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永忠
摘要:无线光通信以其独特优势开拓了其应用市场,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该文结合无线光通信工作原理、应用现状,分析无线光通信的传输与接入,以服务于无线光通信研究。
关键词:无线光通信;传输;接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1-2515-02
无线光通信即为自由空间光通信(FSO),其打破有线通信区域限制,适应现代网络、手机等现代通讯设备的发展要求,以高宽带、低成本接入技术和高速率、高准确度传输技术,扩展了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空间,并有力推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
1 无线光通信原理简述
由此可见,无线光通信必须经发射、光信号传输及接收三个环节;此外,该系统包括光学望远镜及接收与传输相关功率放大设备。本系统采用光电转换技术,在电信号对光发射机光源进行调制后,具有天线功能的光学望远镜对光信号进行传输,经大气信道到达接收望远镜;待接收望远镜收到信号后,将其聚焦于光电检测器中,在接收机中实现光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此后经调制调解器,读取数据信息,完成无线光信号接入。然而,不同光波长信号透过率不同,若要提升透过率,提高系统功率,则需要选择高性能的波段窗口,如850nm近红外线光谱,1500nm波长频段;同时,由于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含有多项辅助功能系统,如ATP伺服控制系统,因此,要提升光信号传播质量,维持光通信安全、稳定,还必须利用辅助系统对传输信号、路线进行定位、跟踪、捕获等。
2 无线光通信的应用现状
2.1 无线光通信应用的支持条件
无线光通信与有线光通信构成光通信,现阶段有线光通信在广域网、城域网中广泛应用,而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发展及人们对通信速率高要求的刺激下,通信技术已从单一有线光通信传输方式中解放出来,为用户提供无线光通信技术,而相对于有线光通信系统,无线光通信无需铺设光缆,且能够实现光纤骨干网到用户的“最后一公里”,由此可见,无线光通信实现了高宽带、低成本效益,因此,其应用市场逐渐扩大。
具体来看,无线光通信之所以能广泛应用,主要在于:其一,传输速率高。无线光通信以无线激光为主要传输载体,同时结合多种波分复用技术,可提高传输速率至10Gbit/s,相对于传统的有线光通信速率而言,无线光通信速率极高。其二,经济快捷。无线光通信无需光纤,且其设备能架设在恶劣的环境中,如房顶、江河湖水上、偏远山区等,这不但节省了光纤铺设时间,加快了施工进程,降低了光纤购置费用,且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通信传输环境限制。其三,通信安全性高。无线光通信不需光纤,这克服了光纤故障限制,即使在发生通信故障时,也能尽快恢复网络工作,因此,无线光通信可为救灾、抗灾等提供通信服务,为应急备战提供了支持,提升了通信质量。同时,由于光通信的实现建立在点对点的连接上的,其具有较好的方向性,且无线光通信的波束较窄,因此,无线光通信安全性较高。
2.2 无线光通信存在的问题
无线光通信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其适应了现阶段网络、通信发展的要求,且以独特优势赢得了大众的认可,然而无线光通信不可避免的存在众多问题。其一,受大气环境影响显著。无线光通信与有限光通信根本区别在于传输介质不同,由于无线光通信借助于大气传输信号,因此其受制于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若发生恶劣气象,则无线光通信会发生通信受阻、中断,甚至是信号缺失,如在严重雾天情况下,光信号会发生散射,雨雪天气下,光信号衰减严重其二,点对点对准连接困难。无线光通信是视距宽带通信技术之一,也就是说,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只有具备一定的视线传播条件,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才能实现光信号的传输与接收,若设备放置于高建筑物、山区顶部等受环境影响巨大的地方,则在强风、地震等外力作用下,设备较易产生晃动,影响激光器的对准。其三,存在安全隐患。无线光通信频谱没有相关许可证书,使得设计者或使用者操作没有相关指导说明,容易产生一些安全事故,如使用者裸视下眼睛受伤。
3 无线光通信的传输、接入及相关注意事项
在信息技术发展及人们对通信速率高要求的刺激下,无线光通信应用领域拓广,然而由于无线光通信无稳定的光纤传输介质,其受外界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无线光通信传输、接收质量,必须加强传输、接入过程中的控制。
3.1 加强设备、机理控制
