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先生

2014-06-14 16:12余庆
延安文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躁动鲁迅

余庆

谁的寂寞如此广袤,谁的躁动这样心急火燎?——题记

我有几个朋友经常为各自理解的鲁迅先生争论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他们各自认为自己对于先生的评论是正确的,千真万确、实实在在的正确,并从不肯互相退让。在这个时候,往往我是这样一种状态——安静地坐在他们的一边,静静地倾听他们讲完全部。当然作为一个有思想的年轻人,我自然有属于我自己的想法。

我之所以在朋友们你来我去的对鲁迅先生进行激烈评论的时候保持始终的沉默,非但不是因为我对鲁迅先生不感兴趣,而是因为对先生太有兴趣了,以至于实在地敬重。我觉得,我是不可以评论,也是没有资格对先生进行评论的。不是因为先生本身评不得,论不得,而是因为我自身一些原因,首先现在的我仅仅是个不值一提的毛头学生,而先生早成“先生”,他不仅是我的老前辈,更早已是气贯九州,名满天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中的大家了,地位悬殊之大是一眼明了的;其次要对先生做个评论是一定需要具备足够高的思想要求,以及“读书破万卷”的知识素养,而这些都是目前的我所尚未达到的。先生的灵魂是太深太广了啊,“广”得你走一辈子也走不完,“深”得你参一辈子也参不透,先生身上散发的灵魂之美又是那样的无穷无尽,富于诱惑。正是解不开的诱惑啊,参不透的迷,不断地把你吸引。

要说我“读”先生,既然是有来龙去脉的,也就是说这读是有来头,有历史的。从小到大,我现在所能想得起读过的语文课本,无一例外,都少不了先生的一篇文章,有时甚至是两篇。记忆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应该是我最早读到的先生所写的作品了,幽默、诙谐、妙趣横生,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黄蜂、叫天子还有那人形的何首乌,以及长妈妈口里唠叨不完的有关赤练蛇、美女蛇的故事,都曾引起我儿时那遥远而又遥远,深邃而又深邃的遐想。以至于儿时的我总幻想着我的父母要都是南方人该多好,那样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小孩,我一定就可以天天听长妈妈讲赤练蛇和美女蛇的故事,不用再听爸爸口里那没完没了的关于“毛野人”的用来吓我的故事;也一定可以玩一玩人形的何首乌,在百草园里和小伙伴们尽情沐浴着欢乐,而不用再天天面对这让儿时的不懂沉重的我万分无聊苦闷地面对黄土高坡。黄土地是一块沉重的土地啊,这沉重把你的心压得真“痛”。那时,幼稚的我甚至还为此向我的爸爸妈妈抱怨过,抱怨他们为什么没把我生在南方,而不管如何抱怨,他们总是一脸疼爱的表情。现在想一想,是该对父母说声“对不起了”!还有“三味书屋”里那些摇头晃脑的学生,让幼时的我不觉模仿起来。于是乎就有了幼时“故作高深”的我,据说那时的我曾把脑袋摇来晃去二十次来背诵完一首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字就要晃一次脑袋呀,以至于当时的老师都怀疑我是否患有“多动症”。我后来还读过先生写的一些文章,或是课本里的,或者课外自己偶然或是刻意去读的。《故乡》里那“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让我梦里几度歌吟般追寻的想象世界;《祝福》和《社戏》中那个对先生开始“陌生”了的故乡;绝望与希望,黑暗与光明中的孤独舞者,那不就是《伤逝》里的子君在那儿翩翩起舞吗?还有《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的愤激,《孤独者》里魏连殳的痛苦以及《在酒楼上》吕纬甫的感喟;还有《阿Q正传》里那个将“精神胜利法”发挥到极致的中国人,以及《狂人日记》里那个人吃人的疯狂而残忍的社会……

正如我在题记中写的那样“谁的寂寞如此广袤?谁的躁动这样心急火燎?”在我看来,先生无疑就是这样。他在寂寞里躁动,又在躁动中寂寞,于是他最后所得的收获也往往是痛苦。

先生是寂寞的。帝国主义的鞭子抽打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体,但对先生而言呢?抽打的是更深更痛的心啊!那是一个麻木不仁的国家,那是一群麻木不仁的国民,而先生又是怎样?他正是那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大智者,又是那个悲痛者啊!这不是一种巨大的寂寞又会是什么?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寂寞中度过的,一个人孤苦无依地在这条泥泞的,难行的路上向前走几乎占了先生人生旅途的大半。少年时代,祖父即因科场案发而进了监狱,接着父亲又撒手人寰,少年时代的先生无疑是孤独的。1906年,在母亲的强制安排下,鲁迅先生与目不识丁、裹着小脚的旧式女子朱安结婚,先生不想,他也做过反抗,但一看到母亲那满头的白发,额头上一天天加深的皱纹,他又不得不痛苦地退让,先生又不得不面对,接受这婚姻了。先生曾说过:“‘婚姻是一件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只好好好地供奉它,至于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为了给母亲尽孝,为了慰藉一个封建女性孤寂的一生,鲁迅先生作出了一生中最大的一笔牺牲,也接受了他人生另外的一笔寂寞。为了自己的母亲,先生所接受的无条件的寂寞还不止这一笔。

