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治
(接上期)
蝎蜇伤
1.基本情况
蝎子尾部有毒钩和毒腺。其毒液含溶血毒素及神经毒素,呈酸性。蝎蜇伤后,溶血性毒素在伤部引起红肿灼痛、瘀斑、水疱,甚至坏死,神经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和心脏,故全身反应有流泪、流涎、恶心、呕吐、感觉过敏、昏睡以及口舌肌肉僵麻,甚至张口困难。严重者可引起抽搐、脉搏迟缓、呼吸麻痹,尤以儿童为著。
2.处理措施
立即用绷带结扎伤口上方,以阻止毒液扩散,同时拔出毒钩。冲洗和排毒方法可参阅“毒蛇咬伤”。
冲洗、排毒后,局部用0.05%高锰酸钾液或3%~5%氨水冷敷止痛;也可用明矾0.6克,研细末后用食醋调匀外敷;或用二味拔毒散:雄黄、枯矾(明矾加热溶化干枯)各等份,研末,茶水调匀外敷。民间以红糖水浸泡伤口,或用蜗牛2~3个洗净,连壳捣烂外敷。中草药用大青叶、薄荷叶、马齿苋适量捣烂外敷,或臭椿叶煎水外洗,同时捣碎外敷。伤处也可用盐酸依米丁30毫克、1%普鲁卡因1毫升局部封闭。
有全身症状者,(如抽搐)可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0.2克以镇静止痉;心跳缓慢者可肌内注射硫酸阿托品0.5~1毫克,并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毒蜘蛛蜇伤
1.基本情况
蜇伤局部红肿、瘀斑、溃疡,伴剧痛;有时出现昏睡、呕吐等全身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发热、痉挛性疼痛、肌肉僵硬等全身中毒症状。
2.处理措施
立即结扎伤处上方(30分钟后松开),以防毒液扩散;同时扩大伤口或以针刺并吸出毒液。用石炭酸烧灼伤口,再以鲜旱莲草适量捣烂外敷。其他措施可参考蝎蜇伤。病情严重者可口服南通蛇药片后即送医院。
蚂蟥咬伤
1.基本情况
蚂蟥,也称水蛭。它生长在水田以及静止的水塘、河流中。以吸盘叮在人的皮肤表面吸血,同时分泌一种含有水蛭素(抗血凝)和组胺样物质的唾液,可使伤口流血不止,并出现水肿性丘疹,稍觉疼痛。蚂蟥也偶可侵及鼻腔或阴道,引起鼻塞、痒痛、蠕动感,并有鼻出血及阴道流血不止。
2.处理措施
被蚂蟥叮咬时,可用烟油、浓醋或食盐撒在蚂蟥上,使其松开吸盘而自行脱落;也可用手轻拍叮咬上部或轻轻地拉下。但不可用力过大强行拉取,否则越拉越吸得紧。
局部咬伤处可涂碘酊或酒精,并稍加压止血。当蚂蟥侵入鼻腔或阴道内,可涂些蜂蜜或香油,待其伸出体外后再取出。有医疗条件时可用2%普鲁卡因溶液加0.1%肾上腺素浸湿棉球,塞入鼻孔内,数分钟后待其失去活动力即可取出。
下水前,双下肢涂稻田防护膏可预防蚂蟥叮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