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东
教学与教育之间是种属关系。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有不少人把两者看成了并列关系,并无限放大了学科教学的作用,使其几乎达到了一叶障目的地步。
学科教学是一名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的教学活动,其职能是传授给学生某学科的知识、技能。然而,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一是知识目标,二是能力目标,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果教师只关注单纯的学科教学,第三个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要有学科教育观念支撑的,因为这个目标已经上升到精神的层面,超越了学科知识本身。因此,把学科教学提升到学科教育的层面很重要。
韩愈《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应该是传授原理、思想体系的意思。怎样才是有学科教育思想呢?
首先是在学科教学中要落实三维目标。这是教学的基点、底线。在学科教学的层面,最高的境界应该是学生精学比教师精讲重要,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重要,运用方法比传授方法重要,亲自体验比运用方法重要。体验关涉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把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的桥梁。
其次是在学科教学中要渗透学科思想、学科原理。用学科教育的思想来观照学科教学,学科教学不能仅仅以完成微观的知识教学任务为目的,而应该注重学科思想、原理的渗透与构建。比如,物理学科要贯串动态与平衡观念,化学学科要贯串结构变化思想,体育学科要贯串规则意识……再比如,哲学观点适用于任何学科教学,人文学科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建立,数理学科要注重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植,等等。只有让学生构建了学科思想和学科原理,才能建立起系统论和方法论的思想核心。用这样的思想去看事物、看社会、看世界、看宇宙,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是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发展“人”的潜能、个性、品质,从而积累智慧。智慧是传承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力量。如果学科教学只能给予学生知识、能力,最终却不能形成智慧,即使满足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其学科教学行为也是有功能性缺陷的。学科教学和学科教育目标的区别,大致可以这样描述:如果说学科教学解决某种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培养的问题,那么学科教育就是解决某种学科思想体系的构建、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和智慧积淀的问题;如果说学科教学重在“教书”,那么学科教育就重在“育人”——这才是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
四是在学科教育的层面,要给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其实就是给予学生通达的智慧。智慧源于学科思想、学科理念,因此渗透学科思想和理念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也就是说育人比教书重要得多。育怎样的人?应该是培养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人。这需要所有的学科教师用学科教育观指导教学实践,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给每名学生建立一个能撬动自身发展的支点,力争让每名学生成为国家的可用之材。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过去,我们常常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渔”仅仅是“方法”吗?不。我看应该是“方法+思想”。教师以学科教育的思想,用全局的、授“渔”的、育人的观念去进行教学实践,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王春易老师的话说,就是“学科教学不能成为教师教育生活的全部,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才是最终的归宿。”
(作者系红安县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