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吃”的幸福

2014-06-24 12:30秦海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衣食豆腐脑包子

秦海

早上,他先到我们单位食堂的一个包子摊位吃几个包子和一碗豆腐脑再上班。经常如此。他也不时发这样的感慨:我这叫“三吃”。一是有得吃。如果没有包子可吃,我就想吃、爱吃也吃不上。二是吃得起。咱工资不高,但包子也不贵,还完全吃得起。如果囊中羞涩,包子又不便宜,就是我想包子,包子也不想我了。三是吃得下。幸喜牙口还好,肠胃还好,还咬得动,吃得下。如果身体差到连进食都困难了,就是有得吃、吃得起,也只能干瞪眼。说到这里,他颇为得意地结论道,我因这“三吃”而感到幸福。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笑过之后一想,这“三吃”还真有人生的道理在里面。

人生在世,什么问题最大、最重要?当然首推吃。与吃相比,穿呀,住呀,行呀,用呀,都在其次。人类如此,动物也如此。“食色,性也”,食也在第一位。所以也才有“民以食为天”的至理名言。至于信仰,尽管被道学家抬到天上,“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但比之吃穿,绝对等而下之。“衣食足,然后知礼仪”,信仰乃是“衣食足”以后的事情。这就决定了所谓幸福,也最与吃密不可分,最体现在吃上。吃而不足,是绝对谈不到幸福的。

在“三吃”中,“有得吃”是基础,是根本。这既体现在个人的能力、实力上,更体现在国家的能力、实力上。后者更重要。个人没有“有得吃”的能力、实力,那当然也是不幸,但只要国家有“有得吃”的能力、实力,那些没得吃的个人也可得到救济。但是一个国家,如果整体上没有“有得吃”的能力、实力,那就会是所有国民、至少也是大部分国民的不幸了。咱们就曾有过这种不幸。

“吃得起”,这主要表现为个人的能力、实力,虽然在“吃得起”的人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的富豪一顿饭能吃掉普通人一个月甚至一年的伙食费。

最后是“吃得下”。不要小看了这“吃得下”,这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吃得下的人,通常都是健康的人。再有病,只要还吃得下,就有希望;而如果不思茶饭,吃不下,那可就不妙了。最痛苦的莫过于有得吃、吃得起却吃不下。有人说,吃饭是一种享受,不能不说道出了享受的一个真谛。

“有得吃”,表明国家有实力;“吃得起”,表明个人有实力;“吃得下”,表明身体健康,有实力。有此“三吃”,难道还会不幸福吗?

(摘自《羊城晚报》)

猜你喜欢
衣食豆腐脑包子
有一种甜
明清时期徽州与淮北衣食文化之比较
以修养为衣食
从衣食足中知荣辱
不要让别人吃亏
一碗豆腐脑
家传豆腐脑助留美学子致富
包子有毒
“惹祸”的包子
包子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