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
摘 要:
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开放习作教学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横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明确改革目标
习作练习的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丰富了习作训练的形式。实虚并举,既安排了记实作文,又安排了想象作文,还安排了日记、书信、读后感等常用应用文的练习,想象作文一般每册安排两次。
作文的安排尽量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以利于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为此,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基本上不搞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宽泛的内容范围和习作要求,让学生自己拟题作文。二是允许学生不按照提出的内容范围作文,另选自己想写的内容作文。三是每册安排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作文。四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习作创造有利条件。
二、联系生活,挖掘素材,建立开放式作文素材库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缺乏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写作时只能“咬笔杆”,宋朝著名诗人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课外”。因此,建立开放式作文素材库是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好办法。
(一)定格“生活小镜头”。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还要尽量让教学过程贴近生活。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纪录下来,也许就是以后习作时又一个很好的素材,不然也许就是过眼烟云,等到作文时,哪怕你搜遍记忆的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点相关的内容。因此,“生活小镜头”这本纪录本就孕育而生了,让学生把从报纸上、电视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新闻纪录下来。“生活小镜头”就成了同学作文内容的源头、活水。在此基础上引导作文,很容易唤起创作的灵感,他们会挖掘素材,写出富有趣味性的文章。如:在习作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爱……》,这是源于生活的半命题作文,可以写物、写景、写人等,只要自己喜欢,什么都可以写,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写《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很有千篇一律之感。但经老师点拨后,展开合理想象,创作灵感应运而生,学生的习作思路就大不一样了。
(二)开启“词句百宝箱”。积累了生活经验,有了作文的题材,还得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们一到这个世界,他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作文也是如此。因此,让学生准备“词句百宝箱”,把平时阅读中看到的一些优美的词句“储存”起来,时常诵读,作文时能活学活用,便使作文锦上添花。
三、打破常规,形成开放式作文指导课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等老师作前指导结束,学生已失去作文的兴趣,而开放式的作文指导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再给以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颖的作文课导入会让学生兴趣盎然。所以教师在作文课导入时要有特点,让学生对此有兴趣。
(二)拓展广泛的选材空间。现行的教材对作文要求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给了学生更广阔的选材空间。如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在你身边有关心疼爱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有诲人不倦的校长、老师;有活泼可爱的小伙伴;还有工人叔叔、农民伯伯……选择一个人写一篇文章”。这就是现行习作要求与以往习作要求的不同之处。教师要认真领会这些作文要求,不能再强制要求,学生选择自己能写的,会写的,自由发挥。
四、多管齐下,实行开放式作文评价与指导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有一个学生在习作中记叙他上课时玩游戏机,结果被老师没收了“玩具”,课后又罚作业……这件事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全文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条有理,堪称“优秀”,可惜最后一句话是这样写的:“这深仇大恨我永世难忘”。老师看后评之“有损教师形象,思想不健康”。学生因敢说真话、敢写真事而“触电”,也许从此以后他作文中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教师应当从学生写出的作文中反思什么,得到什么,是鼓励引导还是扼杀、压抑?
除了以上所述几点,还要注意对作文的评改.作文交上来后,我用符号指出不足,评语多以赞赏语气。这样做既使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又让他们愿意改正习作中的不足。渐渐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再为难了。
总之,我认为,只要在习作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上几点,作文就再也不会是教师教学和学生习作的“拦路虎”。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牙河九年制学校,甘肃 陇西 748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