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输液,这是许多中国人都再熟悉不过的治病方式。可是,从输液瓶流进我们血管中的真的只有药品么?据报道,有这样一种注射液:虽然保质期长达3年,但在出厂半年之后晃晃这瓶药水——“瓶内的玻璃碎屑如碳酸饮料的气泡一样飞旋翻滚”,而这些让人毛骨悚然的碎屑很有可能来自于包装用的玻璃瓶。这些不溶性的微粒一旦进入血管,就无法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排出体外。长时间的积累有可能导致毛细血管堵塞、肉芽肿等风险……
输液药品应该放在什么瓶子里
注射液中的微粒,全名不溶性微粒。虽然它们成分各不相同,但是都具有同一种特性——不溶于水,也不能被人体所代谢。这种不溶性微粒几乎是所有注射液都无法避免的问题。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专业人士表示,用来包装药品注射液的玻璃瓶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玻璃瓶质量也不相同。虽然说现在国内的药品注射液都是在无菌的环境内生产,但是在出厂之前还要经过一次高温的灭菌程序,温度高达115℃,时长30分钟。如果包装药品注射液的玻璃瓶质量不好,在这种高温灭菌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玻璃屑。在运输过程中,包装药品注射液的玻璃瓶免不了产生碰撞。如果玻璃瓶的质量不好,在这种碰撞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一定量的玻璃碎屑。另外,在医院进行使用时,掰开安瓿、针头穿刺也都可能给注射液带来不溶性微粒。输液输进我们血管里的药品,究竟应该放在什么样的瓶子里?
据制药行业的专业人士介绍,玻璃是常见的输液瓶材质之一,但是在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大约为25%左右。而塑料材质目前已经成为注射液包装的主流,市场份额可以达到60%上下。
玻璃瓶注射液里有玻璃屑,那更加常见的塑料瓶包装注射液会不会好一些呢?实际上,不管是什么样的包装,微粒一直是注射液如影随形的“忠实伴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微粒”是静脉注射液中难以100%消除的“副产品”,在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中几乎一定会产生不溶性微粒。在2010年北京某医院对“吊瓶”的抽检中,发现在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
对于注射液来说,玻璃瓶与塑料瓶的包装也并不是一个随便的选择。有一些注射液需要挤压包装使药液注入体内,所以必须选择软瓶或者软袋的包装;而另一些注射液需要利用包装容器高度与身体形成的静压差使药液注入身体,包装材质则可以选择玻璃或者塑料。
玻璃输液瓶应该很安全
包装注射液所用的玻璃瓶属于药用包材;而且这种包装和药品直接接触,属于一类包材,国家药监部门对此出台了十分详细与严格的标准与要求。有业内专家表示,玻璃材质的输液瓶应该属于输液包装材质中最稳定、最安全的一种;但是因为长途运输不便等特点,塑料材质的输液瓶近期才更广泛的出现在制药行业当中。
有关于药品注射液玻璃瓶包装的质量,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2年就颁布过《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其中规定玻璃包装的药品“应重点考察玻璃中碱性离子的释放对药液PH值的影响;有害金属元素的释放;不同温度(尤其冷冻干燥时)、不同酸碱条件下玻璃的脱片;含有着色剂的避光玻璃被某些波长的光线透过,使药物分解;玻璃对药物的吸附以及玻璃容器的瓶口、针孔歪斜等问题。”2012年11月8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出台了《关于加强要用玻璃包装注射液药品监督管理的通知》,规定“凡不符合《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YBB00142002)等相关技术指导原则要求的药品必须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用玻璃包装,并重新开展规范的研究;依据研究结果选用合适的药用包装材料,并及时提出变更的补充申请。严防选用不恰当药用包装材料造成药品质量问题。”
“唯低价是取”vs“玻璃碎屑注射液”
