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利刚
河北省鹿泉市宜安镇中学
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梁利刚
河北省鹿泉市宜安镇中学
设问导读,明确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倡“自以为是”,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情感教育,以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听课兴趣。
兴趣;明确目标;自信;情感教育;情感感染。
历史的不可再生性,决定历史授课既不能进行社会上的调查,也不能进行科学实验加以证明,只能依靠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在启发学生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把历史上发生过的人和事生动形象的讲出来,学生就会获得鲜明的历史记忆,形成历史概念,进而揭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处于少年期的初中生就更是这样,尤其历史课堂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长期以来大多教师和学生中都认为历史是“副科”,这就给“副科”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为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优质完成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搞好历史课堂教学的关键。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我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任何人干什么事都一样,只有当那项活动十分有趣,他才主动积极行动,在教学中要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扎实牢固的目的,首先应提出问题,明确目标,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如在学习《清朝文化》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阅读后自己列表归纳清朝的科技、思想、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又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分析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等,教师可指导学生与一战比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学生中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同时学生在尝试中也得到成功,更加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向较高层次发展。在课堂中也可以进行设问,使学生自主产生积极思考。
我在上课时发现好多同学不愿或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他们往往信心不足,怕自己回答错了被人嘲笑。甚至有时明明白白知道,但不愿举手深怕同学讽刺、挖苦,说他“穷积极”。针对学生这种心理现象,我鼓励学生在主动回答问题上,要敢于“自以为是”。自己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说出来让老师和同学评析一下对与错。否则,你心里想什么,自己怎么理解这一问题不解决,老师和学生就无法知道你的观点。所以我一直推崇同学要有“自以为是”的精神,要自信,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应适时地给予评价和分析,指出正误,正确的要肯定,错误的也要鼓励,激励性的语言,不仅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和创造性思维发展。正确引导,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我们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们可塑性很强,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直接受教师情绪的影响,老师带给他们的将会终身受教,所以在教学中,情感教育尤为重要。
教学内容是否生动有趣,也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因为即使一个很好的说书人,也不可能把情节平淡的故事讲好。而历史教科书由于受篇幅所限,年代、事件、背景,文字简单死板,不足以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以情动人,选择一些典型生动的材料进行补充,使整个历史教学血肉丰满,使描述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使叙述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如临其境。用心育人,结合中国近代史上如林则徐、邓世昌等名族英雄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爱过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寓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之中。在课堂上教师心情,应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所处的背景相应,说话的语调也应流露出憎爱的情绪,用生动的语言渲染气氛,用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
其次,热爱学生,多学生多一份体贴,多一份关心。好学生要关心,差学生更需要关心,大多数差生是纪律、学习双差,而且被同学看不起经常挨老师训的。这样他们往往在心理上产生负担,背上包袱,使他们在班中抬不起头,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对于这样所谓差生,教师更应该多关心,给他们送去温暖,送去爱心。再有,老师上课时当说标准的普通话,讲课时,抑扬顿挫,把握住节奏,高低快慢、轻重疾徐富于变化,讲出美感。板书书写力求工整美观,要善于从评书、戏剧、电影、朗诵、音乐、书画等其它艺术形式中汲取养料,为我所用。
目前,逐渐推广的现代化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具是电话教学,即投影、幻灯、录像片段、影视节录、计算机等教学工具的精心设计和巧妙运用。电化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活动,使学生的眼、耳、手、脑“全频道”接收,同时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产生节奏性更替,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强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
要上好历史课,既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有更多的成功和乐趣体验,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变被动为主动,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