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传媒品牌高峰论坛领导和嘉宾演讲集锦

2014-06-19 02:49
传媒 2014年14期
关键词:影响力公益

一、高屋建瓴论品牌

推动品牌建设 提升竞争实力

传媒品牌是新闻文化的重要组成方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在传媒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加以重视并不断加强建设。

传媒竞争的最高阶段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影响力将最终决定媒体影响力和传播力。我们看到,上世纪末的十几年,传媒行业处在发行竞争阶段;新世纪前十年,传媒行业进入资本竞争阶段;未来十年,传媒行业将进入品牌竞争阶段。

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建设这一命题,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理论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更是把文化建设提高到国家发展“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上来。现在已进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广大媒体人以改革创新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经受住了挑战和考验,创建了很多知名品牌;传媒品牌的建设和发展,能够推动传统传媒行业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提升影响力,加强话语权。

品牌建构复杂 发展潜力很大

媒体传播的产品是新闻产品、信息产品,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产品或者是一种世界观的产品,所以媒体品牌的内涵和表现方式与不同受众之间的关联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品牌。媒体品牌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其内容将对人的精神产生长久的一种影响。也正因如此,对于传媒业来讲品牌不仅是一个营销学的概念,更是一个文化范畴的理念和内涵,这也使得传媒品牌的建构要比一般的管理学商业品牌复杂得多。

中国传媒业目前还没有世界知名的传媒品牌,这尽管和一个国家的发展影响力有关,但传媒业本身的责任和使命也不能回避。目前,国内很多传媒品牌规模还比较小,实力还相对比较弱,而且跟国外相比缺少长远或长期的品牌规划,也没有进行全面的价值开发。从这些角度来看,我国媒体的品牌建设未来有很大的开拓和创新空间。

品牌需要历练 发展需要定力

一个品牌的建设非常不容易,经年累月付出非常的多努力,是在历练当中一点一滴建起来的。而很多已经拥有了品牌的媒体,能不能让自己推出的某一个节目和新闻报道都有足够的份量,对得起这个品牌,并且能够发展这个品牌的品质,这对于一线的实践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今天的传媒业,传统媒体在快速扩张,公众的要求快速提高,不仅有收视率、点击率的增长,人才需求的增长也非常快。这个时代越来越需要有专业能力的职业传媒人,他们不是传播一点碎片信息,而是要在碎片信息里面寻找规律,把这个规律告诉自己的读者。这就是我们面对不断出现新意、令人目不暇接的竞争的时候,我们应该带有一些定力。

二、全媒体时代媒体品牌的构建

张先国

《湖北日报》总编辑助理、荆楚网总编

转型信息服务 做精深度内容

说新媒体烧钱是不正确的,新媒体必须要赚钱才能有生命力。我们做新媒体必须要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地方党报不具备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因此要抓住两个特点:第一是垂直类的市场,要在狭窄的市场里面去挖一个“猫耳洞”,也就是做区域化的信息领域;第二,还有一些财经新闻、舆论新闻等等一些深度的报道,应该是有商品属性的,这些新闻是可以卖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做报业的转型转向哪里?转向信息服务业,我们重要的精力放在做深度内容,让主流的价值观和一些地方类的新闻、区域类的新闻作为公共产品送给用户。

岑俊义

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制片人

新媒影响渐强 融合化解冲击

现在网络对于节目的宣传力度实在太大,对于节目的品牌传播影响也很大。新媒体越来越厉害,现在已经有几个网站买了我们的网络版权,但是他们完全有能力把我们电视节目吃掉,以后也完全可以是由他们做节目,我们电视台只能买他们的版权,完全有这种可能。

互联网和我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候会对我们有一些冲击,有时候更多会带给我们一些改变。包括现在很多传统媒也感受到了新媒体、网络的冲击,所以传统媒体应该做出一个相应的调整。

