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韩国元教师回答:
一、精心设计,明确目的性
课堂教学提问不应随意,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进行,备课时应明确提问目标:为引出新课?为前后联系?为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为激发兴趣?为引起争论等。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的问题。明确提问的目的性,就能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产生良好效果。例如,湘教版必修Ⅲ“区域经济的联系——西气东输”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问题,试分析提问之目的。
(1)你知道正在开工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吗?(引出新课,激发兴趣)
(2)“西气东输”的“西气”主要指产在哪里的天然气?“东输”又指的是输送到哪些地区?(突出重点)
(3)塔里木盆地是我国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吗?用数据说明。(突破难点)
(4)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气需求情况如何?(突破难点)
(5)试比较“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和西部所起的作用?(突出重点)
(6)“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要克服哪些困难?应注意哪些问题?(引起讨论)
二、循循善诱,讲究启发性
设置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教师的启发和诱导,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过思考、分析、比较、判断得到解决,而不能远离学生已有知识和智力的最近发展区,盲目置疑,故弄深奥,使学生的思维陷入僵局。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那些不加思考即可回答的问题即劣质问题。疑问句中的是非问、选择问,如果不追问,就没有思维训练的价值。如“西气东输”的“西气”是不是指天然气?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是否丰富?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气需求量大吗?这些问题显得肤浅,缺乏启发性。如果加以追问:①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4年建成通气,图1为某地地层示意图。从P点向下钻井,②、③、④“层”(三层中水、石油、天然气各一层)中,哪一层为天然气?为什么?②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③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气需求量为何大?这样提问就可达到训练思维之效果。
三、把握分寸,注意适度性
适度性即所提问题难易适中,不贪大求全。要防止浅——缺乏引力,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舍本逐末;深——高不可攀,“听”而生畏;大——无边无际,无从答起。提问适度即把握好难易程度。太易,脱口而出,无法引起思考;太难,难以下手,产生畏难情绪。提问适度是量力性教学原则的体现。分析下列提问,想一想存在什么问题。
(1)讲授“人口合理容量”一节时,有一位新教师这样提问:“大家说,近几年人口增长快不快?”学生齐答:“快。”
(2)讲授“环境问题”一节中,教师问:“某地逆温与空气质量有什么关系?”学生鸦雀无声。
(3)讲授“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时,教师问:“拉尼娜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有什么影响?”学生议论纷纷。
(4)复习“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时,教师问:“世界表层洋流是怎样分布的?”学生无从答起。
分析:问题(1)太简单,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分析“J”型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世界人口增长情况。问题(2)太难,教师可让学生比较对流层大气常温与逆温的曲线图说明哪一种情况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问题(3)太偏,拉尼娜现象对洋流分布的影响可作为课后研究性课题去探究学习。问题(4)太大,可分解成几个区域加以分析,如热带、副热带海区、中高纬度海区、印度洋海区等。
四、创新求异,力求新颖性
心理学认为,内发性的动机对学习很重要,而内发性动机的关键在于兴趣,兴趣是推动思维的强大动力。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老调重弹,将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变换角度,力求问题新颖奇特,学生则会兴趣盎然。因此教师提问切忌千篇一律、单一死板;切忌公式抽象、盲目混乱。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悬念以及探究的动机。比较下列提问哪一个更巧妙,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一:学习水循环原理后教师提问:①请阐述水循环原理;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是否符合自然规律?
案例二:学习日界线问题后,教师提问:①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应该增加还是减少一天;②在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向西作环球航行。1522年9月4日,幸存的十几名船员回到西班牙,惊讶地发现他们记录的日期和当地居民的日期相差一天,船员记录日期是9月3日还是9月5日?