无线光通信系统安全高度运行,需无线光通信发射机、传输天线、接收机的联合作用,因此,传输接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组成成分进行严格控制。其一,控制发射机。发射机将不同数据类型的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是光信号的产生部位,由于光信号通过大气传输,呈椭圆形光斑,在激光管芯作用下产生,经光行为耦合,因此传输距离越远,其耦合准值就越高,也是就说耦合准值、光信号的传输距离两者存在呈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在设定耦合准值时,必须将光学耦合效率、准直后光斑的发散角值考虑进去,避免产生光信号设计不全造成接收性能受限。其二,控制光学天线。无线光信号不受光纤、光缆传输路径的制约,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发散角,加重了光信号的损耗,影响了传输方向的确定。光学天线系统多由凸透镜或是凹面镜组成,具备聚焦原理,因此,可减少光信号的散射,进而提升光信号传播质量。要注意,由于光学天线孔径大小影响到接收增益,因此,选择光学天线时要遵守实际情况,并对聚光斑点尺寸进行精准计算,以提升光信号的接收度与接收效率。其三,控制接收机。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多会发生码间串扰现象,且受自然光影响产生噪声谱的背景光,使得光信号质量降低,从而造成接收机所接收的光信号非常微弱;同时,由于无线光通信的传输环境较为复杂,可影响光信号的因素众多,因此,无线光通信接收机必须具备灵敏的信号接收能力、较高抗干扰能力及较强的滤波能力,并能够大范围的接收动态信息。
3.2 加强瞄准研究
为提升激光器的对准度,提升通信质量,首先必须提升接收机的信号接收能力,控制大气噪声、大气颗粒等对信号的影响,同时,还可借助非机械装置协助激光器快速、精确对准。
3.3 辅助系统的应用
无线光通信辅助系统是提升光通信质量的重要条件,其在瞄准、跟踪传输距离长、光信号要求高的光信号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光学天线实现自动对准,因此,无线光通信传输、接入时必须关注辅助系统的安置。但要注意,由于该系统占据一定设备空间,且增加通信系统的经济投入,因此建议生产商将收发器与光学天线联于一个机器,以降低成本,节约设备空间。
3.4 关注安全操作
光信号对人体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人眼产生危害较大,因此,无线光通信传输、接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安全操作管理,提示工作者戴好眼罩,做好发射功率计算工作,将发射功率控制在人眼安全功率范围内,以保障人身安全。
4 结束语
无线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型宽带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服务,而要保证无线光通信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集中于无线光通信传输与接入研究,进一步提升光通信质量,促使无线光通信技术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淑英.无线光通信技术综述[J].广西通信技术,2010(1).
[2] 麦结容.刍议无线光通信传输与接入[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10).
[3] 崔桂海.浅析无线光通信传输与接入[J].中国新通信,2013(20).
[4] 王璐,张在宣,余向东,刘玉衡,张字飞.无线光通信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应用[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10(6).endprint
摘要:无线光通信以其独特优势开拓了其应用市场,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该文结合无线光通信工作原理、应用现状,分析无线光通信的传输与接入,以服务于无线光通信研究。
关键词:无线光通信;传输;接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1-2515-02
无线光通信即为自由空间光通信(FSO),其打破有线通信区域限制,适应现代网络、手机等现代通讯设备的发展要求,以高宽带、低成本接入技术和高速率、高准确度传输技术,扩展了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空间,并有力推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
1 无线光通信原理简述
由此可见,无线光通信必须经发射、光信号传输及接收三个环节;此外,该系统包括光学望远镜及接收与传输相关功率放大设备。本系统采用光电转换技术,在电信号对光发射机光源进行调制后,具有天线功能的光学望远镜对光信号进行传输,经大气信道到达接收望远镜;待接收望远镜收到信号后,将其聚焦于光电检测器中,在接收机中实现光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此后经调制调解器,读取数据信息,完成无线光信号接入。然而,不同光波长信号透过率不同,若要提升透过率,提高系统功率,则需要选择高性能的波段窗口,如850nm近红外线光谱,1500nm波长频段;同时,由于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含有多项辅助功能系统,如ATP伺服控制系统,因此,要提升光信号传播质量,维持光通信安全、稳定,还必须利用辅助系统对传输信号、路线进行定位、跟踪、捕获等。
2 无线光通信的应用现状
2.1 无线光通信应用的支持条件
无线光通信与有线光通信构成光通信,现阶段有线光通信在广域网、城域网中广泛应用,而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发展及人们对通信速率高要求的刺激下,通信技术已从单一有线光通信传输方式中解放出来,为用户提供无线光通信技术,而相对于有线光通信系统,无线光通信无需铺设光缆,且能够实现光纤骨干网到用户的“最后一公里”,由此可见,无线光通信实现了高宽带、低成本效益,因此,其应用市场逐渐扩大。
