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流
台儿庄地处鲁苏交界,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微山湖,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当地商贸业的发展,也使得当地邮路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忙。从古至今,台儿庄邮政业的发展是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繁荣而兴盛,明万历三十四年,在运河开凿过程中,总河侍郎曹时聘置邮设兵,揭开了台儿庄邮政的历史。
大清台儿庄邮局肇始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德国人在台儿庄顺河街王公桥处设客邮代办所,开始办理邮政业务。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7月7日,大清台儿庄邮局租用房屋正式开办,这标志着大清台儿庄邮局成立,隶属镇江邮区管辖,当时由周殿昆任汉文供事,薪酬是关平银4两,信差1人,邮差3人。大清邮政镇江总局指令大清台儿庄邮局办理平信、印刷品、包裹等收寄业务,其中国内包裹要付普通邮费的两倍,国际包裹应付国内邮费的两倍加英国邮费。并限定包裹体积为一立方英尺,重量为五磅,并对国际印刷品的资费做了明确规定。1906年,大清邮政台儿庄邮局除办理平信、包裹等业务外,还在附近的涧头集、泥沟、马兰屯、红瓦屋屯等处设立代办分局,出售邮票、代寄平信。
大清台儿庄邮局作为镇江总局所属的分局,最初邮件由台儿庄至清江步班分段倒运,每周一次。后来又通过京杭运河客船代运,每天镇江总局通过轮船,再转发民船将邮件传送到台儿庄,变周班为日班。由于台儿庄是京杭大运河上山东和江苏的交接点,此处便成了沿运河干线邮路的重要节点和苏北到山东重要驿路的一环。
1907年,大清台儿庄邮局的管辖权由镇江局移交济南局,这次管辖权的变更缘起开封邮局管理的濮州邮局交由济南邮局管辖。1907年初,济南邮局局长商洽镇江邮局局长将台儿庄邮局划归济南邮局管辖。两地邮局局长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多次以公函和信件交流的方式,在报经总邮务司同意后,于1907年5月12日,大清台儿庄邮局由镇江邮局划归济南邮局管辖。管辖权移交后,从济南到台儿庄比镇江到台儿庄的邮程可以缩短一天半至两天,有利于加快邮件的传递时限、缩短邮程。
“中华邮政”二等邮局
1910年(清宣统二年),大清台儿庄邮局开办汇兑业务,乙类汇兑为轮船、火车未通之处,准寄银洋十圆。中华民国成立后,邮传部接管大清邮政,大清台儿庄邮局改称台儿庄邮政局,此后,这里的邮政通信得到了迅速发展,1913年,台儿庄邮政局被定为“中华邮政”二等邮局,除沿袭“大清邮政”时期的函件、包裹、印刷品和汇兑等业务外,陆续开办了多项新业务。1917年开始办理定额汇票,限额为一百元,多以商业汇款为主,后来随着时局和商业的兴衰,汇兑业务量多少不一。
1912年,台枣铁路通车后,台儿庄邮政局的邮件运输委托铁路办理,先后开设台儿庄——宿迁、台儿庄——潍县的邮差邮路;1934年潍徐公路通车后,邮件也开始由汽车代运,陆续开通台儿庄——徐州、台儿庄——临沂委办汽车邮路;与此同时,“大清邮政”时期开通的途经台儿庄的水路邮路仍在使用……多种邮件运输手段的应用,使台儿庄与山东及全国各地的联系愈加紧密。1935年,台赵铁路(连接台儿庄与江苏邳州赵墩的铁路)通车后,台儿庄成为水旱码头,南北商家云集此地,邮政通信业务十分繁忙,月出口函件曾高达9400件,包裹月收寄量达300件,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的鼎盛时期,台儿庄邮政局一直是鲁南苏北最繁忙的邮局之一。
炮火中的台儿庄邮局