案例三:学习地质灾害特征后教师提问:①下列与地震关联的灾害是:A.滑坡和泥石流;B.台风和暴雨;C.干旱和洪涝;D寒潮和冰冻;②汶川大地震后,最需要预防的次生灾害是:A.滑坡和泥石流;B.台风和暴雨;C.干旱和洪涝;D寒潮和冰冻。
分析:案例一中②提问与学生熟悉的诗歌结合,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案例二中②提问与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结合,诱发学生探究动机;案例三中②提问学以致用,易引发学生求知欲望。
浙江省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韩国元教师回答:
一、精心设计,明确目的性
课堂教学提问不应随意,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进行,备课时应明确提问目标:为引出新课?为前后联系?为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为激发兴趣?为引起争论等。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的问题。明确提问的目的性,就能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产生良好效果。例如,湘教版必修Ⅲ“区域经济的联系——西气东输”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问题,试分析提问之目的。
(1)你知道正在开工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吗?(引出新课,激发兴趣)
(2)“西气东输”的“西气”主要指产在哪里的天然气?“东输”又指的是输送到哪些地区?(突出重点)
(3)塔里木盆地是我国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吗?用数据说明。(突破难点)
(4)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气需求情况如何?(突破难点)
(5)试比较“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和西部所起的作用?(突出重点)
(6)“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要克服哪些困难?应注意哪些问题?(引起讨论)
二、循循善诱,讲究启发性
设置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教师的启发和诱导,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过思考、分析、比较、判断得到解决,而不能远离学生已有知识和智力的最近发展区,盲目置疑,故弄深奥,使学生的思维陷入僵局。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那些不加思考即可回答的问题即劣质问题。疑问句中的是非问、选择问,如果不追问,就没有思维训练的价值。如“西气东输”的“西气”是不是指天然气?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是否丰富?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气需求量大吗?这些问题显得肤浅,缺乏启发性。如果加以追问:①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4年建成通气,图1为某地地层示意图。从P点向下钻井,②、③、④“层”(三层中水、石油、天然气各一层)中,哪一层为天然气?为什么?②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③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气需求量为何大?这样提问就可达到训练思维之效果。
三、把握分寸,注意适度性
适度性即所提问题难易适中,不贪大求全。要防止浅——缺乏引力,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舍本逐末;深——高不可攀,“听”而生畏;大——无边无际,无从答起。提问适度即把握好难易程度。太易,脱口而出,无法引起思考;太难,难以下手,产生畏难情绪。提问适度是量力性教学原则的体现。分析下列提问,想一想存在什么问题。
(1)讲授“人口合理容量”一节时,有一位新教师这样提问:“大家说,近几年人口增长快不快?”学生齐答:“快。”
(2)讲授“环境问题”一节中,教师问:“某地逆温与空气质量有什么关系?”学生鸦雀无声。
(3)讲授“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时,教师问:“拉尼娜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有什么影响?”学生议论纷纷。
(4)复习“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时,教师问:“世界表层洋流是怎样分布的?”学生无从答起。
分析:问题(1)太简单,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分析“J”型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世界人口增长情况。问题(2)太难,教师可让学生比较对流层大气常温与逆温的曲线图说明哪一种情况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问题(3)太偏,拉尼娜现象对洋流分布的影响可作为课后研究性课题去探究学习。问题(4)太大,可分解成几个区域加以分析,如热带、副热带海区、中高纬度海区、印度洋海区等。
四、创新求异,力求新颖性
心理学认为,内发性的动机对学习很重要,而内发性动机的关键在于兴趣,兴趣是推动思维的强大动力。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老调重弹,将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变换角度,力求问题新颖奇特,学生则会兴趣盎然。因此教师提问切忌千篇一律、单一死板;切忌公式抽象、盲目混乱。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悬念以及探究的动机。比较下列提问哪一个更巧妙,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一:学习水循环原理后教师提问:①请阐述水循环原理;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是否符合自然规律?
案例二:学习日界线问题后,教师提问:①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应该增加还是减少一天;②在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向西作环球航行。1522年9月4日,幸存的十几名船员回到西班牙,惊讶地发现他们记录的日期和当地居民的日期相差一天,船员记录日期是9月3日还是9月5日?
