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创业之路

2014-06-24 20:02陈宏才
神州学人 2014年3期
关键词:创业园留学人员内蒙古自治区

陈宏才

“回国创业几年来,在园区的鼎力帮助下,国家为我们这个项目累计提供了各项资金高达1000余万元。今年工厂的全部厂房终于全面投入使用,产品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了。公司的收入大幅度提升,也能给国家交更多的税了。”王亚雄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逢人就说。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光电专家王亚雄博士,2001年毕业于美国得克萨斯农业机械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2002年在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作为项目主要研发人承担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资助的2项重大科研项目即“大规模薄膜微型热管在太空信息收集器中的应用研究”和“柔性轻质型热管热辐射器在火星载人飞行器的应用研究”,该项目研制的热管主要为收集太空信息的电子芯片散热,用于美国军事技术装备,获得4项美国发明专利。

怀揣着科技报国的梦想,追随着产业兴国的目标,在国家各项海外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的感召下,王亚雄于2006年踏上了回国创业之路,落户在他的家乡——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开始了艰苦又快乐的创业之路。

在国外生活、学习了十几年的他,回国之初由于对国情十分陌生,同时对国内的工作程序和做法很不了解,所以他曾经郁闷过、徘徊过。他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外办理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是备案制,到了国内就是审批制了呢?为什么做工程还要看你的注册资金有多少?等等……特别是2008年在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积极争取下,王亚雄获得了20亩产业化土地,并于2009年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审批环节多,接电、接水、办证,一系列手续的繁杂让这位美国大学的博士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甚至一度对相关单位产生了敌对情绪——“我要告你们去!”

“不要动不动就去告谁,要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工作人员耐心给他讲解国内办事的程序和审批手续,让他很快就熟悉了国内的基本情况,并带他熟悉各部门的办事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多方的帮助下,他的厂区拔地而起,望着日新月异的厂房,王亚雄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他的这个专业需要相关人才来实现技术的转化,园区又帮助他联系到内蒙古科技大学任教。目前他在内蒙古科技大学任化工学院院长,带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研究生,为自治区的新能源和煤化工应用技术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经过几年的努力,王亚雄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和认同,他先后成为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家、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领军人才、内蒙古自治区杰出科技引进人才,以及内蒙古首批“草原英才”。2009年,他又受聘成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作为首批入选“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也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入选“千人计划”的唯一代表,他受邀参加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庆典活动。

海归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有一颗拳拳赤子心,还要学会“两栖”生活,既要有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知识,也有要适应中国国情的文化理念,走海陆“两栖”的创业报国路。

“把国家的声音和图像传达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让全国人民都享受到网络、通讯、电视广播的实惠,是我们的责任。”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许海华的海陆“两栖”报国路的梦想,在内蒙古大地上得到了验证。

许海华曾取得北京邮电科学研究院通讯学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双硕士学位。曾任新加坡创新科技公司高级软件高级工程师,意法半导体公司亚太、欧洲多媒体业务发展经理以及新加坡IBM公司亚太/日本区数字视像集团经理。2009年4月在内蒙古留创园成立内蒙古中大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是第四批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010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

内蒙古中大传媒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数字电视中间件(电视机的操作系统)、数字广播前端应用服务器(数字电视应用管理系统)、无需编程的开放式互动内容编辑软件及制作中心平台(数字电视的编辑与测试系统)的系统研究与产业化,率先为广电网络运营商发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解决投资没有回报的难题,为数字电视从“看”到“用”的过程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突破。现已申请5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及1项软件著作权。

如何打开内蒙古这一市场?这曾让许海华一筹莫展。单纯的市场营销并不能适应他这种产品的销售,去有关部门上门推销,在对方怀疑的眼神中,他吃了闭门羹。许海华捧着金饭碗,却无米下锅。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帮助他梳理了营销思路,让他认识到在国内要学会利用政府的资源。创业园负责人带着他去拜访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人社厅和组织部,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身份向有关部门介绍了他的技术和产品,以及能给内蒙古网络电视带来的变化。这一系列“曲线救国”的办法很快取得了成效,有关部门帮助联系内蒙古广电总局,成功将数字电视中间件应用在内蒙古网络电视台。目前,内蒙古网络300多万数字电视机顶盒全部采用中大公司的数字电视中间件。利用政府资源使其产品成为内蒙古唯一一家使用统一电视中间技术的产品。“国际先进的技术+适应中国国情的文化理念”的“两栖”道路成功地使许海华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造福祖国人民的方向。

针对当前国内外的人才竞争形势和引人留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进一步完善了“感情引人、政策引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的引人留人理念。打造“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省部共建”国家级“中国包头留学人员创业园”。加强国家“千人计划”和“草原英才”计划的落实和实施。先后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留学人员创业园首问责任制》、《内蒙古自治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服务制度》和《内蒙古自治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创新创业基金”和“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启动资金”。

目前,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拥有孵化面积1.1万平方米,在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面积为6万平方米,其中孵化面积2.8万平方米,加速器厂房3.2万平方米,拥有科技成果产业化园区66万平方米。十几年来,累计吸引了325名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孵化留学人员领办、创办的企业324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5名,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才20名。留学人员创办企业累计实现总收入近40亿元,限上工业产值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近18亿元,利税3.5亿元,创造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资源、能源和政策优势,特别是拥有广阔的市场,正在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在这里一展身手。衷心祝愿每一位海外留学人员能够找到适应国情的发展道路,成为“两栖”能手,在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作者系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主任)

猜你喜欢
创业园留学人员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逐梦青春 创赢未来”——扬中市首次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经验分享会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江苏省归国留学人员实践创新基地
徒步看家乡活动 看亮留学人员双眼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歌评选终评
赴美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