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热点
近些年来,地名乱象的问题日益突出。“洋地名”、“乱起名”、“反复更改地名”等现象不仅影响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也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负面的作用。为此,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于5月22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从今年7月开始,将为期4年,分三个阶段实施,普查的内容包括查清地名基本情况、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地名标志、建好地名普查档案、加强普查成果转化运用等五方面。新闻媒体纷纷做出报道。
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介绍说,1979—1986年,我国组织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近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地名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每年我国要有2万个新地名产生。目前掌握的地名数据不新、不全、不准的问题十分突出,迫切需要开展全国地名普查。同时,各种地名乱象丛生,也需要借普查的东风进行规范,进一步提高地名管理水平。
新华社记者采访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会长刘保全。他表示,为满足社会需要,推进我国地名标准化建设和我国信息化建设,时隔30多年进行一次彻底、全面的地名普查十分必要。第一次地名普查共普查了550多万个地名,获得了丰富的地名信息档案,基本摸清了我国地名状况,特别是对普查的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地名存在的混乱问题,初步实现了我国地名的标准化。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建设、撤乡并镇、新农村建设等展开,许多地名被更名或者消亡,变化非常大。由于种种原因,各级政府没有完全建立地名的更新年报制度,各级政府对地名的变化情况掌握不是很完全。地名上存在的信息不全、不新、不准确的问题严重,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查清全国地名基本情况,不仅对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方便了民众的生活。
各地纷纷积极开展相关的工作,据《东方今报》报道,去年10月15日起施行的《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已经叫停了“洋地名”等地名乱象,接下来将对不审核小区名称者不予办理房产证。郑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张向军表示,“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在多年城市发展中,郑州地名‘大、洋、古、怪、重’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借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东风’,郑州也将开展地名清理规范工作。”
阿坝州、成都市、青海省等省市也迅速地成立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会有更多的省市成立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即将拉开序幕。
一般而言,凡是涉及到救灾和慈善的社会事件都会引起舆论的关注。4月30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在四川绵阳三台县新生镇德光办事处,村民意外地发现大量食品、衣物,甚至还包括“5·12”地震时分发的部分救灾物资都已霉烂。这一新闻立刻引发很多网友的热议和多家媒体的评论。
有网友说:“救灾物资霉变,我们的救灾工作确实应该从中有所反思。灾难之初,情势危急,救灾物资的投放和使用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然而应急阶段过去后,救灾物资的管理便可“虎头蛇尾”吗?用好、管好救灾物资,是对受灾群众的负责,更是对奉献爱心善举的尊重与珍惜。”有网友认为:“慈善行为是基于信任,是善者对整个慈善渠道畅通的相信。建立两方的信任不易,摧毁它却是轻而易举,若是要重建,恐怕是难上加难。“也有网友提出建议:“ 救灾物资和慰问品发霉,必须彻查背后的失职失责行为,对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而同时更需要反思的是相关领域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早日出台《慈善法》,让慈善行为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法律的框架严格监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千龙网以《应理性看待救灾物资霉烂》为题发表评论认为,即便真的是接受捐赠物资的基层政府和工作人员工作失职,导致宝贵的救灾物资霉烂,也不必过度苛责,应当理性看待。绝大多数基层政府和工作人员缺乏对救灾物资的储存、保管经验,出现工作失误在所难免,尤其是短时间内接收到的救灾物资过多,而且还要参与救灾等其他工作,不能全心投入到救灾物资的分配、发放和储存工作中,就更容易造成救灾物资霉烂情况的发生,即使在经验比较丰富的台湾地区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既然是地震灾区,那么在短时间之内很难提供条件非常好的用于储存救灾物资的硬件设施,储存救灾物资的房屋出现进水、受潮等有损救灾物资的情况其实并不意外,尤其是在雨季。
