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为胜
持续不断的国内政治冲突、俄乌克里米亚领土之争,让原本宁静的东欧国家乌克兰,成为世界政治争斗的大热点,也成为俄罗斯与欧美西方势力角力的重要场所。从国土面积看,乌克兰是仅次于俄罗斯的欧洲第二大国,面积60.37万km2,几乎等于我国山东省的4倍,大于法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而第聂伯河则是乌克兰的母亲河,两条河流不同之处是:伏尔加河是世界最大的内流河,注入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而第聂伯河是外流河,注入黑海。
第聂伯河是流经乌克兰境内的第一大河,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部温带针阔混交林地带的沼泽地,先后流经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州、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河流先由北向南流,至基辅转向东南流,到达扎波罗热后再转向西南流,最后在赫尔松西南30km处注入黑海。河流全长2 285km,其中乌克兰境内河段长1 205km,占全河长度52.7%,流域面积50.3万km2,总落差253m;从源头至乌克兰的基辅为上游,长约333km;从基辅至扎波罗热为中游,长621km;从扎波罗热至河口为下游,长331km。人们习惯将第聂伯河划分为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上第聂伯河是从河源至乌克兰境内的基辅,下第聂伯河是从基辅至河口。
第聂伯河流经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来自大西洋西风影响,气候较为温暖湿润,从西北向东南,大陆性气候逐渐显著。降雨量由北向南递减:北部年降水量为762~821mm,基辅附近为708mm,东南部在300mm以下。第聂伯河及其支流主要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雪水约占50%,地下水占27%,雨水占23%),该国因处中高纬度,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回升快、融雪量大,河流主汛期出现在春季3、4月,因流域南北部纬度差异,第聂伯河上游春汛始于3月末、4月初或4月中,而下游则始于3月。夏季和冬季为明显枯水期,秋季由于雨水补给,水位经常微微升高。第聂伯河有较长的结冰期,河流封冻在10月,解冻在3月中或4月初。河流南部的冰封期为64天,北部冰封期为127天。
第聂伯河的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均很大,多水年(如1877年)下游的年平均流量达3 040m3/s,径流量达960亿m3,而枯水年(如1921年)年平均流量只有717m3/s,径流量仅有230亿ma。历史上第聂伯河的最大流量发生在1931年的5月,达25 000m3/s,而1921年夏季最小流量为329m3/s,冬季最小流量一般年份为200~300m3/s,1921年只有114m3/s,极个别年份仅为90m3/s。
第聂伯河流域内的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流域的上游部分。这里多年平均每平方千米有21.9万m3的水量。径流主要集中在上第聂伯河流域。虽然流域面积是全流域面积的65%,但它聚集了80%的年径流量。
第聂伯河给乌克兰人民提供丰富的水源与电力,以及廉价的水运与各种淡水产品,勤劳的乌克兰人民在干流修建具有航运、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经济效益的14个梯级水利枢纽,实现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聂伯河流域可灌溉面积达450万hm2,其中有350万hm2集中在乌克兰南部和克里米亚地区。第聂伯河干支流还是乌克兰最重要的内河航道,现已形成一个大型的水上综合运输网络,通船里程达2 075km,沿着第聂伯河可以直通黑海,走向世界。河上主要运输货物是煤、矿石、建材、木材和粮食等重要农矿产品。第聂伯河洪水属融雪型洪灾,多出现在春季3~5月间。其洪水量占全河年径流量的60%~70%,绝大部分来自第聂伯河上游地区。第聂伯河防洪的根本措施是依靠干支流、特别是下第聂伯河上总有效调节库容约为180亿m3的梯级水库调蓄,通过拦蓄,可削减春汛洪水量30%~40%,从而基本解除洪水对普里皮亚季河河口至赫尔松沿河两岸城镇、农村的威胁。
第聂伯河塑造了肥沃的乌克兰大平原,在20世纪的苏联时代,也一直保持着“面包篮子”的称号。该平原与我国东北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并列为世界三大黑土区,乌克兰平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利于粮食作物高产稳产,主要的农产品有小麦、大麦、玉米、土豆、甜菜、亚麻、向日葵等,2012年7月,乌克兰凭借肥沃而辽阔的耕地、高效的粮食生产能力积极开展与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在首次合作中,中国确定将经贸额提升到100亿美元的目标,第一批批量在100万吨左右的玉米和糖有望进入中国市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