具体来看,无线光通信之所以能广泛应用,主要在于:其一,传输速率高。无线光通信以无线激光为主要传输载体,同时结合多种波分复用技术,可提高传输速率至10Gbit/s,相对于传统的有线光通信速率而言,无线光通信速率极高。其二,经济快捷。无线光通信无需光纤,且其设备能架设在恶劣的环境中,如房顶、江河湖水上、偏远山区等,这不但节省了光纤铺设时间,加快了施工进程,降低了光纤购置费用,且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通信传输环境限制。其三,通信安全性高。无线光通信不需光纤,这克服了光纤故障限制,即使在发生通信故障时,也能尽快恢复网络工作,因此,无线光通信可为救灾、抗灾等提供通信服务,为应急备战提供了支持,提升了通信质量。同时,由于光通信的实现建立在点对点的连接上的,其具有较好的方向性,且无线光通信的波束较窄,因此,无线光通信安全性较高。
2.2 无线光通信存在的问题
无线光通信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其适应了现阶段网络、通信发展的要求,且以独特优势赢得了大众的认可,然而无线光通信不可避免的存在众多问题。其一,受大气环境影响显著。无线光通信与有限光通信根本区别在于传输介质不同,由于无线光通信借助于大气传输信号,因此其受制于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若发生恶劣气象,则无线光通信会发生通信受阻、中断,甚至是信号缺失,如在严重雾天情况下,光信号会发生散射,雨雪天气下,光信号衰减严重其二,点对点对准连接困难。无线光通信是视距宽带通信技术之一,也就是说,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只有具备一定的视线传播条件,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才能实现光信号的传输与接收,若设备放置于高建筑物、山区顶部等受环境影响巨大的地方,则在强风、地震等外力作用下,设备较易产生晃动,影响激光器的对准。其三,存在安全隐患。无线光通信频谱没有相关许可证书,使得设计者或使用者操作没有相关指导说明,容易产生一些安全事故,如使用者裸视下眼睛受伤。
3 无线光通信的传输、接入及相关注意事项
在信息技术发展及人们对通信速率高要求的刺激下,无线光通信应用领域拓广,然而由于无线光通信无稳定的光纤传输介质,其受外界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无线光通信传输、接收质量,必须加强传输、接入过程中的控制。
3.1 加强设备、机理控制
无线光通信系统安全高度运行,需无线光通信发射机、传输天线、接收机的联合作用,因此,传输接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组成成分进行严格控制。其一,控制发射机。发射机将不同数据类型的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是光信号的产生部位,由于光信号通过大气传输,呈椭圆形光斑,在激光管芯作用下产生,经光行为耦合,因此传输距离越远,其耦合准值就越高,也是就说耦合准值、光信号的传输距离两者存在呈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在设定耦合准值时,必须将光学耦合效率、准直后光斑的发散角值考虑进去,避免产生光信号设计不全造成接收性能受限。其二,控制光学天线。无线光信号不受光纤、光缆传输路径的制约,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发散角,加重了光信号的损耗,影响了传输方向的确定。光学天线系统多由凸透镜或是凹面镜组成,具备聚焦原理,因此,可减少光信号的散射,进而提升光信号传播质量。要注意,由于光学天线孔径大小影响到接收增益,因此,选择光学天线时要遵守实际情况,并对聚光斑点尺寸进行精准计算,以提升光信号的接收度与接收效率。其三,控制接收机。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多会发生码间串扰现象,且受自然光影响产生噪声谱的背景光,使得光信号质量降低,从而造成接收机所接收的光信号非常微弱;同时,由于无线光通信的传输环境较为复杂,可影响光信号的因素众多,因此,无线光通信接收机必须具备灵敏的信号接收能力、较高抗干扰能力及较强的滤波能力,并能够大范围的接收动态信息。
3.2 加强瞄准研究
为提升激光器的对准度,提升通信质量,首先必须提升接收机的信号接收能力,控制大气噪声、大气颗粒等对信号的影响,同时,还可借助非机械装置协助激光器快速、精确对准。
3.3 辅助系统的应用
无线光通信辅助系统是提升光通信质量的重要条件,其在瞄准、跟踪传输距离长、光信号要求高的光信号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光学天线实现自动对准,因此,无线光通信传输、接入时必须关注辅助系统的安置。但要注意,由于该系统占据一定设备空间,且增加通信系统的经济投入,因此建议生产商将收发器与光学天线联于一个机器,以降低成本,节约设备空间。
3.4 关注安全操作
光信号对人体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人眼产生危害较大,因此,无线光通信传输、接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安全操作管理,提示工作者戴好眼罩,做好发射功率计算工作,将发射功率控制在人眼安全功率范围内,以保障人身安全。
4 结束语
无线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型宽带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服务,而要保证无线光通信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集中于无线光通信传输与接入研究,进一步提升光通信质量,促使无线光通信技术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淑英.无线光通信技术综述[J].广西通信技术,2010(1).