1938年的3月至4月间,日本侵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分击合进,进攻台儿庄,中日两军在美丽的运河小城台儿庄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台儿庄大战的战场上,与抗日将士一同坚守的,还有从未停止的邮政业务。正是这条斩不断的“绿色通道”,对维系战区通信、安抚前线将士、鼓舞后方民众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台儿庄大捷作出了积极贡献。
20世纪30年代,台儿庄邮政局位于台儿庄大衙门对面,台儿庄大战时,为了躲避日军飞机轰炸,保障邮务畅通,邮局将离城中心较远的运河岸边的一座民房作为临时办公场所。那时,日军飞机空袭频繁,有时一天来几拨,飞机俯冲时,屋顶的瓦片都哗哗作响,战争使台儿庄的邮政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大战期间,盛成曾以三十一师战地记者的身份亲历了台儿庄战役,在其所著的《盛成台儿庄纪事》里就有关于战斗结束后台儿庄邮局状况的记载:“进台儿庄西门……眼前是一幅焦土抗战的画图……全城只有两间完整的房屋,左为邮局,右为峄县政府驻台办事处,曾在此陈列战利品。”
台儿庄大战前后,军政公函、家书和慰问军人的包裹量很大,川军的邮件数量较多,云南、湖南等大学师生前来慰问演出时与外界交流的进步报刊也与日俱增。战争开始后,当地军邮仍能与普邮密切配合,以快信或航空邮件的形式,将重要信息在各级军事机构之间快速传递,准确、安全地送达一份份航邮代电、快邮代电。
为了保障战时邮政的畅通无阻,邮局指定专人接收警报信号,空袭警报一响起,大伙儿就赶紧把汇票、票据和重要邮件装进邮袋随身携带,随民众躲到郊区的防空洞,有时因收拾这些重要邮件延误了躲避空袭的时间,便就近找水沟或大树隐蔽,将邮袋严严实实地压在身下。轰炸过后,大家包扎好伤口、拍去邮包上的尘土,来不及打探自家的亲友生死,就挎上邮包照常上邮路送邮件,在断壁残垣中寻找尚存的收件人;遇有不识字的群众,蹲在废墟中代群众读信和代写家书;遇有全家人都被炸死或失踪的收件人,邮差做好记录,按规定及时退回。尽管战时邮务人员的生活相当困难,但从未发生截包、弃信等案件,军政部门的要件急件也未发生损毁、延误事件。不少邮工还放弃休息,一送完邮件就投入到救灾的行列中,有的帮助从废墟中取出残尸,有的则救护伤员和抢救火海中的残物。
邮政博物馆再现百年历史
1945年,台儿庄邮政局搬迁至繁荣街中段路南,后因战乱几经辗转,1948年被战时邮局接管,同年11月,台儿庄解放,新政府全面接管了台儿庄邮政局,至此台儿庄邮政局结束了“中华邮政”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台儿庄邮政局进入了人民邮政新的历史时期,新组建的台儿庄邮政局直属峄县邮政局领导,先后恢复了各类邮政业务,1955年改设邮电支局,台儿庄邮政局改称台儿庄邮电局,1960年隶属于枣庄市邮电局至今。
一场驰名中外的台儿庄大战,把大运河历经四百年繁荣的运河小镇台儿庄彻底毁于密集的炮火中,大清台儿庄邮局也未能幸免,翻阅有关资料,只查到了少许的照片资料,现如今其原址、原貌已经不复存在。令人欣慰的是,山东省邮政公司为了重现百年前的大清台儿庄邮局的历史面貌,投资在台儿庄古城丁字街东侧兴建了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台儿庄邮政博物馆(中国邮政博物馆分馆)。该博物馆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文史中心设计、一方展陈公司施工,建筑分为三层,总面积600平方米,已于2012年5月18日正式开馆。
走近台儿庄邮政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仿清代铜质铸龙邮筒和正在投信的一对祖孙铜像,步入“大清台庄邮政官局”牌匾下的大门,仿佛穿越到了“大清邮政”的时代。三层建筑内,设有古代邮驿与大清邮政、中华邮政及台儿庄大战邮政通信、两岸通邮三个展区。一楼布置为复原的大清邮局,身着现代邮政制服的邮政人员在仿清代信柜的柜台里办理业务,旁边通过图片、仿制文物以及影像投影介绍大清台儿庄邮政的发展沿革及运河邮政文化;另一部分空间布置成服务古城商户、与居民游客互动为主的邮政业务功能区。二楼主要介绍民国时期邮政的发展及二战时期邮政服务台儿庄大战的经典史事,并展示部分珍品、精品邮票,其中包括清朝第一套大龙邮票、小龙邮票,文革时期未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四方联以及文革期间发行的部分珍贵邮票,一整版庚申年猴票等。三楼主要介绍海峡两岸通邮的情况及学术交流等内容。博物馆陈设的展品及历史文献200余件,为大家呈现了台儿庄邮政历史的繁荣和劫难,记述着民族的悲壮和自豪,也饱含着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心愿和祝福。
