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川
摘 要:
六年级的新生刚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差异,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找出中小学数学在内容上的衔接点,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学生在心理、接受能力上的差异,然后因材施教,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方法逐渐过渡,提供学生适应的时间,综合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该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区别;内容衔接;对策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初中新生已经从初一的称呼变成了七年级。这一名称的变化表明中学和小学是一体的,六年级结束了自然就是七年级了。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并不像六年级到七年级这般简单和顺理成章。中学数学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的衔接呈现出许多新的问题,要顺利的推进中学数学教学需要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区别
(1) 中小学生年龄特点、思维方式的差异。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其心理、生理上都在逐步发展。小学以直观现象为主要思维特点,正在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过渡,中学生要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意义识记为主。
(2)中小学教学内容、要求的差异。
中小学学生年龄特点不同,决定了学生在小学数学中接触的都是较为直观、简单的基础知识,信息量不多,注重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探究。升入初一后,数学内容比小学内容更为丰富、抽象,同时,方程、函数、平面几何的引入,在思维上是一次重大突破。对学生记忆、理解应用、推理归纳都比小学有了较高的要求。
(3)中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念的差异。
小学没有升学压力,完全放心的研究、探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努力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中学受升学率的影响,加上学生由小学到中学是人的两个阶段身心发育的一个转折期,对学生学习管理的社会化程度陡然提高。
(4)中小学教学方式、策略的差异。
小学阶段的教学往往让学生用较多的时间进行新知的探究,用多种方法尝试解决,检查面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中学因教材内容多,教学时间紧,由此知识就要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环节加以掌握与巩固。
二、掌握小初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点
1、算术数与有理数 学生在小学里只学过算术数(整数、分数、小数),这些数都是从客观现实中得出来的,进入初中后,引进了新的数负数,把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域,数的运算也相应地由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又引进了乘方、开方运算。这次过渡,负数的引入是关键。为了搞好知识间的过渡,一要淡化概念,二要务必使学生熟练算术的四则运算,再弄懂符号法则,有理数的运算即可轻而易举过关。
2、数与式 初一代数中,引进了代数式的概念,进而研究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式,就是从特殊的数到一般的抽象的含字母的代数式的过渡,是数学上的一个大的转折点。所以教学中应揭示数与式的联系和区别,数可以看成是式的特殊情况,数的运算可以看成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形,此外还应加深对字母的认识。
3、由算术数到列方程解应用题,小学里的应用题大部分是用算术法去求解,是把未知量放在特殊的位置,用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进入初中后,用列方程来解应用题,把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且和已知量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设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未知量。用两种方法对比讲解,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
4、初一的“空间与图形”内容主要有“走进图形世界”、“平面图形的认识”。对于“走进图形世界”的教学,要把握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对于 “平面图形的认识”的教学要把握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三、中小学内容衔接的对策
首先,教学方法逐渐过渡,提供学生适应的时间。在新学期开始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渐进教学——多练多熟”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就是指将教学目标分成基础→提高→拓展若干步骤实施,循序渐进。渐进教学就是指新学期开始教学速度放慢,集中补旧,学生逐渐适应后,教学进度加快。多练多熟就是指通过反复训练反复强调的方法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其次,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相互作用,旧知识才能得到改造,新知识才能获得意义。在传授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如果有旧知识联系比较,那么抽象的数学知识能直观形象化,便于意义识记。例如,有理数乘法与算术数乘法的区别在于符号的确定。
此外,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方法的探究过程。例如探究有理数乘法的规律,教师可以设计一组计算:3×5;3×(-5);(-3)×5;(-3)×(-5)。在探究圆的周长公式时,可以设计几何画板的软件,计算圆周滚动一周经过的路程。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综合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据调查发现:初中的学生对于数学心理普遍存在进取的欲望。课堂开始的创设问题情境很关键。有趣新颖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把学生引入似懂非懂、想知而未知的情境,而且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小组合作探究不仅符合学生好实际操作的心理,又满足强烈的表现欲望,激发对数学的爱好。还有,课堂教学不妨设计同学上台讲解习题的环节,弥补小学重结果轻推理的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今后的论证几何做好准备。
(作者单位:临洮县廿铺初级中学,甘肃 临洮 7305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