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的『文化品位』

2014-06-24 11:45:35许家祥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文凭品位官员

许家祥

文化品位是一种“分辨和鉴赏能力”,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较高的文化品位是成功人士的标签之一,也是当今一些有识之士的新追求。

据《环球人物》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老板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开始追求文化品位,在老板圈子中兴起了一股“文化热”。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到北京大学进修国学,在企业内部建“孔子堂”,从《三字经》讲到“治国平天下”,还将“仁义礼智信”写进公司章程;网易创始人丁磊喜爱音乐,推出了个人音乐视频;还有的老板“西游取经”,京东CEO刘强东近年先后到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游学,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2010年底去哈佛“充电”,“取西方之经,寻未来之路”。

这些老板们认为,挣钱重要,学习文化同样重要,公司的资产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老板有了文化,“在圈子里显得有文化品位,还是一笔投资”,这是颇有见地的。

对于老板们的文化热,有人说可以提升其素养,让企业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也有人说他们附庸风雅,想改变“衣兜里满满的、脑子里空空的”不佳形象。在我看来,“提升素养”是好事,“附庸风雅”也不是坏事。不管真学还是假学,也不管学多学少,“雅”总比“俗”好,学点文化总比不学好。倒是另一种文化热——官员对“文化品位”的追求值得一议。

与老板们相比,一些官员对文化的兴趣更浓。不同的是,一些老板是“真学”,日积月累慢慢地提高;而一些官员则是“假学”,坐火箭一样几个小时就上了太空。

比如“速成博士”。前些年对高文凭拥有者的擢升,引发了官场的文凭热,用钱买文凭、用权力要文凭、用公共资源换文凭的情况屡见不鲜,“官升文凭长”的情况非常突出:一些官员当科长时是大专,当了处长就是本科,当局长就成了硕士,当市长就成了博士。

又比如“速成书法家”。书法是练出来的,不练成不了家。可官场上的书法家不同,一些人没当官时不会写字,一当官就成了书法大家,官越大捧场的越多,求墨宝的也越多。有的城市大街小巷全是市长题词,连米粉店的门牌都是。

又比如“速成作家”。一些官员平时说话很平常,可一念报告,便出口成章,文采飞扬。不仅报告做得好,文章也写得棒,署名文章在报刊杂志频频出现;不仅写短文,还写专著,隔个一年半载就有著作出版发行,一印就是数十万册,其出书速度与发行量,莫言也望尘莫及。

追求文化品位是好事,官员由于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应有一定的文化品位,但它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怀才如怀孕,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

可一些官员省略了“怀孕”的过程,速成式“生孩子”。速成者力图在仕途中抢占先机,赢得提拔优势,其个人品质与升迁之道都值得怀疑,公德、私德均难以令人信服。有人坦言,追求速成的文化品位,是新形势下官员腐败的新趋势。

大凡速成的东西,成得快,败得也快。速成的瓷器、电器、食品等多是赝品,速成的文化品位也是赝品。官员在位时,文化品位很高,高耸入云;一旦不在位了,品位便直线下降;若是出事了,那就是品位低下,狗屁不是:博士帽一钱不值,满城的书法作品一夜之间无影无踪,著作当废品卖了!

其实,速成的文化品位就是一个包装。无论怎么包,外面的形式是次要的,里面的内容才是主要的。如果只注重包装而不提高内在素质,必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当我们看到一些文化品位“很高”的官员,一离开稿子就讲不了话时,当他们的批示文理不通、“的得地”不分、逗号顿号句号不分时,当他们追问“李白是哪个单位的”,让你哭笑不得时,当他们在饭桌上一个接一个讲黄段子,女服务员上菜时照说不误,还挤眉弄眼、哈哈大笑时,哪怕他是博士后,哪怕他是书法大家,哪怕他著作等身,也只是一个“俗吏”,永远登不了大雅之堂。从法律角度看,他们利用公权力沽名钓誉、弄虚作假,败坏了党风政风,不仅是“俗吏”,还是“罪人”。

【原载2014年10月27日《西安晚报·漫笔》】

猜你喜欢
文凭品位官员
不单纯以“文凭证书”识才——营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场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6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环球时报(2019-12-13)2019-12-13 04:15:15
金堆城钼矿床硫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莱钢3200 m3高炉低品位冶炼实践
山东冶金(2015年5期)2015-12-10 03:27:38
比大学文凭更重要的是什么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45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