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翔
当下,新闻大战十分激烈,特别是由于新媒体的加入,让以往处于强势地位的电视新闻受到严峻挑战。当声画同步传播的优势逐渐被打破,电视新闻报道该如何抓住受众的眼球,打动受众的心,引发受众的思想共鸣,成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做好电视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固然有诸多可以下工夫的地方,但就吸引受众来说,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细节,一个是观点。
眼下,新闻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一个重大新闻事件出来,马上会占据主流媒体的重要版面。媒体所强调的“独家”“视角”,其实是在挖掘更多的新闻细节或是对新闻细节展现侧重的不同。可以说,作为构成新闻事件的微小单位,细节对展现新闻主体有着巨大的作用。
丰富生动的细节,让新闻“活”起来。我们一直强调新闻要“生动”,就是要有丰富生动的细节。在受众的印象中,时政类新闻是比较枯燥的,各种“强调”也往往让人生畏。近年来,时政类报道开始改革创新,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增加生动的细节,让新闻“活”起来。2011年7月15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南海会见美国佩顿中学访华师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条新闻中,记者运用电视语言把胡锦涛慈祥、亲切的神态和学生们见到胡爷爷时激动、高兴的情绪,以及现场亲密交流的互动场景,通过细节画面生动地表现出来,富有感染力。
具有关注度的细节,增强电视新闻的传播度。受众对新闻中细节的关注有时超乎我们的想象,有时甚至超越了新闻主体本身。2013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一家包子铺就餐的新闻引起了受众极大的兴趣。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我们发现,受众似乎对习主席具体吃了什么东西这样的细节更感兴趣。再比如,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发生以后,每个细节的报道都引起受众的极大关注,一段电话录音、一片疑似物体、一个可疑信号,受众围绕这些细节不断地进行探讨、分析。可见重大新闻事件的每个细节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新闻价值。
关键性的细节,升华电视新闻的主题。巧妙地运用细节是升华电视新闻主题的重要因素。1994年初夏,长沙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在全市军民的抗洪救灾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事迹,各类新闻报道颇多,其中一篇《崽伢子,莫过来》获得了1994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新闻一等奖。这篇报道之所以获奖,就是因为报道中的一句同期声。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一对老人被困在一栋房屋上,当记者随解放军和乡干部赶来时,由于水流太急,冲锋舟6次想靠近,都险些被水推翻,这时老大爷急声连喊:“崽伢子,莫过来,危险!”这句话充分展示了生死关头军民鱼水情深的真挚情感。
记者要想扑捉到生动细节,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沉下身子,深入挖掘新闻细节。长期以来,我们的记者满足于写“新闻八股文”,拍程序性的画面,采制出来的新闻让受众充满了“距离感”。当前,新闻界正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让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切实感受普通百姓的生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挖掘到生动的新闻细节。事实上,“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受众在屏幕上看到越来越多生动的细节,让电视新闻报道有了质的飞越。二是加强新闻敏感性的培养,能够及时发现、捕捉到生动的细节。要捕捉到生动的、能够展现主题的细节,就需要记者有独到的眼力、一定的预见性和对事物独特的认识、见解,才能够从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找出最有典型作用、最具视觉冲击力、最吸引人的细节,这需要记者眼疾手快、具有细致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抓拍能力,能够抓住最具代表性的瞬间,使受众从一个点、一个面看到事件的内涵、本质。
好的细节让新闻生动,吸引受众的注意,增加受众的记忆深度。但是,仅有细节是不够的,好的新闻还必须有鲜明的观点,有了观点会让新闻具有深度,让受众思索,从而更好地引导舆论。
以往,我们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认为新闻只能是陈述新闻事实,而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即使要表达,也要隐藏于“无形中”。事实上,每一个传播者对任何一则消息都会有自己的观点、态度或是情感表达。特别是在现在媒体“泛滥”的状况下,同一新闻事件的传播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产生不同的观点。作为新闻媒体,必须及时发出自己声音,亮出自己的观点,让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
客观、鲜明的观点能够及时为受众释疑解惑,使受众正确认识到当前的形势。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做法、新风尚,这些对未来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弊?这都需要为受众提供一个及时、正确的认识。1979年5月,时任《辽宁日报》记者的范敬宜到农村采访,听到了一些“生产队自主权强调过头了”的抱怨声,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贯彻过程中真的过了头吗?范敬宜到辽西贫困山区建昌县进行深入调查采访,并写出新闻评论名作《莫把开头当过头——关于农村形势的述评》,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厘清了受众的认识,对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改革产生了积极作用。
新颖、深邃的观点能深化受众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增强媒体的权威性。相对于报刊,电视新闻评论的力量比较薄弱,发展相对滞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的兴办,掀起了新一轮电视新闻改革,新闻评论在电视新闻中的力量开始彰显,更多的电视新闻栏目开始强化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观点。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创办于1994年4月,开办后其迅速成长为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也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1998年10月7日,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专程来到中央电视台,与《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座谈,并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也带动了各地一大批舆论监督和新闻评论节目的兴起。
独特而又富有个性的观点阐述有利于形成主持人的风格,提高主持人的知名度。随着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兴起,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方宏进等一批主持人开始为受众所熟知。他们风格迥异,在阐释观点时各有千秋,他们所释放出来的思想火花引起了受众的共鸣,睿智的谈吐赢得受众的信赖。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的新闻节目中,评论的内容也在增加。这两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经常露面的特约评论员杨禹已经为受众所熟知,而且中央四套新闻节目中的特约评论员张召忠等也人气急升。在各地一些民生电视新闻节目中,一些评说新闻的主持人也赢得了很高的知名度。他们的成就仅仅靠播报新闻是难以取得的,赢得人气是因为他们在荧屏上充分地表达了他们的观点、想法、情绪和情感,从而让受众折服和信服。
阐述新闻观点要有的放矢、就事论理、有感而发,针对电视新闻的传播特点,笔者认为要以观点赢得受众,拿出的观点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观点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进行科学分析和梳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是观点要有高度,要引导受众看到新闻背后的新闻,看到他们看不到的地方;三是观点要立意新颖,对受众有足够的“新鲜度”,让受众有所启迪;四是观点不要高高在上,要注重贴近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五是观点要符合电视传播的特点,强化口语化表述,让受众听得明白,听得进去。
细节是新闻中的亮点,观点代表着栏目乃至媒体的高度,有了值得看的细节,再加上需要回味的观点,这样的电视新闻也就有了足够的竞争力。当然,做到这些也是不容易的事,需要我们的制作团队有明晰的认识和较高的业务素质。而随着电视新闻改革的深入以及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相信细节和观点必将成为电视新闻栏目的抓手和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