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明
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在《谈生活教育》一文中,陶先生这样说过:“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不仅有理论提出,还在学校里积极创设条件,给孩子们开了一扇实实在在的“生活的窗”。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家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
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一位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我可不识字。”木匠慌了。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画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
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大人看见孩子拿起工具,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弄破手,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小朋友都拍手说好,那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此,每天孩子们都学做凳子。3个月后的一天,教室里的50个孩子,都坐着自己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门外,信服地点头叫好。陶行知在讲台前,念起了一首刚写好的诗:“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学先生,哼哼哼,我哼成了先生木匠,哼哼哼,他哼成了木匠先生。”孩子们看看坐在他们身边一起听课的木匠,大家都笑了。
一扇“生活的窗”被打开后,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一手“木匠活”,还成就了一群实实在在的“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教育家方明、张健、沈增善、俞华,文学家许翰如、杨应彬,剧作家侣朋等。
事实上,教育发展到今天,在学校里给孩子开一扇“生活的窗”依然是成功教育的最重要拼图之一,这不仅为朱永新、朱小曼、李镇西等现当代许多教育大家所共识,还被“新课标”所佐证。“新课标”中最爆点就是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重要性——“这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为此,我们特别提出来加以强调。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因此,我们在指导孩子学好文化课的同时,不妨学学陶行知,用心推开一扇“生活的窗”,让孩子们真正成为“教学做合一”的和谐发展的人。
这方面,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学校正在探索中,有些还做得相当不错。这儿,不妨跟大家分享笔者所了解的比较突出的两所学校,期望他们的做法能给大家些许启发。
一所是重庆市北区东和春天实验学校,他们专为低年级小朋友开了一扇“生活的窗”。
去年下半年的一天,笔者慕名来到这里。
在该校有这样一个房间,叫“生活习惯养成训练室”,房间挨着一年级教室,里面摆着床、家用的桌子,装着洗手台、穿衣镜等,看起来着实像个家。其实这是学校的一间教室,是专门用来给自理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小学生上生活习惯课的。
走进训练室,仿佛走进了孩子的卧室,两张小床上放着被子,桌子上放着小衣服。洗手台上放着喜羊羊口杯和儿童用的牙刷、牙膏、毛巾。
此时,房间里正热闹着——8名学生正在将一条花被子的角扯平,嘴里还念着叠被子口诀:“左看看,右瞧瞧。对折平,放旁边。”另外几名学生正将衣服叠得整整齐齐,还有学生正在挤牙膏,训练正确的刷牙方法。
这些学生都来自该校二年级3班,这堂课恰是这个班每周一次的习惯训练课。班主任吴小均是习惯训练课的老师,对他来说,这堂课一点都不轻松。学生们先被分成4组,一组学叠被子,一组学刷牙洗脸的正确方法,一组学叠衣服。
“刚开始,懵懂的孩子们对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几乎一窍不通,但是经过将近一学期的练习,他们的生活习惯得到了显著改进。早晚刷牙、写字坐姿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吴老师说。
吴老师还告诉笔者,东和春天实验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都要上这样的生活习惯训练课,每个星期一节课。课上教师主要教授正确的方法,课后同学们就回家自己练习,直到养成叠被子、正确刷牙、叠衣服等好习惯。
笔者现场随即采访了身旁一位漂亮干净的邓姓小女生,她娇嗔道:“以前我经常在课桌上用铅笔乱写乱画,抽屉里总是塞满了用过的废纸和喝过的牛奶盒。就连头发和衣服也经常是乱糟糟的。因为我不讲卫生,同学们都不爱跟我玩了。后来,在开展了生活习惯教育后,我经过一年多的训练,不仅养成了主动整理好课桌抽屉的习惯,还学会了在家收拾房间,爸爸妈妈可高兴了。”
陪同的陈校长告诉我们,初入学孩子的自主生活能力有限,如不加以有意识的培养,就有可能出现像媒体所报道的有些孩子到了中学甚至大学还不能“断奶”的奇葩现象。孩子们的许多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如果在启蒙阶段就有计划地加以训导,对一个孩子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好习惯养成非常关键!