为什么厂家不使用质量更好、不会产生碎屑的玻璃瓶?这位专业人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追求利润是所有企业最大的生存目标。但是在中国长期“唯低价是取”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影响下,很多中标药物的利润一再被压缩,中标的价格甚至常常低于成本。此次被记者报道的产生玻璃碎屑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在全国各省的中标价最低为1.45元,最高也仅为2.22元,甚至抵不上一瓶矿泉水的价格。但事实上,安全合格的进口中性硼硅玻璃瓶价格高达8元,国产价格也在4.5元左右,整瓶药品的中标价远低于一个合格药瓶的价格。如此一来,企业如果选用质量好的包装,就意味着失去市场。就像2012年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许多使用铬超标胶囊的制药企业都是各地基药招标的中标者,而他们药品的中标价格,往往要低于同类产品许多。
虽然政策不完美,市场有风险,但这也应是所有生意人早该知道的不变法则。为了金钱利益而弃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是可恨并且可耻的行为。要知道,那个小小的输液瓶里,盛放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药品,还有成千上万宝贵的生命与家庭的安乐。我们所有人,都值得拥有一个更可靠更安全的输液瓶。
输液乃中国人独有的巨大风险
根据2012年1月正式执行的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射液中的微粒应该为0。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专业人士表示,虽然这条标准充分考虑了国民健康要求,但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执行这条标准都存在不小困难,实现可能性不大。
实际上,在医学界,输液(即静脉注射)一直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因为输液的风险几乎存在于输液过程的所有环节,例如医务人员的操作失误(穿刺过程、滴速和用量)、盐(糖)水的质量、输液器及注射器的质量有问题等,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在国际上。大部分的医生在治疗时也都遵循这样一种原则,即“可以口服药物的不进行注射,可以肌肉注射的不进行静脉注射”。而在中国,输液在临床治疗中及其广泛的被应用,以至于头疼脑热、感冒发烧都是可以进行输液治疗的疾病。2009年,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朱之鑫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每年的医疗输液数量已经达到了140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液8瓶;而与此同时,国际上人均输液的数量只有2.5-3.3瓶左右。
中国人这种长期大量的输液,无疑大大加强了注射液微粒可能对身体造成的损害: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有学者曾对一具一生输过40升液体的尸体进行过解剖,结果发现仅在尸体的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的微血管堵塞。
事实上,临床试验已经证明,静脉输液和口服药物的最终效果是一致的。如果病人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该是治疗的第一选择。只有出现了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病情危重且发展迅速的病人才应该选择静脉注射治疗。平常疾病中滥用输液,不仅会浪费钱财,更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发生不良反应危及生命。所以,不管是医生还是病人,不管是看病还是治病,为了生命的健康,尽量少用甚至不用静脉注射才是对自己或者对别人负责的行为。
科普小知识:
不同的注射液应该装在不同的瓶子里
药品注射液分为三个种类,分别是不需要补充空气的大容量注射液、需要补充空气的大容量注射液、小容量注射液。不需要补充空气的大容量注射液在使用时需要挤压包装使药液注入身体,所以一般采用软袋和软质瓶包装,主要材料是塑料(多层共挤膜以及低密度聚乙烯LDPE)。需要补充空气的大容量注射液使用时是利用包装容器高度与身体形成的静压差使药液注入身体,所以注射过程中必须补充空气,以免产生真空;这种注射液需要使用玻璃(钠钙玻璃/硼硅玻璃模制瓶)或者塑料(PP、LDPE)进行包装。小容量注射液又可以分为溶液剂、冷冻干燥无菌粉末以及无菌粉末;其中溶液剂需要使用玻璃(低)(硼硅玻璃瓿、(低)硼硅玻璃注射液管制瓶、钠钙玻璃注射液模制瓶)或者塑料(预灌封LDPE安瓿)进行包装。而冷冻干燥无菌粉末与无菌粉末则可以使用玻璃(硼硅玻璃与钠钙玻璃)进行包装。(据《搜狐健康》)
编辑/吴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