[2] 麦结容.刍议无线光通信传输与接入[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10).
[3] 崔桂海.浅析无线光通信传输与接入[J].中国新通信,2013(20).
[4] 王璐,张在宣,余向东,刘玉衡,张字飞.无线光通信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应用[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10(6).endprint
摘要:无线光通信以其独特优势开拓了其应用市场,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该文结合无线光通信工作原理、应用现状,分析无线光通信的传输与接入,以服务于无线光通信研究。
关键词:无线光通信;传输;接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1-2515-02
无线光通信即为自由空间光通信(FSO),其打破有线通信区域限制,适应现代网络、手机等现代通讯设备的发展要求,以高宽带、低成本接入技术和高速率、高准确度传输技术,扩展了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空间,并有力推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
1 无线光通信原理简述
由此可见,无线光通信必须经发射、光信号传输及接收三个环节;此外,该系统包括光学望远镜及接收与传输相关功率放大设备。本系统采用光电转换技术,在电信号对光发射机光源进行调制后,具有天线功能的光学望远镜对光信号进行传输,经大气信道到达接收望远镜;待接收望远镜收到信号后,将其聚焦于光电检测器中,在接收机中实现光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此后经调制调解器,读取数据信息,完成无线光信号接入。然而,不同光波长信号透过率不同,若要提升透过率,提高系统功率,则需要选择高性能的波段窗口,如850nm近红外线光谱,1500nm波长频段;同时,由于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含有多项辅助功能系统,如ATP伺服控制系统,因此,要提升光信号传播质量,维持光通信安全、稳定,还必须利用辅助系统对传输信号、路线进行定位、跟踪、捕获等。
2 无线光通信的应用现状
2.1 无线光通信应用的支持条件
无线光通信与有线光通信构成光通信,现阶段有线光通信在广域网、城域网中广泛应用,而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发展及人们对通信速率高要求的刺激下,通信技术已从单一有线光通信传输方式中解放出来,为用户提供无线光通信技术,而相对于有线光通信系统,无线光通信无需铺设光缆,且能够实现光纤骨干网到用户的“最后一公里”,由此可见,无线光通信实现了高宽带、低成本效益,因此,其应用市场逐渐扩大。
具体来看,无线光通信之所以能广泛应用,主要在于:其一,传输速率高。无线光通信以无线激光为主要传输载体,同时结合多种波分复用技术,可提高传输速率至10Gbit/s,相对于传统的有线光通信速率而言,无线光通信速率极高。其二,经济快捷。无线光通信无需光纤,且其设备能架设在恶劣的环境中,如房顶、江河湖水上、偏远山区等,这不但节省了光纤铺设时间,加快了施工进程,降低了光纤购置费用,且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通信传输环境限制。其三,通信安全性高。无线光通信不需光纤,这克服了光纤故障限制,即使在发生通信故障时,也能尽快恢复网络工作,因此,无线光通信可为救灾、抗灾等提供通信服务,为应急备战提供了支持,提升了通信质量。同时,由于光通信的实现建立在点对点的连接上的,其具有较好的方向性,且无线光通信的波束较窄,因此,无线光通信安全性较高。
2.2 无线光通信存在的问题
无线光通信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其适应了现阶段网络、通信发展的要求,且以独特优势赢得了大众的认可,然而无线光通信不可避免的存在众多问题。其一,受大气环境影响显著。无线光通信与有限光通信根本区别在于传输介质不同,由于无线光通信借助于大气传输信号,因此其受制于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若发生恶劣气象,则无线光通信会发生通信受阻、中断,甚至是信号缺失,如在严重雾天情况下,光信号会发生散射,雨雪天气下,光信号衰减严重其二,点对点对准连接困难。无线光通信是视距宽带通信技术之一,也就是说,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只有具备一定的视线传播条件,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才能实现光信号的传输与接收,若设备放置于高建筑物、山区顶部等受环境影响巨大的地方,则在强风、地震等外力作用下,设备较易产生晃动,影响激光器的对准。其三,存在安全隐患。无线光通信频谱没有相关许可证书,使得设计者或使用者操作没有相关指导说明,容易产生一些安全事故,如使用者裸视下眼睛受伤。