大清台儿庄邮局早已随着战争的炮火和历史的变迁而不复存在,而在这个邮政博物馆里还能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现代邮政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在这座保留着欧式建筑风格的“大清台庄邮政官局”里,除了让每日络绎不绝的游客观览其间,缅念一隅、一地乃至一国的邮政业发展历史,至今还发挥着它作为一个邮局的功效——台儿庄古城内的居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办理寄取信件、包裹、汇兑等日常邮递业务,或许有一天,当你来到台儿庄古城旅游观光,不妨买一张带有古城影像的明信片,将它投入百年老邮局前那个同时代的邮筒内,寄给自己的“未来”,那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责任编辑:武学沪)endprint
台儿庄地处鲁苏交界,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微山湖,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当地商贸业的发展,也使得当地邮路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忙。从古至今,台儿庄邮政业的发展是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繁荣而兴盛,明万历三十四年,在运河开凿过程中,总河侍郎曹时聘置邮设兵,揭开了台儿庄邮政的历史。
大清台儿庄邮局肇始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德国人在台儿庄顺河街王公桥处设客邮代办所,开始办理邮政业务。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7月7日,大清台儿庄邮局租用房屋正式开办,这标志着大清台儿庄邮局成立,隶属镇江邮区管辖,当时由周殿昆任汉文供事,薪酬是关平银4两,信差1人,邮差3人。大清邮政镇江总局指令大清台儿庄邮局办理平信、印刷品、包裹等收寄业务,其中国内包裹要付普通邮费的两倍,国际包裹应付国内邮费的两倍加英国邮费。并限定包裹体积为一立方英尺,重量为五磅,并对国际印刷品的资费做了明确规定。1906年,大清邮政台儿庄邮局除办理平信、包裹等业务外,还在附近的涧头集、泥沟、马兰屯、红瓦屋屯等处设立代办分局,出售邮票、代寄平信。
大清台儿庄邮局作为镇江总局所属的分局,最初邮件由台儿庄至清江步班分段倒运,每周一次。后来又通过京杭运河客船代运,每天镇江总局通过轮船,再转发民船将邮件传送到台儿庄,变周班为日班。由于台儿庄是京杭大运河上山东和江苏的交接点,此处便成了沿运河干线邮路的重要节点和苏北到山东重要驿路的一环。
1907年,大清台儿庄邮局的管辖权由镇江局移交济南局,这次管辖权的变更缘起开封邮局管理的濮州邮局交由济南邮局管辖。1907年初,济南邮局局长商洽镇江邮局局长将台儿庄邮局划归济南邮局管辖。两地邮局局长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多次以公函和信件交流的方式,在报经总邮务司同意后,于1907年5月12日,大清台儿庄邮局由镇江邮局划归济南邮局管辖。管辖权移交后,从济南到台儿庄比镇江到台儿庄的邮程可以缩短一天半至两天,有利于加快邮件的传递时限、缩短邮程。
“中华邮政”二等邮局
1910年(清宣统二年),大清台儿庄邮局开办汇兑业务,乙类汇兑为轮船、火车未通之处,准寄银洋十圆。中华民国成立后,邮传部接管大清邮政,大清台儿庄邮局改称台儿庄邮政局,此后,这里的邮政通信得到了迅速发展,1913年,台儿庄邮政局被定为“中华邮政”二等邮局,除沿袭“大清邮政”时期的函件、包裹、印刷品和汇兑等业务外,陆续开办了多项新业务。1917年开始办理定额汇票,限额为一百元,多以商业汇款为主,后来随着时局和商业的兴衰,汇兑业务量多少不一。