我觉得该给陈校长的观点点一个“赞”才对!
另一所学校是徐州市睢宁县双沟中心小学,他们专为中高年级孩子开有一扇“生活的窗”。
针对中高年级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孩子由于撤并校等诸多因素导致离校较远,多以自行车为主要代步工具,该校推出了“自行车拆装室”——面积约200余平方米,室内配有教学用各类自行车20余辆,拆装用的各类扳手、钳子、螺丝刀、锤子、鲤鱼钳等若干件,四周围墙上张贴着“自行车各部分配件图”“自行车装配图解”等图。该校规定四年级以上班级每周一节“自行车装配操作课”,学校自编校本教材《自行车装配知识18讲》,并安排专任老师作指导。
那天,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一节完整的“拆装课”,但却有幸看到了一份上节课学生遗下的《“自行车前轴装配”实验小结》,感觉开设这样的“生活实验课”真是“接地气”!
这份“小结”是六年级1班一个叫朱瑞的同学撰写的,记录的时间是2013年10月24日。
“今天,我们在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对普通自行车的前轴进行装配。实验前,杨老师告诉我们在装配自行车前,对能用的零件一定要进行清洗,对已损坏的零件需用同规格的新零件代替。
杨老师按序边操作边讲解了装配的五大步骤和方法。
一、沿两边的轴碗内涂黄油,不要过多,要均匀,把钢球装入轴碗。当装到后一个钢球时,要使一面钢球间留有半个钢球的间隙。钢球装好后,将防尘盖挡面向外,装在轴身内,用锤子沿防尘盖四周敲紧。
二、将前轴棍穿入轴身内,把轴挡(球道在前)拧在轴棍上,安装轴挡后要求轴棍两端露出的距离相等。
三、在轴的两端套入内垫圈,并使垫圈紧靠轴挡,再将车轮装入前叉嘴上。然后按顺序将泥板支棍、外垫圈套入前轴,再拧上前轴母。随后,扶正前车轮,使车轮与前叉左右的距离相等,前轴棍要上到前叉嘴的里端,用扳手拧紧轴母。
四、检查安装是否到位——把车轮抬起,将气门提到与轴的平行线上,使车轮自由摆动,否则应进行调整。调整时可用扳手将一个轴母拧松,用花扳手将轴挡向左或右调节,然后将轴母拧紧。
五、将闸卡子移回原位置,装上闸叉,拧紧卡子螺钉。
我们小组按上述的步骤试装了一个前轴,不大一会儿就装配圆满了。
噢,我想起来喽,家里恰好就有一辆前轴坏了的旧自行车,‘罢工快有小半年了,回家后我一定要好好‘教训它一番。”
据该校郭校长介绍,孩子们一开始上课时大都怕脏怕累不愿进教室,往往拖拖拉拉半天也叫不齐人,老师们也有点情绪,以为这是“不务正业”。但在一段时间后,师生们上课的兴趣渐浓起来,现在,往往不到点儿人就都到齐了。初见成效后,该校打算今后再给孩子们多些这样的“窗”,如“木工操作室”“钟表拆装室”“动植物标本制作室”“农具收藏室”等正在积极筹备中。
说话间,忽然有个微微驼背的小男孩费力地拖来一辆自行车。我们上前一看,原来是后轴坏了,死死卡住了车毂。只见那个男生拿来扳手、锤子等修理用具,将自己带来的新轴承三下五除二地给换上了……看得我们一愣一愣的。
好个手巧的孩子!我们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不仅陶行知先生倡导给孩子一扇“生活的窗”,同时期的另一位教育大贤苏霍姆林斯基对此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在《给教育的建议》一文中这样说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敬爱的校长们,既然我们要肩负起“生活的导师”的责任,那就烦请您们借鉴山海工学团和上述两校的经验,也在你校为孩子们开辟一扇“生活的窗”吧——当孩子们手脑相长时,何愁培养不出能融入社会、有生存能力、与社会需要相匹配的真人才?
还踌躇什么?行动起来就是了!
(江苏省睢宁县官山中心小学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