四川在线发表评论认为,应弄清救灾物资霉烂的事实真相,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就武断认为救灾物资霉烂是由当地政府工作不负责、分配不及时而导致的。切勿无限扩大,应该就事论事,如果小题大做,容易引起不明真相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怀疑,也容易把问题扩大化,复杂化,造成以偏概全,把政府什么工作都看得一无是处。不要因为一些救灾物资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原因霉烂,就认为伤害了公众的慈善爱心,影响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西安日报》则认为救灾其实是个“技术活”,技术含量极高。依赖应急式救灾,难免会出现救灾物资难以物尽其用。防止救灾物资被浪费,仅仅惩处一两个渎职当事人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有建立科学的救灾物资管理体系,才有可能从根源上杜绝浪费。首先要实现的是救灾物资管理的专业化,救灾物资管理要逐步与基层政府相分离,可以依托各级民政部门,甚至是吸纳相关社会组织,以现有的应急物资储备库为中心,建立一支相对专业的救灾物资管理网络,统筹救灾物资的接受、运输、发放和后续管理工作;其次是要实现救灾物资管理的精细化,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救灾物资的实时监控,形成动态反映体系,及时将救灾期间富余的物资转化为常规储备,定期检查和更换。
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近几年,“以房养老”、“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养老地产”等概念层出不穷,其中“养老地产”在近期受到的质疑最引人瞩目。5月,《中国青年报》以《以养老名义拿地 卖了房就撤》为标题发表文章,再次引发了各大媒体对养老地产的提问。
《中国青年报》评论认为,“很多开发商以养老的名义拿下土地,卖了房子,开发商就撤了,也没有引入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挣完钱就走了”。 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实现盈利,养老项目的投资人们可谓“花样百出”,除会员卡制、保证金制、直接租住制外,还有“打擦边球”的“卖房制”。与表面热闹的养老投资相比,真正能提供专业养老服务的机构却并不算多。现有的许多房地产项目,打着“养老地产”的旗号大肆扩张,最终的目的还是销售房产,与“养老”二字关系不大,大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因为养老地产属于微利产业,房地产商以建设“养老地产”的名义拿到建筑用地后,只会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养老相关事务,另一部分则投入其他用途。
知名房地产商任志强也针对这一股“养老地产”热表达了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认为,目前推出的养老地产概念存在重大缺失,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养老地产里都没有医疗机构参与。在中国,医疗资源都在政府的控制之下,而没有医疗机构的参与,就谈不上能真正服务于老人,因此现在提出的养老地产是个“错误概念”。
《北京青年报》对部分保险公司过度追逐养老地产的直接动力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保险公司可能是因为能享受到优惠政策而大肆圈地,有能力的险企不仅能从地方政府低价拿到地,而且国家还给予补贴。其他可能的优惠还包括减税免税、配套出让商业住宅用地、专项补贴等。由于多数养老社区项目定位高端,不少人认为,坐拥优惠政策的保险公司其实是借养老的公益之名行牟利之实,通过低价圈地转手进行高端开发。一位放弃购买泰康产品的人士曾在泰康人寿客户高端推荐酒会上质疑,纯商业性质的产品为何要享受政府优惠政策,这不是拿着纳税人的钱补贴富人吗?
“养老地产”学者开彦在回答《法制晚报》的提问——“养老地产目前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时表示,“土地成本直接影响着养老地产的发展,如果还是挂牌买,拿地成本会很高,项目完成很困难。我认为应该把养老地产等同于保障房,和保障房享受同样的待遇。对于满足养老地产需求的项目,应享受国家的优惠福利政策,甚至免税。”
有投资顾问甚至总结了养老地产面临的三大问题:第一,养老用地及养老设施用地的缺失;第二,养老地产开发模式不够成熟;第三,养老地产融资渠道问题。
面对种种质疑甚至批评,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应该表示欢迎,毕竟任何新生事物在初期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在社会和舆论对“养老地产”的各种声音,也是在指引着政策制定者进行下一步思考的方向。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探讨,全社会都会参与到解决“养老问题”这个大课题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