1912年,台枣铁路通车后,台儿庄邮政局的邮件运输委托铁路办理,先后开设台儿庄——宿迁、台儿庄——潍县的邮差邮路;1934年潍徐公路通车后,邮件也开始由汽车代运,陆续开通台儿庄——徐州、台儿庄——临沂委办汽车邮路;与此同时,“大清邮政”时期开通的途经台儿庄的水路邮路仍在使用……多种邮件运输手段的应用,使台儿庄与山东及全国各地的联系愈加紧密。1935年,台赵铁路(连接台儿庄与江苏邳州赵墩的铁路)通车后,台儿庄成为水旱码头,南北商家云集此地,邮政通信业务十分繁忙,月出口函件曾高达9400件,包裹月收寄量达300件,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的鼎盛时期,台儿庄邮政局一直是鲁南苏北最繁忙的邮局之一。
炮火中的台儿庄邮局
1938年的3月至4月间,日本侵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分击合进,进攻台儿庄,中日两军在美丽的运河小城台儿庄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台儿庄大战的战场上,与抗日将士一同坚守的,还有从未停止的邮政业务。正是这条斩不断的“绿色通道”,对维系战区通信、安抚前线将士、鼓舞后方民众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台儿庄大捷作出了积极贡献。
20世纪30年代,台儿庄邮政局位于台儿庄大衙门对面,台儿庄大战时,为了躲避日军飞机轰炸,保障邮务畅通,邮局将离城中心较远的运河岸边的一座民房作为临时办公场所。那时,日军飞机空袭频繁,有时一天来几拨,飞机俯冲时,屋顶的瓦片都哗哗作响,战争使台儿庄的邮政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大战期间,盛成曾以三十一师战地记者的身份亲历了台儿庄战役,在其所著的《盛成台儿庄纪事》里就有关于战斗结束后台儿庄邮局状况的记载:“进台儿庄西门……眼前是一幅焦土抗战的画图……全城只有两间完整的房屋,左为邮局,右为峄县政府驻台办事处,曾在此陈列战利品。”
台儿庄大战前后,军政公函、家书和慰问军人的包裹量很大,川军的邮件数量较多,云南、湖南等大学师生前来慰问演出时与外界交流的进步报刊也与日俱增。战争开始后,当地军邮仍能与普邮密切配合,以快信或航空邮件的形式,将重要信息在各级军事机构之间快速传递,准确、安全地送达一份份航邮代电、快邮代电。
为了保障战时邮政的畅通无阻,邮局指定专人接收警报信号,空袭警报一响起,大伙儿就赶紧把汇票、票据和重要邮件装进邮袋随身携带,随民众躲到郊区的防空洞,有时因收拾这些重要邮件延误了躲避空袭的时间,便就近找水沟或大树隐蔽,将邮袋严严实实地压在身下。轰炸过后,大家包扎好伤口、拍去邮包上的尘土,来不及打探自家的亲友生死,就挎上邮包照常上邮路送邮件,在断壁残垣中寻找尚存的收件人;遇有不识字的群众,蹲在废墟中代群众读信和代写家书;遇有全家人都被炸死或失踪的收件人,邮差做好记录,按规定及时退回。尽管战时邮务人员的生活相当困难,但从未发生截包、弃信等案件,军政部门的要件急件也未发生损毁、延误事件。不少邮工还放弃休息,一送完邮件就投入到救灾的行列中,有的帮助从废墟中取出残尸,有的则救护伤员和抢救火海中的残物。
邮政博物馆再现百年历史
1945年,台儿庄邮政局搬迁至繁荣街中段路南,后因战乱几经辗转,1948年被战时邮局接管,同年11月,台儿庄解放,新政府全面接管了台儿庄邮政局,至此台儿庄邮政局结束了“中华邮政”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台儿庄邮政局进入了人民邮政新的历史时期,新组建的台儿庄邮政局直属峄县邮政局领导,先后恢复了各类邮政业务,1955年改设邮电支局,台儿庄邮政局改称台儿庄邮电局,1960年隶属于枣庄市邮电局至今。
