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虎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腰站学区中心校
浅谈“361”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赵虎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腰站学区中心校
在对我们围场县”单元四段”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地学习、实践、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大单元、大读写、大展示”的单元主题读写一体化教学,整理出以”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巩固提升”为三个阶段,以”问题引领,课前预习——预习展示,明确目标——自主析疑,合作学习——小组汇报,教师点拨——巩固练习,形成体系——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为主要环节,以”构建自主、合作、高效的课堂”为理念的”361”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想把我们语文学科在实施”361”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与大家分享。
1.第一阶段:问题导学。
第一环节:问题引领,课前预习。
(1)问题引领。教师布置前置性问题的基本要求:前置性问题的设置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力求做到简单、低入、根本、开放。
简单:要求作业的环节要简单,学生能一目了然。
低入:要求设计的作业难度要适中,要照顾全体,保证每个人都能发现一点,体味发现的快乐。
根本:要求教师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使学生通过前置学习能够完成大部分的知识点。教师在布置前置性作业前,一定要精心备课,熟悉教材的重难点,抓住知识的”根”,课堂上再举一反三,效果很好。
开放: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所收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课前预习。学生以前置性问题为载体,根据前置性问题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等,尝试作自己已有的知识,充分利用家庭、伙伴、互联网、图书室等学习资源自主展开独立学习、独立思考。
第二环节:预习展示,明确目标。
(1)预习展示。每节课的开始,利用多种形式的检查,了解判断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效果,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的不同层次,梳理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明确目标。揭示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第二阶段:合作探究。
实施新课改,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就要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老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合作探究,点拨方法规律。
第三环节:自主析疑,合作学习。
(1)自主析疑。在前置性学习后,课始检查的基础上,依据学习目标,把学生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难题、在自学中生成的问题及老师预设的问题形成合作探究的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这里特别强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个人独立思考能让能力较弱的学生有心理准备,这样有助于激发人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讨论时才有话说,有理可争。
(2)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在学生个人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同质对学和异质帮扶,解决课前小研究学习单中预设的学生自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新生成的问题,发现收集整理问题,为小组展示做准备。学生通过独学、对学仍然不能解决的学习问题,由整个学习小组共同讨论探究来完成,这个环节主要体现特优生带中等生,中等生帮助潜力生。
第四环节:小组展示,教师点拨。
小组展示是教师随机抽取一个学习小组,抽取的学习小组到板前展示,小组成员根据组长分工依次展示。小组展示、质疑是一节课的精彩部分,展示的内容应是重点、难点、疑点、混点。展示应突出知识形成过程和方法。质疑是听展者发出纠错、补充、疑问、不同意见或见解、不同解题方式或方法,是思维的碰撞,是对感悟进行提炼与提升。
(1)小组展示。小组展示要做到:展示者准备要充分,设计好开头语、过渡语、结束语。对展示内容要熟知,鼓励拓展性展示,要把展示内容组织成展讲语,展示时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切忌照念答案。展示者应提前进入预定位置,眼睛环视全体同学,便于展示及听展者倾听。展示前要对上一组展示有总评,简明扼要、评价中肯,切忌将征询的目光投向老师。展示者要仪态大方、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言流畅、语速适中、抑扬顿挫,准确把握展讲时间,忌拖泥带水。展示者可利用电子白板或实物投影等辅助工具,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根据学科特点,说、学、演、唱,书写、描绘淋漓尽致,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感染人的效果,要有自己的感悟、拓展或生成。展示的重点应是思维过程或方法,展示时小组成员要配合,不冷场,及时补充。其他小组在指出本组展示的错误时,可以在座位直接指出,也可以到板前演示讲解。
(2)教师点拨。教师点拨环节是教学模式的点睛之笔。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老师通过有目的的引导、点拨,启发学生将探究阶段的感性认识和交流上升为理性认识,这部分内容会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引者、促进者,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讲解。在一节课40分钟里,只能选择有所教有所不教,采取”精当点讲”的策略。教者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的重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
3.第三阶段:巩固提升。
有效练习成就高效课堂。课堂练习(包括巩固性练习和拓展性练习)是学生在形成新知基础上的巩固过程,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反馈。课堂上的练习是否能有效的实施和有效达成,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形成体系。
(1)巩固练习。巩固性练习是巩固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巩固性练习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要求学生要当堂学当堂会,务求关注到每个学生。
(2)形成体系。要根据实际进行单元归纳,构建知识和方法框架,形成脉络、体系。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课堂质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2)拓展延伸。课内的拓展实际上是教学目标的巩固与落实,因而课堂拓展一定要与整堂课的教学目标一致,必须有利于达成这节课的特定教学目标。对于达到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可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训练发散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上串下连,从而进一步达到与上下知识链接的目的。
1.心中有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
教师只有深入分析和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内容的三维目标,掌握重难点内容。
2.手中有法——以问题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能引发问题的情景、说法、事例,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通过问题启动探究、深化探究、反思探究,把问题的解决与新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体现方法决定效果,既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和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和教师的特点、风格和能力。切忌刻意求新、求异、求巧、华而不实的现象。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设想课堂生成的可能性,追求一个“活”字。
经过我们近两年的研究实践,我们的语文课堂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361”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真正使课堂高效起来。但给我们留下的思考也很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