案例三:学习地质灾害特征后教师提问:①下列与地震关联的灾害是:A.滑坡和泥石流;B.台风和暴雨;C.干旱和洪涝;D寒潮和冰冻;②汶川大地震后,最需要预防的次生灾害是:A.滑坡和泥石流;B.台风和暴雨;C.干旱和洪涝;D寒潮和冰冻。
分析:案例一中②提问与学生熟悉的诗歌结合,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案例二中②提问与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结合,诱发学生探究动机;案例三中②提问学以致用,易引发学生求知欲望。
浙江省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韩国元教师回答:
一、精心设计,明确目的性
课堂教学提问不应随意,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进行,备课时应明确提问目标:为引出新课?为前后联系?为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为激发兴趣?为引起争论等。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的问题。明确提问的目的性,就能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产生良好效果。例如,湘教版必修Ⅲ“区域经济的联系——西气东输”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问题,试分析提问之目的。
(1)你知道正在开工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吗?(引出新课,激发兴趣)
(2)“西气东输”的“西气”主要指产在哪里的天然气?“东输”又指的是输送到哪些地区?(突出重点)
(3)塔里木盆地是我国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吗?用数据说明。(突破难点)
(4)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气需求情况如何?(突破难点)
(5)试比较“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和西部所起的作用?(突出重点)
(6)“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要克服哪些困难?应注意哪些问题?(引起讨论)
二、循循善诱,讲究启发性
设置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教师的启发和诱导,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过思考、分析、比较、判断得到解决,而不能远离学生已有知识和智力的最近发展区,盲目置疑,故弄深奥,使学生的思维陷入僵局。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那些不加思考即可回答的问题即劣质问题。疑问句中的是非问、选择问,如果不追问,就没有思维训练的价值。如“西气东输”的“西气”是不是指天然气?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是否丰富?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气需求量大吗?这些问题显得肤浅,缺乏启发性。如果加以追问:①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4年建成通气,图1为某地地层示意图。从P点向下钻井,②、③、④“层”(三层中水、石油、天然气各一层)中,哪一层为天然气?为什么?②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③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气需求量为何大?这样提问就可达到训练思维之效果。
三、把握分寸,注意适度性
适度性即所提问题难易适中,不贪大求全。要防止浅——缺乏引力,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舍本逐末;深——高不可攀,“听”而生畏;大——无边无际,无从答起。提问适度即把握好难易程度。太易,脱口而出,无法引起思考;太难,难以下手,产生畏难情绪。提问适度是量力性教学原则的体现。分析下列提问,想一想存在什么问题。
(1)讲授“人口合理容量”一节时,有一位新教师这样提问:“大家说,近几年人口增长快不快?”学生齐答:“快。”
(2)讲授“环境问题”一节中,教师问:“某地逆温与空气质量有什么关系?”学生鸦雀无声。
(3)讲授“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时,教师问:“拉尼娜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有什么影响?”学生议论纷纷。
(4)复习“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时,教师问:“世界表层洋流是怎样分布的?”学生无从答起。
分析:问题(1)太简单,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分析“J”型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世界人口增长情况。问题(2)太难,教师可让学生比较对流层大气常温与逆温的曲线图说明哪一种情况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问题(3)太偏,拉尼娜现象对洋流分布的影响可作为课后研究性课题去探究学习。问题(4)太大,可分解成几个区域加以分析,如热带、副热带海区、中高纬度海区、印度洋海区等。
四、创新求异,力求新颖性
心理学认为,内发性的动机对学习很重要,而内发性动机的关键在于兴趣,兴趣是推动思维的强大动力。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老调重弹,将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变换角度,力求问题新颖奇特,学生则会兴趣盎然。因此教师提问切忌千篇一律、单一死板;切忌公式抽象、盲目混乱。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悬念以及探究的动机。比较下列提问哪一个更巧妙,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一:学习水循环原理后教师提问:①请阐述水循环原理;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是否符合自然规律?
案例二:学习日界线问题后,教师提问:①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应该增加还是减少一天;②在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向西作环球航行。1522年9月4日,幸存的十几名船员回到西班牙,惊讶地发现他们记录的日期和当地居民的日期相差一天,船员记录日期是9月3日还是9月5日?
案例三:学习地质灾害特征后教师提问:①下列与地震关联的灾害是:A.滑坡和泥石流;B.台风和暴雨;C.干旱和洪涝;D寒潮和冰冻;②汶川大地震后,最需要预防的次生灾害是:A.滑坡和泥石流;B.台风和暴雨;C.干旱和洪涝;D寒潮和冰冻。
分析:案例一中②提问与学生熟悉的诗歌结合,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案例二中②提问与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结合,诱发学生探究动机;案例三中②提问学以致用,易引发学生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