一场驰名中外的台儿庄大战,把大运河历经四百年繁荣的运河小镇台儿庄彻底毁于密集的炮火中,大清台儿庄邮局也未能幸免,翻阅有关资料,只查到了少许的照片资料,现如今其原址、原貌已经不复存在。令人欣慰的是,山东省邮政公司为了重现百年前的大清台儿庄邮局的历史面貌,投资在台儿庄古城丁字街东侧兴建了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台儿庄邮政博物馆(中国邮政博物馆分馆)。该博物馆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文史中心设计、一方展陈公司施工,建筑分为三层,总面积600平方米,已于2012年5月18日正式开馆。
走近台儿庄邮政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仿清代铜质铸龙邮筒和正在投信的一对祖孙铜像,步入“大清台庄邮政官局”牌匾下的大门,仿佛穿越到了“大清邮政”的时代。三层建筑内,设有古代邮驿与大清邮政、中华邮政及台儿庄大战邮政通信、两岸通邮三个展区。一楼布置为复原的大清邮局,身着现代邮政制服的邮政人员在仿清代信柜的柜台里办理业务,旁边通过图片、仿制文物以及影像投影介绍大清台儿庄邮政的发展沿革及运河邮政文化;另一部分空间布置成服务古城商户、与居民游客互动为主的邮政业务功能区。二楼主要介绍民国时期邮政的发展及二战时期邮政服务台儿庄大战的经典史事,并展示部分珍品、精品邮票,其中包括清朝第一套大龙邮票、小龙邮票,文革时期未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四方联以及文革期间发行的部分珍贵邮票,一整版庚申年猴票等。三楼主要介绍海峡两岸通邮的情况及学术交流等内容。博物馆陈设的展品及历史文献200余件,为大家呈现了台儿庄邮政历史的繁荣和劫难,记述着民族的悲壮和自豪,也饱含着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心愿和祝福。
大清台儿庄邮局早已随着战争的炮火和历史的变迁而不复存在,而在这个邮政博物馆里还能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现代邮政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在这座保留着欧式建筑风格的“大清台庄邮政官局”里,除了让每日络绎不绝的游客观览其间,缅念一隅、一地乃至一国的邮政业发展历史,至今还发挥着它作为一个邮局的功效——台儿庄古城内的居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办理寄取信件、包裹、汇兑等日常邮递业务,或许有一天,当你来到台儿庄古城旅游观光,不妨买一张带有古城影像的明信片,将它投入百年老邮局前那个同时代的邮筒内,寄给自己的“未来”,那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责任编辑:武学沪)endprint
台儿庄地处鲁苏交界,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微山湖,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当地商贸业的发展,也使得当地邮路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忙。从古至今,台儿庄邮政业的发展是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繁荣而兴盛,明万历三十四年,在运河开凿过程中,总河侍郎曹时聘置邮设兵,揭开了台儿庄邮政的历史。
大清台儿庄邮局肇始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德国人在台儿庄顺河街王公桥处设客邮代办所,开始办理邮政业务。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7月7日,大清台儿庄邮局租用房屋正式开办,这标志着大清台儿庄邮局成立,隶属镇江邮区管辖,当时由周殿昆任汉文供事,薪酬是关平银4两,信差1人,邮差3人。大清邮政镇江总局指令大清台儿庄邮局办理平信、印刷品、包裹等收寄业务,其中国内包裹要付普通邮费的两倍,国际包裹应付国内邮费的两倍加英国邮费。并限定包裹体积为一立方英尺,重量为五磅,并对国际印刷品的资费做了明确规定。1906年,大清邮政台儿庄邮局除办理平信、包裹等业务外,还在附近的涧头集、泥沟、马兰屯、红瓦屋屯等处设立代办分局,出售邮票、代寄平信。
