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革命第一枪响后

2014-06-17 17:52沙磊
东方企业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信银行信用卡信用

沙磊

如果让你来当一家银行信用卡中心的负责人,面对众多互联网企业在移动支付、小额贷款等传统银行领域里攻城掠地时,你是否会立马改造原有团队也加入到这场“战斗”?这一问题由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陈劲来回答,答案是:会!

“2013年以来,整个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近7000人的团队经过了为期半年的互联网基因改造之后,继而启动了‘天罗地网项目,已开始为信用卡业务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早在2013年底,陈劲在接受《东方企业家》采访时表示。

最为外界瞩目的莫过于今年3月初,中信银行发布了《关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合作的公告》,称联合腾讯及众安在线将推出中信银行微信信用卡;联合支付宝及众安在线将发布网络数字信用卡——中信淘宝异度支付信用卡。

中信银行试图通过大数据实现秒速贷款产品——信用无卡、数字信用卡的创新,从“即申、即审、即批核”升级到“即申请、即发卡、即支付”,再试图跨越央行“亲访、亲签、亲核”的三重防线。

3月13日,央行支付结算司通过杭州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支付结算处暂停支付宝和财付通公司开展或拟开展的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支付业务和产品。

“我非常理解央行对于类似于虚拟信用卡等新工具的应用提出支付、安全和功能上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透露,中信银行还在进一步和监管部门沟通。中信银行还是有信心、有决心能够继续推动各类网络产品的创新。

那么,一手牵起阿里与腾讯两大巨头的,为什么是中信?它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中信信用卡的原点又在哪里?

信用无卡

记得去年底互联网金融科技革命还在讨论信用卡的消亡。中信银行给出的答案是“信用无卡”。金融服务公司“融360”创始人兼CEO叶大清在接受《东方企业家》采访时判断,信用卡消亡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提信用卡消亡似乎有点噱头了,数字化是趋势,同时,技术实现、安全保障、监管也跟得上。但时至今日,实体信用卡在美国也没有消亡,消费者使用、放弃和习惯一个新产品需要一个过程。

北京京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互联网金融》作者,原北京软件交易所副总裁罗明雄在接受《东方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表示,金融的本质是资源跨时空的整合,其基础是信用和无差别的货币的结合。法定货币也是一种信用。货币的所有介质形式仅仅具备历史使命,信用卡是信用的形式,本质上也是具备支付手段的货币的一种。从超长周期来说,货币和信用终将脱离介质的表象,回归到数字记账和本质。回归本质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化、无纸化、无卡化的过程。因此,信用卡也不例外。数字信用卡之路是可行的。

叶大清在创业前曾经在美国第五大零售银行第一资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担任风险战略分析、信用风险管理等职位。他告诉《东方企业家》,十几年前,数字信用卡在美国就已经问世,低额度的有100、200、500美元的。事实上,仅仅通过信用卡号码本身就可以做成数字信用卡。“中信银行的举动无疑是一个创举,我对这个东西是蛮赞赏的。尽管一开始风险蛮高,但降低金融门槛,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信用的权利和机会,而且额度不高,这可以看作普惠金融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给予消费金融授信有利于提升信用评级、额度测算、贷后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管理水平。

仅就当前技术来说,在所有第三方支付中,无卡化在线上支付技术上已经可行,但是背后还是有一个实体卡片和银行账户(除支付宝等账户类第三方支付账户以外)。在线下支付、近场支付等支付场景中,应用环境不够广泛,其技术风险尚未得到验证。

其实,关于“信用无卡”争论的焦点并非有无实体卡片,关键在于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能否通过线上、远程直接授信。就近期央行暂停支付宝和腾讯与中信银行合作的数字信用卡来看,线上发卡,在监管上尚未通过。

此外,不能忽视的是,众安保险意欲为“淘宝异度卡”、微信信用卡提供相应的授信担保服务和大数据支持,提供风险防范优化措施等护航活动也暂时搁浅。

“比如说,微信信用卡,体现了用户互联网行为的信用价值,但这是国内信用保险首次在移动互联网场景下的应用,所以尽管有众安保险的背书,但这也许是央行慎重的原因所在。”叶大清说。

罗明雄认为,互联网金融1.0时代的特征是渠道为王,因为有海量用户和摆脱物理网点的跨时空服务。进入互联网金融2.0时代,则是产品为王,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赋予每个个体授信,极大改善传统金融蛮荒时代的低效。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给予消费金融授信来发放网络信用卡,能够高效、快速、准确、海量的对消费者进行授信。

叶大清强调,尽管如此,我们面临的现状是征信体系不够健全,并没有形成官方和民间的共享机制。在网络空间发放网络信用卡,对风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需要防范的风险包括宏观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方面。因此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风控水平要求较高。无论是互联网企业独立进行,还是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都需要合法合规,并注重风险防控。这也这正是央行目前的顾虑所在。

可以预见,以数字信用卡为开端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将成为未来银行间竞争的重要武器。而对于像中信银行这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发力互联网金融更是战略转型和增强竞争力的不二途径。

尝鲜触礁

那么,一手牵起阿里与腾讯两大巨头的,为什么是中信银行?