3 无线光通信的传输、接入及相关注意事项
在信息技术发展及人们对通信速率高要求的刺激下,无线光通信应用领域拓广,然而由于无线光通信无稳定的光纤传输介质,其受外界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无线光通信传输、接收质量,必须加强传输、接入过程中的控制。
3.1 加强设备、机理控制
无线光通信系统安全高度运行,需无线光通信发射机、传输天线、接收机的联合作用,因此,传输接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组成成分进行严格控制。其一,控制发射机。发射机将不同数据类型的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是光信号的产生部位,由于光信号通过大气传输,呈椭圆形光斑,在激光管芯作用下产生,经光行为耦合,因此传输距离越远,其耦合准值就越高,也是就说耦合准值、光信号的传输距离两者存在呈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在设定耦合准值时,必须将光学耦合效率、准直后光斑的发散角值考虑进去,避免产生光信号设计不全造成接收性能受限。其二,控制光学天线。无线光信号不受光纤、光缆传输路径的制约,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发散角,加重了光信号的损耗,影响了传输方向的确定。光学天线系统多由凸透镜或是凹面镜组成,具备聚焦原理,因此,可减少光信号的散射,进而提升光信号传播质量。要注意,由于光学天线孔径大小影响到接收增益,因此,选择光学天线时要遵守实际情况,并对聚光斑点尺寸进行精准计算,以提升光信号的接收度与接收效率。其三,控制接收机。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多会发生码间串扰现象,且受自然光影响产生噪声谱的背景光,使得光信号质量降低,从而造成接收机所接收的光信号非常微弱;同时,由于无线光通信的传输环境较为复杂,可影响光信号的因素众多,因此,无线光通信接收机必须具备灵敏的信号接收能力、较高抗干扰能力及较强的滤波能力,并能够大范围的接收动态信息。
3.2 加强瞄准研究
为提升激光器的对准度,提升通信质量,首先必须提升接收机的信号接收能力,控制大气噪声、大气颗粒等对信号的影响,同时,还可借助非机械装置协助激光器快速、精确对准。
3.3 辅助系统的应用
无线光通信辅助系统是提升光通信质量的重要条件,其在瞄准、跟踪传输距离长、光信号要求高的光信号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光学天线实现自动对准,因此,无线光通信传输、接入时必须关注辅助系统的安置。但要注意,由于该系统占据一定设备空间,且增加通信系统的经济投入,因此建议生产商将收发器与光学天线联于一个机器,以降低成本,节约设备空间。
3.4 关注安全操作
光信号对人体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人眼产生危害较大,因此,无线光通信传输、接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安全操作管理,提示工作者戴好眼罩,做好发射功率计算工作,将发射功率控制在人眼安全功率范围内,以保障人身安全。
4 结束语
无线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型宽带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服务,而要保证无线光通信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集中于无线光通信传输与接入研究,进一步提升光通信质量,促使无线光通信技术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淑英.无线光通信技术综述[J].广西通信技术,2010(1).
[2] 麦结容.刍议无线光通信传输与接入[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10).
[3] 崔桂海.浅析无线光通信传输与接入[J].中国新通信,2013(20).
[4] 王璐,张在宣,余向东,刘玉衡,张字飞.无线光通信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应用[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