大清台儿庄邮局作为镇江总局所属的分局,最初邮件由台儿庄至清江步班分段倒运,每周一次。后来又通过京杭运河客船代运,每天镇江总局通过轮船,再转发民船将邮件传送到台儿庄,变周班为日班。由于台儿庄是京杭大运河上山东和江苏的交接点,此处便成了沿运河干线邮路的重要节点和苏北到山东重要驿路的一环。
1907年,大清台儿庄邮局的管辖权由镇江局移交济南局,这次管辖权的变更缘起开封邮局管理的濮州邮局交由济南邮局管辖。1907年初,济南邮局局长商洽镇江邮局局长将台儿庄邮局划归济南邮局管辖。两地邮局局长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多次以公函和信件交流的方式,在报经总邮务司同意后,于1907年5月12日,大清台儿庄邮局由镇江邮局划归济南邮局管辖。管辖权移交后,从济南到台儿庄比镇江到台儿庄的邮程可以缩短一天半至两天,有利于加快邮件的传递时限、缩短邮程。
“中华邮政”二等邮局
1910年(清宣统二年),大清台儿庄邮局开办汇兑业务,乙类汇兑为轮船、火车未通之处,准寄银洋十圆。中华民国成立后,邮传部接管大清邮政,大清台儿庄邮局改称台儿庄邮政局,此后,这里的邮政通信得到了迅速发展,1913年,台儿庄邮政局被定为“中华邮政”二等邮局,除沿袭“大清邮政”时期的函件、包裹、印刷品和汇兑等业务外,陆续开办了多项新业务。1917年开始办理定额汇票,限额为一百元,多以商业汇款为主,后来随着时局和商业的兴衰,汇兑业务量多少不一。
1912年,台枣铁路通车后,台儿庄邮政局的邮件运输委托铁路办理,先后开设台儿庄——宿迁、台儿庄——潍县的邮差邮路;1934年潍徐公路通车后,邮件也开始由汽车代运,陆续开通台儿庄——徐州、台儿庄——临沂委办汽车邮路;与此同时,“大清邮政”时期开通的途经台儿庄的水路邮路仍在使用……多种邮件运输手段的应用,使台儿庄与山东及全国各地的联系愈加紧密。1935年,台赵铁路(连接台儿庄与江苏邳州赵墩的铁路)通车后,台儿庄成为水旱码头,南北商家云集此地,邮政通信业务十分繁忙,月出口函件曾高达9400件,包裹月收寄量达300件,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的鼎盛时期,台儿庄邮政局一直是鲁南苏北最繁忙的邮局之一。
炮火中的台儿庄邮局
1938年的3月至4月间,日本侵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分击合进,进攻台儿庄,中日两军在美丽的运河小城台儿庄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台儿庄大战的战场上,与抗日将士一同坚守的,还有从未停止的邮政业务。正是这条斩不断的“绿色通道”,对维系战区通信、安抚前线将士、鼓舞后方民众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台儿庄大捷作出了积极贡献。
20世纪30年代,台儿庄邮政局位于台儿庄大衙门对面,台儿庄大战时,为了躲避日军飞机轰炸,保障邮务畅通,邮局将离城中心较远的运河岸边的一座民房作为临时办公场所。那时,日军飞机空袭频繁,有时一天来几拨,飞机俯冲时,屋顶的瓦片都哗哗作响,战争使台儿庄的邮政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大战期间,盛成曾以三十一师战地记者的身份亲历了台儿庄战役,在其所著的《盛成台儿庄纪事》里就有关于战斗结束后台儿庄邮局状况的记载:“进台儿庄西门……眼前是一幅焦土抗战的画图……全城只有两间完整的房屋,左为邮局,右为峄县政府驻台办事处,曾在此陈列战利品。”
台儿庄大战前后,军政公函、家书和慰问军人的包裹量很大,川军的邮件数量较多,云南、湖南等大学师生前来慰问演出时与外界交流的进步报刊也与日俱增。战争开始后,当地军邮仍能与普邮密切配合,以快信或航空邮件的形式,将重要信息在各级军事机构之间快速传递,准确、安全地送达一份份航邮代电、快邮代电。