事实上,自2001年中信银行推出电子银行业务以来,就一直注重在网上银行、电子银行领域发力,更有跨界合作的基因。早在2013年,中信银行就先后与中国移动、中国银联、中国联通共同推出了NFC手机支付,自主研发以二维码支付为代表的“异度支付”系列产品,实现了新技术应用的突破。当时,中信银行已与不少主流商户签署二维码支付合作协议,包括苏宁云商集团、红星美凯龙、三胞集团等知名企业。

从罗明雄提出的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之一的信息化金融机构方面,中信银行应当是一直走在传统金融机构的前列,其独特的互联网基因使其在于阿里、腾讯的系统对接上能够更加高效、迅速、完整,在合作模式上也更加融洽和成熟。

技术、产品、客户这三方面,是陈劲在接受《东方企业家》采访时强调能够推出数字信用卡的原因。他是这样解读这三个方面关系的:首先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进化、实现产品与业务模式上的创新,从而最终构建起全新的客户关系的体系,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2013年12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上,陈劲再次强调在接受本刊采访时的话语:搭建大数据的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数据,力争绘制出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客户的完整的画像。这些画像,重点应用在客户的价值识别、客户的风险控制、产品的设计等领域。如线上客户的社交信息、论坛信息、客户交易信息等。线下包括住宅信息,企业数据库,PUI地址等。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体制的转变以及思维的转变无疑是颇有难度的,而中信银行卡中信仅仅用了几个月就完成了。值得一提的是,陈劲的信用无卡概念来源于信用卡中心组织结构的变革,而信用卡中心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源自章鱼的启发。章鱼有一个主脑,八个副脑,即一个中心,八个次中心。但从银行的角度,从一个中心化结构转变到一个像互联网那样扁平化或完全去中心化的结构,这个变化太剧烈了。陈劲对此有所察觉,所以他选择了一个章鱼式的组织进化结构。

事实上,早在2012年,中信银行的第三代数据仓库技术的案例就获得了2012年《亚洲银行家》“最佳数据架构奖”。中信银行在大数据方面抢在了行业的前列,这无疑是得到业界肯定的明证。

那么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为什么不约而同选择了中信银行?

在罗明雄看来,中信与阿里和腾讯推出的数字信用卡,看似突然,实则早有准备,同时也有着合作的历史。2013年年初,中信银行曾与阿里合作,阿里透露拟联合银行推额度不超过5000元“信用支付”业务时,只不过2013年,支付宝信用支付产品并未推出。2013年,中信银行也已携手腾讯公司正式发布“中信银行QQ彩贝联名信用卡”。

“因此,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巨头,尽管管理理念、组织架构、战略愿景、基因文化等各方面均有差异,但是在互联网金融大势的推动下,跨界融合是完全可行的。”罗明雄强调。

但叶大清提醒说,对于中信银行来说,腾讯拥有的是社交的数据,阿里掌握的是电商的数据。大数据产生的基础不同,信用卡的风险控制肯定也是有所不同的。

罗明雄认为,中信银行“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的战略从目前看,大致有三条;一是支付创新,2013年就提出二维码支付,与多家机构合作近场NFC支付等支付概念和手段;二是网上贷款。如集银联渠道、数据优势与银行资金优势于一体的网络贷款产品,自去年10月19日产品上线运营以来,已赢得众多POS商户的青睐;三是金融商城平台。

更重要的是,中信银行不仅能发挥自身优势,还能跨界合作。日前,中信银行与百度贴吧的合作,使得其完成了BAT的全覆盖,其与电信运营商等的合作,更体现了开放思维。无论合作对象、产品设计还是业务模式,都能不断推陈出新,也为中信银行赢得了互联网金融机构下一步拓展的想象空间。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央行暂停数字信用卡的当日,中信银行股价接连暴跌,可见,信用卡革命的道路阻且长。罗明雄表示:“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敢于自我变革肯定不是找死,但固步自封则是等死。”“尽管稳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政府也要给互联网金融的成长给予一定的试错空间,即使交了学费,试错成本也并非不可承受。”叶大清强调。

猜你喜欢
中信银行信用卡信用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卡资深用户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卡诈骗
办信用卡透支还债夫妻均获刑10年
“人卡分离”时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刑事责任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