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风·师韵

2014-06-24 09:14陈子钰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画室画册风骨

陈子钰

你是喧哗荷池中,一朵最安静的。

夕阳,蝉鸣依旧,

依旧如你独立众荷时的寂寂。

——洛夫

信步于从前的画室,房内空无一人,陈设却依然如旧,案头那幅菡萏的白莲再一次让我想起你——我的恩师。

老师教我习画八年,他不但画功深厚,诗书亦佳,尤善装裱字画。老师精通各种技法,却独喜画荷,儿时观老师之荷,只觉得好看,却说不清缘由,不禁奇怪地问老师这荷这么美,为何不加以装裱,老师只轻轻叹息,道一句“为何要裱”,眉间亦喜亦嗔,我便不敢再问,从此便认定这位老师古怪。

老师的五官是极清秀的,且很瘦,宛若一支精致的狼毫,老师衣服不多,穿着亦不讲究,八年间,总是那件洗得发白的棕色T恤。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老师的饭食,永远都是面,夏吃冷面,冬天就清水煮面,闲时,便拿着一个粗瓷碗,沏一碗清茶,慢慢地喝。老师的日子堪称清苦,像极了古代的落魄文人,可按理,他是不该“落魄”的。老师在县城小有名气,许多人都想买他的画,一次来了一个商人模样的人,看中了老师画的荷花,张口便出价20万,想买此画,老师只摇头不卖,事后很多人都疑惑,他只悠悠地说:“莲花洁净,岂可与利益瓜葛,再清贫,也不可委屈了这莲花。”这番言论,被我们一致视为疯话,从此更少与这位既古怪又有些痴傻的老师讲话了。

老师有些清高,轻易不沾染俗事,只一心作画,但也终究有被逼无奈的时候。这一回,他女儿上学,师娘四处奔走,人家只点名要老师的牡丹。那日,老师神情恍惚,很早就让我们回家了。之后怎样,我不知晓,只知第二天去画室时,闻到了满屋酒气,上了楼,只见老师大醉,旁边满是啤酒瓶。我开口要问,学姐向我摆摆手,我偷偷瞄一眼老师,虽醉得人事不知,脸上的神情却是极复杂的。事后学姐告诉我,老师这般,是因为昨日违心画了牡丹,于是借酒浇愁。我低头沉思,我这位老师,当真是与众不同。

后来,老师也教我画荷,只记得那段时日,技法上老师并没讲什么,“闲话”却是说了许多,诸如“荷之风骨、荷之气节”,我年纪小,并没听进去,只觉得这荷画得难看,请老师改,偏巧那几日老师眼疾发作,二三日没作画,便一反常态,拒绝了我的要求,我心里虽觉不快,也不好说什么,匆匆地结了画。谁料过了几日,我有些淡忘了,老师却突然提起,费了好大的工夫把画找出来,悉心修改,寥寥几笔,我的画却顺眼许多。改罢,撂下笔,老师轻抚我的肩,柔和地说:“这作画如做人,是不可有丝毫怠慢的,老师前几日状态不佳,不敢随意落笔,你别多心才是。”我听后,心中怦然一动,顿时,被老师严谨的画风所震撼。

这日,我照常来画室,老师如常倚在床上,却翻看一本牡丹画册,见我来了,便叹道:“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人急功近利,却不知‘欲速则不达。”遂示意我近前来,伸手将他日日翻看的荷花画册递给我,我有些莫名其妙,他说:“老师可能要出去一段日子,这画册就送给你,定要细细临摹,用心体会。”我点点头,心中一阵酸楚,这时才注意到,他的脸上有几许凄然。

后来他便真的走了,再也没回来,学生们也不知他去了哪儿,他就这样人间蒸发似的杳无音信了,只留给我这本画册和句句嘱托。

月色朦胧,我独自翻看荷花画册,忽忆起他临行之日,仍照常画荷,一个小学妹问他:“老师,这荷这样美,为何不装裱?”语气一如我当年。他仍是轻轻叹息,道一句:“为何要裱?”眉间亦喜亦嗔,我在一旁微微颔首,的确,无须装裱,眼前这荷,这人,自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黑龙江省望奎县第六中学‖指导教师:张秀岚

生活于浊世中,难免会被利益驱使,而作者笔下的老师,却是一个将“清高”与“风骨”贯穿到底的典范。作者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列举了多个事例加以佐证,比如他只画荷不装裱,比如他生活清贫却拒绝高价出售作品,比如他违心绘画后的借酒自责,比如他绘画时对身心的严格要求……这些与众不同与特立独行的表现,让我们充分领略了老师洁净、高贵的精神品质。而这,正是他用心灵画荷,且与荷的高雅气质融会贯通之处。

【适用话题】由荷花想到的、做浊世中的一朵莲、师恩难忘……(小引)endprint

猜你喜欢
画室画册风骨
研以一文章,读出千风骨
风骨傲然 英雄当时
老鹰画室
第一批孩子慧智画室随笔
小画册
小画册
小画册
小画册
直言才见真风骨
创意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