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平时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目前各高校存在因辅导员离职和晋升,需要定期补充新辅导员的情况。因为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使得辅导员工作适应周期较长。如何让新任辅导员快速适应工作、提升工作效能,是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管理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新任辅导员 适应工作 提升效能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On College New Counselors' Work Adaptation Promotion
and Work Efficiency Improvement Strategies
XU K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Beihai, Guangxi 536000)
Abstract College counselors i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undertake a major content management, tasks usually heavy pressure. Existing employment and promotion by counselors, counselors require regular addition of new cases each universit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work of counselors, counselors work longer makes adaptation cycle. How to quickly adapt to the new counselors work to improve job performance directly affects the real problem is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new counselors; adaptation work; improvement efficiency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引者,是大学生学习的督促者,是大学生个人行为的表率者,辅导员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生工作方面,辅导员承担着:安全稳定、思想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公寓管理、学生资助等,这意味着辅导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充足的精力,更需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工作能力。正因为辅导员的工作涉及面广、要求高,使得辅导员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由于人事变动,高校辅导员一直都处在一个“推成出新”的状况,那么如何加快新任辅导员的工作适应速度,帮助新任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学校的学生稳定和学生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高度重视,提供必备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06年7月23日,发布了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并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规定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对高校辅导员的选聘、管理和培养都做了明确的要求。高校应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发展,为新任辅导员的培养提供必备的条件,从政策、经济、环境等方面多给予支持。使新任辅导员能用较短的时间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掌握常用的工作方法,短时间内能独立开展工作,从一个没有学生教育管理经历的新人,成长为一个熟悉学生工作的管理者。
2 精心准备,组织岗前培训
开展岗前培训,对于加快辅导员的角色转变,增强辅导员对岗位的认同感,提高辅导员的个人能力和素养,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校应该重视新任辅导员的岗前培训,精心准备、积极组织,从政策、心理、日常工作等方面对新任辅导员进行引导。
2.1 职业道德教育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活动指导、服务工作中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新任辅导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促进新任辅导员端正工作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教育,首先可以让新任辅导员了解本职工作的职业性质和特点,使其将个人工作与个人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根据本职工作做好个人发展规划。其次,可以增强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使其在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提升感染力。最后,可以强化辅导员队伍的职业意识,是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必要过程。
2.2 工作环境分析
每个高校的学校情况、教师情况、学生情况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进行新任辅导员培训的过程中应该让新任辅导员了解本校的实际情况,以便新任辅导员更快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介绍本校基本情况,对于本校的部门设置、机构职能、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内容要向新任辅导员进行解析,方便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其次,要解释办事流程,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辅导员需要指导学生办理相关手续,因此辅导员需要熟悉各类办事流程。最后,要介绍学生特点,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何,决定了辅导员将采用何种工作方式开展工作,因此需要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对新任辅导员进行介绍。
2.3 相关政策解读
依法依规办学、依法依规管理,是每个高校进行教学和管理的原则。辅导员是各类各级政策的实际执行者,这要辅导员必须熟悉政策的内容和要求,避免出现违规操作或违规管理的现象。高校可以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国家文件为中心,辅以各省及学校相关管理文件如:违纪学生管理、公寓管理、日常管理等条例,对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学生资助、学生学籍和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和剖析,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和义务,确保教育管理过程无疏漏,提高辅导员的依法依规管理、依法依规从业的意识。
2.4 心理适应调试
辅导员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对于新任职辅导员要在心理和思想相进行引导,使其更好地认识和接受个人工作。首先,要引导其正确认识个人工作岗位,了解个人工作即将面临的状况和发展空间,增加其对个人岗位的认同感,从而端正心态,正视个人身份的转变,主动开展工作。其次,要引导其注重个人学习,在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个体情况差异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辅导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较高的政治素养、多元的专业知识,这就意味着辅导员必须要加强个人学习。最后,要引导其学会合理地释放压力,在处理学生问题、解决学生困难过程中,会对辅导员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就需要辅导员能合理地排解和宣泄个人心理压力,对个人的工作状态进行及时的调整,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5 突发情况处理
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生活、活动过程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甚至是意外伤害事件。对于突发情况的处理是否妥当,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学校的声誉。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接触突发情况的第一人员,因此要对新任辅导员在突发情况的处理进行培训。首先,是突发情况的预防,须引导新任辅导员重视安全教育,熟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提及的责任条款,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其次,是突发情况的处理程序,需将跟本校相关的处理办法、流程及注意事项告知新任辅导员,使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知晓如何开展相关工作。最后,是现实案例剖析,可以通过本校和校外的案例进行研讨、剖析,对学生突发情况处理过程中的得当和不得当做法进行分析,加深新任辅导员对于突发情况处理的印象。
3 悉心培养,开展工作指导
通过岗前培训,新任辅导员对个人的工作可以有个大致的概念和框架,可以加快其投入工作的速度,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新任辅导员会遇到很多的实际问题,如何提高新任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就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加大对新任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逐步提高其工作效能。
3.1 加强业务指导
在开展工作时要求新任辅导员要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要求新任辅导员需要有较强的业务水平,更应该重视对新任辅导员日常工作的业务指导。特别是在开展学生资助、贫困生认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重点工作时,通过对新任辅导员的业务指导,使其更多地掌握学生情况。
3.2 督促工作落实
日常工作的落实程度,对于新任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有直接的影响,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加大日常工作落实的督促力度。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形式:第一、通过查阅工作月报或简报的形式,第二、通过检查工作记录材料的形式,第三、通过听取辅导员个人工作汇报的形式;检查新任辅导员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新任辅导员情况及时进行反馈。通过个人自查、部门检查、学校抽查的方式,对新任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进行检查,提高新任辅导员对个人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日常工作的落实。并引导新任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好个人计划、实施记录、总结反思,提高个人工作能力。
3.3 开展主题交流
新任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个人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这对于新任辅导员的个人发展和工作开展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针对此类问题,可以开展讨论交流,通过共同商讨解决。第一,组织不同年级的纵向交流,高年级辅导员有比较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历和经验,通过不同年级辅导员的纵向交流,可以促进辅导员工作经验的交流和传输,增加新任辅导员工作经验的积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组织相同年级的横向交流,通过对本年级学生遇到的类似问题,进行交流,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拓展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从而提高新任辅导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组织全面述职汇报交流,可以总结工作成果,加强系统内部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新任辅导员审视个人工作成效、挖掘改进空间有促进作用。
3.4 组织技能竞赛
紧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形势,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以赛促服、以赛促管,通过设立竞赛项目,考察新任辅导员对学生的熟悉程度和辅导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的能力。引导新任辅导员在开展日常学生工作的同时,加强学生工作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促进个人工作不断进步。
新任辅导员是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新鲜血液,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力储备, 是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者应更加重视对新任辅导员的系统培训与悉心培养,使新任辅导员从管理“人手”转变为工作“能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08-11] http://www.china. com.cn/policy/txt/2006-08/11/content_7069653.htm
[2]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11-10-10] http://www.china.com.cn/guoqing/content_23585363.htm
[3] 刘景军,徐建华,万慧琳,黄秀玲,等.浅谈大学新任辅导员的角色转换和定位[J].现代交际,2010(10):184-185.
[4] 马瑞静.高校新任辅导员的角色转换初探[J].时代教育,201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