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圣
日本左翼势力主要是指以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为基本目标,以维护日本新宪法、反对日本重新武装、维护和平为基本政策的革新势力,其中日本社民党(其前身为日本社会党)、日本共产党是日本左翼势力的主要代表。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左翼势力迅速发展,成为日本政坛能与保守势力相抗衡、相对峙的主要力量。苏东剧变以后,以日本社会党(后改为社民党)、共产党为主要力量的左翼势力陷入低潮。左翼势力大幅衰退,不仅不能对保守势力构成威胁,甚至出现生存危机。随着日本保守势力的不断加强,日本左翼势力受到严重削弱,无法对保守势力尤其是右翼势力进行有效的制衡。在日本右翼势力日趋猖獗、无所顾忌的21世纪初期,日本左翼势力的发展仍然处于低谷时期。尽管如此,日本左翼仍然是牵制保守势力特别是右翼势力的主要也是唯一的力量。
曾经辉煌的战斗历史
日本战败后,以美军为主的盟国军队对日本实行了一系列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措施。随着民主化措施的逐步实施,在战前受到镇压和压制的日本左翼势力得到空前发展,其中日本社会党、日本共产党的发展最为迅速,也最为引人注目。
在1946年的战后第一次大选中,日本社会党就成为第三大党。在新宪法实施后的1947年第一次大选中,社会党成为第一大党。正是通过这次选举,日本社会党组成了以片山哲为内阁总理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尽管片山内阁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其对在日本实现社会主义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更重要的是,社会党政权的存在反映了社会主义势力在日本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能与保守势力相抗衡的新兴力量,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日本民主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竞争性政党政治的发展。片山内阁之后,日本社会党陷入左右之争。随着工人运动、群众运动的蓬勃开展,左派势力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社会党的主导力量。
为了将日本纳入其反共体系,美国与日本保守政府达成的片面媾和、重新武装日本并使日本成为美军驻远东军事基地的协定,激起了包括革新力量在内的广大日本国民的反对。为此,日本社会党左右两派于1949年12月提出了“和平三原则”,即全面媾和、坚持中立、反对军事基地。“和平三原则”的提出实际上是反对美国与日本单独媾和的政策,反对以保护日本为由试图将日本变成美国在远东军事基地的目的。朝鲜战争爆发后,在美国的授意下,日本不仅有卷入战争的可能,还有重新武装的危险。对此,社会党左派在“和平三原则”基础上加上“反对重新武装日本”一条,提出了“和平四原则”。“和平四原则”在1951年1月召开的日本社会党第七次党的代表大会上得到通过和确认。“和平四原则”的提出标志着社会党开始采用非武装中立政策。尽管社会党左右两派在此问题上出现分歧,但非武装中立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这主要表现在“和平四原则”得到了革新团体的支持,特别是社会党左派和当时最大的工会——日本劳动组合总评议会的联盟使非武装中立的政策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美国改变对日政策之后,战后初期受到整肃的日本右翼分子(如鸠山一郎等)开始回归日本政坛。以鸠山一郎、岸信介为代表的日本右翼保守势力主张修改宪法、重新武装,把日美安全条约修改为日美对等的条约,实现日本的独立、自主。不仅如此,随着以各保守政党合并组成的自民党在国会中占绝对优势地位,保守政府尤其是岸信介内阁更是肆无忌惮地破坏民主,其反动性、专制性的本性暴露无遗。在这种情况下,以社会党为主的革新势力与以自民党为代表的保守势力在重新武装与非武装、护宪与修宪、民主与反民主等重大问题上产生严重对立。正是这种革新与保守的对峙,形成了战后日本政治的“五五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以社会党为代表的革新势力始终占据日本众议院三分之一以上的议席。正是由于以社会党为代表的革新势力的存在,自民党才不能为所欲为,不能修改宪法。[1]
在二战后重建的日本共产党通过发动群众与开展工人运动和大众运动而得到快速发展。在战后第一次大选中,日本共产党就有五人当选议员。这样,日本共产党从建党以来第一次公开进入议会,使议会斗争与议会外的群众斗争结合起来。随着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盟军总部加强了对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镇压。由于意识形态产生的偏见与歧视以及共产党在战后的群众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盟军总部不再视共产党为民主化的催化剂,而是将共产党所领导的罢工视为公然对抗盟军的“破坏活动”。这样,盟军总部在解除对军国主义分子和右翼分子整肃的同时发动了针对共产党的“红色整肃”。而此时的日本共产党也走上了极左“冒险主义”的道路,从而使得内外交困的日本共产党蒙受了巨大损失。处于困境中的日本共产党对党的路线、方针进行了深刻反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1961年召开的日共八大确立了和平、民主、合法的议会选举的斗争方式,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民主主义革命。这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就是通过走和平民主的革命道路,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日本共产党革命路线的全面转变标志着日本共产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在理论上的探索与创新,日本共产党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加快,到70年代中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当时,日本共产党在众议院拥有41个议席,在参议院拥有21个议席,有37名党员担任地方自治体首长。
艰难而曲折的转型
在“五五体制”下,统一的保守势力在国会中占有绝对优势,由此形成了其长期无法动摇的地位。保守势力以此进行了由国家主导的以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战略,成功地使日本实现了经济复兴和高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保守主义成为支配日本社会的思想,其价值取向是追求个人生活的富有和安定。这种生活保守主义的现实态度使得日本国民逐渐对保守政党表示认同与支持。可以说,成功的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保守势力的支持基础,使得保守势力越来越强大。而这在很大程度削弱了革新势力的基础,缩小了革新势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随着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处于美苏对峙前沿的日本社会主义运动不可避免地受到极大的冲击。在“社会主义大失败”论、“共产党没有存在的价值”论等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宣传中,与保守势力相抗衡的革新势力急剧下滑,革新阵营一蹶不振,而在此之前就已处于停滞状态的日本社会主义运动从此进入了一个低潮期。首当其冲的就是与保守势力进行了半个世纪斗争的日本社会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