人常言道:志不同,道不合,则不相为谋。然而从1912年至1926年,先生却一直身处官场之中,与一群不同志同道的人相谋相合。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寂寞?激情处处压抑,苦闷无处释放,热血只能冷却于心底。袁世凯称帝,他在教育部;曹锟贿选,他在教育部……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委屈自己呢?先生在1925年一封致青年朋友的信中诉说了他的万千苦痛,他说自己“只能不照自己所愿意做的做,而在北京寻一点糊口的小生计,度灰色的生涯。因为感谢别人,就不能不慰安别人,也往往牺牲了自己。”这里所说的别人,主要就是指先生的母亲鲁氏了。试想:在当时那个霸权横行,军阀割据的年代,要想寻到一个较稳定的职业谈何容易?为了赡养老母,先生不得不做自己所憎恶的官员,不得不终日“度灰色的生活”,不得不痛苦于这无尽的寂寞。

鲁迅先生的寂寞也有一些是由弟弟周作人带来的。1923年7月中旬,一场严重的“家庭内战”在周家大院爆发,先生二弟周作人及其妻子羽太信子与先生彻底闹翻了脸。事发的7月14日夜,先生在日记中用寥寥数语,区区十多字记载了这场冲突:“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先生心乱如麻,怎能写出太多东西来?7月19日,也就是事发后的5天,周作人交给他的哥哥鲁迅一封绝交信,内中写道:“鲁迅先生,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因为兄弟关系的破裂,鲁迅先生在随后的三年里一直处于一种十分孤独而绝望的境地,《野草》集里的散文诗充分显露了这种情绪。要知道,在这次“家庭内战”之前,鲁迅先生对其弟一向是厚爱有加。父亲去世后,他在弟弟面前扮演着父、兄双重角色。二弟周作人只比他小4岁,幼时,他们还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而关于这场“家庭内战”的起因,以及其对后来中国文坛造成的影响,至今仍是学术界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endprint

鲁迅先生也是躁动的。这躁动不是浮躁,不是毛躁,而是暴躁,是急躁。因为这“暴躁”,于是他敢于:“横眉冷对千夫指”;于是他大喊“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于是他耍的“手段”是“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于是乎他举起大刀“勇者举刀向强者”!相对于这“暴躁”,先生更多了几分“急躁”,他“急躁”于这一群麻木的中国人,这一个不仁的社会,以及这一昏睡的民族;他“急躁”于“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的这“路”无几人去走;他“急躁”于“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里的孱弱的、麻木的、不肯动弹的中国。因为这“急躁”,于是他《呐喊》,所以他《彷徨》。

人们都是可以回忆起鲁迅先生是怎样投身到“五四”,投身到这场反帝反封建的文学革命运动中来的。他是自觉的。先生义无反顾地纵身跳入时代革命洪流之中,以一种从容的气魄和勇敢的行动通过创作为革命摇旗呐喊及英勇战斗。先生写文字也绝非像一些骚人墨客那样打着“清高”的幌子来进行。也绝不是为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闲情逸致而创作。先生后来甚至一再声称,他的创作:决没有“为艺术而艺术”那么清高,那么一无所为,而是“有所为”而发的,是为要求改良人生、改革社会的。自然,先生所写的文字是以情为笔,以血做墨,用实在的肉体作为材料的,他所写出来的也正是那真正的人生,确实的社会。所以在1935年,在他生命的后期,当他读到叶紫《丰收》创作稿时,先生十分高兴。在为《丰收》一集写序时,先生极其兴奋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作者已经尽了当前的任务,也是对于压迫者的答复:文学是战斗的!”

“文学是战斗的!”因为鲁迅先生这战斗着的文学,这偏激而又晦涩的文字,这“暴躁”,这“急躁”,所以就有一个前辈曾经用非常尖刻的语句批评过先生。前辈的名字叫沈若鱼。“半文半白的语言,枯涩拗口的语调,颠三倒四的语法,伦次拖沓的对白,故作高深的逻辑,尖酸武断的腔调”。我认为这是对鲁迅进行了非鲁迅偏激式的批评。想想吧:那时满清王朝才亡多久?文学革命才搞多久?成效又怎可能很快出来?况且白话文是在先生去世之后才兴旺发达起来的,要先生的文字像流行歌曲那样通畅顺口对他来说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了?先生的文字虽然拗口,但逻辑性、推理性、辩驳性全都是很强的,谈不上“武断”。说先生“故作高深”是更加不恰当,先生本就是“高人”,谁能不承认呢?至于“颠三倒四的语法,伦次拖沓的对白。”我想是不是沈若鱼老前辈将琼瑶小说里那些热恋中的红男绿女说的话当做先生的文章给读了?再至于尖酸,我觉得反而是他杂文最大的优点,用来刺杀无物之阵,温柔祥和没有一点作用,说到底,鲁迅再怎么尖酸也谈不上武断,他那些犀利的文字,就如他自己所言:如一箭之入大海,连浪花都不会起一个。“无物之阵”不是少许几个人的呐喊就可以击毁的。说上述这段文字,我只是想从一个侧面说明先生的“暴躁”与“急躁”而已。

死亡总是悄悄躲在恬静的时间里偷偷窥探着活着的人们,并一夜夜耐心地等着,直到你自己向它走来。是人都逃不出这一命运。先生是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的。时至今日,先生逝世已是72年有余了,在这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里,先生的精神,先生的文章,不断地被一代代人解读,被一代代人传诵,而这一切都还远远未够,没有停止。在未来,相信这一切都还会继续。当国人在先生棺木上盖上“民族魂”的大旗的时候,先生就不再是他自己的,而是中国,中国人,是这个民族的,更是这全部的骄傲。于是他成了一种惊叹的符号,一种仰望的坐标,甚至是一种我们深深信仰并时时膜拜的宗教。endprint

猜你喜欢
躁动鲁迅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鲁迅,好可爱一爹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鲁迅《自嘲》句
初春或更深的呼吸
鲁迅的真诚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躁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