J].美术同盟,2004(11).

[3] 范迪安.戴士和油画写意集——画我所要·戴士和艺术谈片[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

[4] 水天中.祁海平油画艺术论[M].广西美术出版社,第5页.

作者简介:邓小健,(1991—),男,湖北随州人,江汉大学油画专业2010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文脉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河洛文脉》
桐城派的山水书写与文脉传衍
王亦如:只为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文脉清江浦 非遗“磁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