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摘要:
此篇论文,首先从概念出发,系统的阐述绘画形式的表现,通过不同时期的绘画来说明绘画的表现形式的基本构成元素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次通过对不同的表现形式的研究,具体分析对个人创作的重要意义,最后从自我的实践出发,阐述个人作为一个学生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从表现形式的研究中所了解的表现形式和体会。
关键词:表现形式;德库宁 ;波洛克;沈周;吴昌硕
一、艺术表现形式的内涵
(一) 表现形式构成
绘画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画面的最显著的特征。表达形式具有时代感,具有精神性,是一个画家向世人展现自己独一无二精神世界的方式,包括线条,色彩,空间,结构,造型,观念等等,利用这些因素,表达着艺术的内涵,由这些元素不停的转换变化,由单一发展成多种多样,由简单原始的记事变成思想的隐喻。颜色的变化会给人迥然不同的感受,线条的变化也是如此,如画家马蒂斯的线条,弯曲奔放的各种线条组成的画面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塞尚的作品则更让观者倾向于感受到独特的理性分析。这些风格各异的视觉享受正是因为画家本人的思考,性格,观察方法等的不同,所产生的表现形式的差异。
二、东西方大师艺术表现形式分析
石涛说过:我自有我法,法自我立。也就是说这个法是我自有,立于我,由此更加充分的表明作为艺术家,都具备着独具特色的个人艺术表现形式。一个作品就该是画家自身的写照,因为他们具有一种不因袭,也不爱好时尚流行,坚持做自己的特质。各个时代的大师对表达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形式。从架上绘画到现代艺术的装置,行为艺术等,艺术走过的都是形式的变化。
(一)德库宁
德库宁对抽象孜孜不倦的探索,形成了以“响亮”的颜色和迅疾的笔法表达方式。为了使构图充满动感而不断的更换形体的轮廓和造型,纵横交错、充满激情的,粗犷的大笔触和狂放富有激情的色块,表现变形扭曲的人物和抽象画面。各种线条互相交织,线条的轮廓又组成新的形象,似乎无数不规则的生物形态在互相冲撞、渗透和繁衍,形成有机的空间。
德库宁的艺术完全展现了“抽象表现主义”特征。但是他的画风与众不同,始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画面图形的具象性,即使是最为抽象的画面也被安排得精致而富有视觉魅力,从而将现代主义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这就是他自己的个性的表现形式的体现。
(二)波洛克
波洛克认为绘画不再是传统的架上绘画的天下,换成了一种支配人运动的载体,完全脱离形体,而是用情感支配身体,直接的流露表达在画面上,他的情感也是一种表达形式,呈现出一张画面,他也改变了传统绘画的空间如远近景,完全脱离传统的构图。使画面没有传统画面的主题,主次等关系,任意的分割都可以成为一个画面,这是他独特的表现形式。
(三)沈周
沈周的绘画集百家之长,从宋元各家入手,在浅降水墨上得到继承和发展,他的绘画笔墨苍劲,但是画法又很严谨细腻,用笔沉着冷静,骨法用笔发挥的淋漓尽致,晚年变法,笔墨言简意赅,但是方寸之间气势撼人,他的绘画技法全面,绘画功底浑厚朴实。在从传统中的基础上创新出自己的粗笔墨山水表现形式,充分将写画的理论表达在作品中,这也形成了自己的表现形式。如沈周的画表现的是文人的闲适自由,不拘泥现实生活的个性,其实是更深层次的是有他自身而来一种境界,一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
(四)吴昌硕
吴昌硕曾说过:“奔放处要不离法度,神微处要照顾到气魄“。
从吴昌硕的书法入手,我们可以看得出,他的作品里有百家之迹,这直接影响到他的篆刻书法和绘画艺术。比如他的书法艺术,从纵行取势,用笔浑厚、饱满,把篆隶的笔法融会贯通,用于草书之中,笔势苍劲,雄浑有力,不泥于法度而自成法。可见他将篆隶的表象形式已经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从他的绘画写意中也能看到,吴昌硕把其书法篆刻的笔法、刀法、运势和章法等融入画面,形成了新的画风——金石画风。这正是他独特的表现形式,从传统中来,又走出传统。
三、浅析东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
从古至今,东、西方文化共同创造发展了人类文明史,再创造模式和对艺术形态的表达上又有许多不同的手法和形式。许多画家在自己的学习和环境中,提炼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的形式。在现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要求画家必须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在于表现形式上,去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世界,面对真实的自我感受,总结归纳前人的思想,总会寻找到表现自己的艺术形式。不论怎样,自己的艺术形式还在于大量的实践,虽理论的分析很多,没有实践,一切都是空谈,我们应该了解大师们在艺术道路上摸索时的精神状态,他们为艺术所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林夕校[英].艺术的故事[M].广西美术出版社
[2] 弗兰西斯·弗兰契娜 查尔斯·哈尔森编 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符号学原理 罗兰·巴尔特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艺术的真谛 赫伯特·里德 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二十世纪视觉艺术 爱德华·路希·史密斯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