为了保障战时邮政的畅通无阻,邮局指定专人接收警报信号,空袭警报一响起,大伙儿就赶紧把汇票、票据和重要邮件装进邮袋随身携带,随民众躲到郊区的防空洞,有时因收拾这些重要邮件延误了躲避空袭的时间,便就近找水沟或大树隐蔽,将邮袋严严实实地压在身下。轰炸过后,大家包扎好伤口、拍去邮包上的尘土,来不及打探自家的亲友生死,就挎上邮包照常上邮路送邮件,在断壁残垣中寻找尚存的收件人;遇有不识字的群众,蹲在废墟中代群众读信和代写家书;遇有全家人都被炸死或失踪的收件人,邮差做好记录,按规定及时退回。尽管战时邮务人员的生活相当困难,但从未发生截包、弃信等案件,军政部门的要件急件也未发生损毁、延误事件。不少邮工还放弃休息,一送完邮件就投入到救灾的行列中,有的帮助从废墟中取出残尸,有的则救护伤员和抢救火海中的残物。
邮政博物馆再现百年历史
1945年,台儿庄邮政局搬迁至繁荣街中段路南,后因战乱几经辗转,1948年被战时邮局接管,同年11月,台儿庄解放,新政府全面接管了台儿庄邮政局,至此台儿庄邮政局结束了“中华邮政”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台儿庄邮政局进入了人民邮政新的历史时期,新组建的台儿庄邮政局直属峄县邮政局领导,先后恢复了各类邮政业务,1955年改设邮电支局,台儿庄邮政局改称台儿庄邮电局,1960年隶属于枣庄市邮电局至今。
一场驰名中外的台儿庄大战,把大运河历经四百年繁荣的运河小镇台儿庄彻底毁于密集的炮火中,大清台儿庄邮局也未能幸免,翻阅有关资料,只查到了少许的照片资料,现如今其原址、原貌已经不复存在。令人欣慰的是,山东省邮政公司为了重现百年前的大清台儿庄邮局的历史面貌,投资在台儿庄古城丁字街东侧兴建了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台儿庄邮政博物馆(中国邮政博物馆分馆)。该博物馆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文史中心设计、一方展陈公司施工,建筑分为三层,总面积600平方米,已于2012年5月18日正式开馆。
走近台儿庄邮政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仿清代铜质铸龙邮筒和正在投信的一对祖孙铜像,步入“大清台庄邮政官局”牌匾下的大门,仿佛穿越到了“大清邮政”的时代。三层建筑内,设有古代邮驿与大清邮政、中华邮政及台儿庄大战邮政通信、两岸通邮三个展区。一楼布置为复原的大清邮局,身着现代邮政制服的邮政人员在仿清代信柜的柜台里办理业务,旁边通过图片、仿制文物以及影像投影介绍大清台儿庄邮政的发展沿革及运河邮政文化;另一部分空间布置成服务古城商户、与居民游客互动为主的邮政业务功能区。二楼主要介绍民国时期邮政的发展及二战时期邮政服务台儿庄大战的经典史事,并展示部分珍品、精品邮票,其中包括清朝第一套大龙邮票、小龙邮票,文革时期未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四方联以及文革期间发行的部分珍贵邮票,一整版庚申年猴票等。三楼主要介绍海峡两岸通邮的情况及学术交流等内容。博物馆陈设的展品及历史文献200余件,为大家呈现了台儿庄邮政历史的繁荣和劫难,记述着民族的悲壮和自豪,也饱含着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心愿和祝福。
大清台儿庄邮局早已随着战争的炮火和历史的变迁而不复存在,而在这个邮政博物馆里还能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现代邮政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在这座保留着欧式建筑风格的“大清台庄邮政官局”里,除了让每日络绎不绝的游客观览其间,缅念一隅、一地乃至一国的邮政业发展历史,至今还发挥着它作为一个邮局的功效——台儿庄古城内的居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办理寄取信件、包裹、汇兑等日常邮递业务,或许有一天,当你来到台儿庄古城旅游观光,不妨买一张带有古城影像的明信片,将它投入百年老邮局前那个同时代的邮筒内,寄给自己的“未来”,那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责任编辑:武学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