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跃+孙丞鸿+卢百亨
摘 要 水稻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喜高温、短日照、多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宜种植在温度适宜、湿润、阳光充足的地方,极具光强习性和耐热性。“宁81”是水稻新品种,于2009年由浙江宁波市科学院成功育成。水稻的产量与栽培密度有关,选择适宜的栽培密度可保证水稻高产量。基于此,通过宁81水稻连作栽培密度试验,研究适宜宁81水稻生长的密度。
关键词 宁81水稻;连作栽培;密度
中图分类号:S51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水稻可分为中晚稻和早稻、粳稻和籼稻、非糯稻和糯稻[1]。种植技术包括插秧和稻田,具体步骤为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收成及干燥筛选[2]。宁81水稻是单季常规粳稻、晚稻的新品种。为研究在不同连作栽培密度下宁81水稻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做了如下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012年6月26日,宁81水稻连作栽培密度试验开始实施,试验时间为5个月,试验地点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蔡郎桥村种粮大户卢方兴田块,田块为早稻田,田块排灌条件较好,土壤为黏土,肥力中等偏上,试验材料为常规稻宁81。按照试验目的和要求,设计A组、B组和C组三组试验,A组连作栽培密度为30万丛/hm2;B组连作栽培密度为36万丛/hm2;C组连作栽培密度为45万丛/hm2。5苗宁81水稻为一丛,每组设置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以50m2为宜,共9小区,各个组和各个小区之间严格设置操作沟,宽度以40cm为宜。
试验对三组试验田、9个小区采用相同的连作栽培技术,使用机插。6月26日,准备试验所需材料,设计分组和小区。6月30日,对宁81水稻进行催芽播种。20日后将宁81水稻移栽。移栽8日后进行排水实田。中间对宁81水稻施肥两次,7月20日,基肥施过磷酸钙375kg/hm2和碳酸氢铵600kg/hm2;7月24日,施氯化钾112.5kg/hm2和尿素112.5kg/hm2。8月2日对宁81水稻进行第3次施肥,氯化钾60kg/hm2和尿素60kg/hm2,对宁81水稻根外进行追肥,氧化钾、纯氮和五氧化二磷的施肥总量分别为103.5kg/hm2、118.35kg/hm2和45kg/hm2。8月14日,开始观察B组试验田苗数,达到300万根/hm2时进行搁田,搁田应分次进行。在宁81水稻的孕穗期和扬花期应保持水层,间隙干干湿湿灌溉。试验后期应重点预防宁81水稻齐穗期和始穗期稻曲病、稻飞虱和穗部蚜虫等病虫害。对稻飞虱的预防应将抗虫品种作为预防先导,将农业防治作为预防基础,建立综合治理体系。体系应包括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应以稻飞虱的有效防治为中心。防治稻飞虱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秧田应保证无毒,远离虫源稻田。2)推广和选育抗病抗虫水稻品种,淘汰感染虫病的品种。3)压缩稻套麦和麦套稻,大力积极推广深耕和旋耕。11月27日,对宁81水稻进行收割,30日结束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对比A组、B组和C组宁81水稻生育期:A组全生育期为143d,6月30日为播种期,7月19日为移栽期,9月16日为始穗期,9月20日为齐穗期,11月20日为成熟期。B组和C组生育期与A组相似,差异较小。
对比A组、B组和C组宁81水稻的苗蘖动态:A组基本苗数为105.2万根/hm2,最高苗数为339.1万根/hm2,分蘖率为322.87%,有效穗数为261.2万穗/hm2,成穗率为76.98%。B组基本苗数为126.1万根/hm2,最高苗数为399.7万根/hm2,分蘖率为317.13%,有效穗数为266.3万穗/hm2,成穗率为66.68%。C组基本苗数为157.4万根/hm2,最高苗数为382.4万根/hm2,分蘖率为242.87%,有效穗数为279.1万穗/hm2,成穗率为72.93%。由此可见,A组种植密度最小,分蘖率和成穗率最高,C组基本苗数和有效穗数最高,B组最高苗数最高。
对比A组、B组和C组宁81水稻的经济性状:A组平均小区产量为39.21kg,实际产量为7841kg/hm2;B组平均小区产量为40.06kg,实际产量为8015kg/hm2;C组平均小区产量为39.81kg,实际产量为7961kg/hm2。由此可见,B组平均小区产量和实际产量较高。
为保证宁81水稻的分蘖率、成穗率和实际产量,连作栽培密度以30万~36万丛/hm2为宜。
3 小结
宁81水稻丰产性与连作栽培密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选择适宜水稻生长的连作栽培密度,可保证水稻丰产性,提高收益,加快水稻插种速度[3]。因此,宁81水稻连作栽培的适宜密度试验结果显示30万~36万丛/hm2是宁81水稻适宜的栽培密度,值得广大学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唐茂艳,陶伟,梁忠明,等.不同密度下超级稻桂两优2号的群体质量[J].湖北农业科学,2012,14(15):58-59.
[2] 宋宪青.不同施肥量及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20):62-63.
[3] 侯文平,王成瑷,张文香,等.栽培密度对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种子科技,2012,19(22):47-48.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稿日期:2014-01-03
作者简介:郑永跃(1961-),男,浙江宁波人,大专,助理农艺师,从事作物栽培。
孙丞鸿(1982-),男,浙江宁波人,本科,助理农艺师,学历,从事土肥。
卢百亨(1989-),男,浙江宁波人,本科,助理农艺师,学历,从事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