杨爽

《格言》杂志执行主编

转型需要谨慎 品优亦重宣传

我们深信沉淀下来的读者群才是真正的读者群,但发行量已经不是以后的发展目标,我们下一步要在杂志的基础上扩展出一些品牌,包括教育基地,在新媒体方面也有一些转变。现在所有纸媒都在想怎么发展新媒体,但谁都不敢大做,因为发展新媒体真的是烧钱的项目,烧不好的话你自己的整个基地都烧没了。

现在从报纸、广播、电视到新媒体,包括自媒体、微博、微信,媒体平台现在特别多,如果我们再不注重宣传,再认为自己很香,把自己放到巷子里面,觉得我的内容做得好、不怕放不出去,这种观念就落后了。

赵红

《大河报》副总编辑

社区报仍探索 地域属性关键

社区报是我们都市报里面非常热的一个词,这些年我们也在探索。但现状是,白天年轻人都在写字楼里面,在社区里的是老年人和孩子,有一点空心化,阅读报纸的兴趣还有待于培养。所以社区报是这样的一条路,有的报系已经走得非常早,实践有结果是有失败,也有成功,都是与其所在地域区域的文化积累和阅读习惯有很强关联度的。在重庆、成都这样的休闲城市,其零售市场非常发达,即使要做这样的社区报也是要跟各自居民生活习惯和阅读方式做针对性规划。

王晓昱

《华商报》副总编

内容多向分发 互动体现影响

我们做新媒体探索也比较早,但是不成功,反思后觉得主要一点是在于用报纸思维做互联网产品。今年我们提出来华商报的中心工作或者全年重心是打造华商影响力,这个影响力不是基于报纸上呈现的。现在我们推出分发操作系统,根据不同媒介特点、不同的读者受众的习惯来做内容分发。

因此,对于品牌建设,一定不只是一个内容提供商,我们的新闻理念是奉献自由价值和信息,是基于内容来提供的。现在对于报纸影响力来说更多是体现在与读者的互动,或者对于城市生活多角度的互动。

三、媒体与社会公益

顾燕

《扬子晚报》编委

价值源自责任 公益支持成长

媒体之所以产生信任感,这是你日积月累长期形成了一种价值在里面,而这个价值支撑的核心就是社会责任价值,它贯穿于编辑记者采编的整个过程当中。

在企业品牌价值里面,有一项是企业的责任,占了相当的权重,这就是对企业的评价,不应该是只判断盈利有多少,应该把社会责任等包括在内。企业的理念里面一定要有公益意识,一定要有事业意识,这样企业的运行、盈利才能长久。

洪浚浩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传播系终身教授

社会公益必做 注重社会责任

在美国有98%的媒体是私营的,这些私营媒体的社会公益主要通过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FCC联邦传播委员会监管所有媒体都必须要承担一部分的社会公益广告;第二,美国媒体是站在所谓批判的立场上,大部分的报道

曹阳

《商业评论》出版人

秉持正确观念 公益商业相益

说到公益,我更愿意用社会责任来讲。中国企业发展非常快,有30年高速的成长,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做企业是为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如果你想把企业办好,就必须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就地遇到很大困难,这是企业社会责任反映在我们媒体身上的影子。我们希望把重视社会责任的标杆企业、这样的力量聚起来,虽然星星点点,但是聚起来就会产生大影响。

公益和商业应该是不矛盾的。在今天很多企业谈公益、谈慈善的时候,一方面压榨员工,一方面拿钱去做慈善,这种理念本身是非常差的。是找问题,但是它也像我们一样提倡正能量的报道。还有一些形式可以体现它的社会公益效能,比如一些比较有名的脱口秀。

美国传媒品牌的塑造主要靠三个要素:第一是公信力,你所创办的媒体 有没有公信力;第二是你的媒体与其他媒体相比有没有特色;第三是你的媒体人是否有影响力,包括主持人、报纸记者、新闻评论人,读者关心这条新闻是谁写的。

猜你喜欢
影响力公益
让激情更具影响力
太极拳,风縻世界的影响力
公益
公益
公益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公益
做了15年公益却依然不会“包装”自己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