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光明”:见证拉萨岁月

2014-06-13 04:39熊菂
中国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塑料杯茶馆拉萨

熊菂

光明茶馆在拉萨,意味着响当当的老字号。可青年旅舍多人间里一声响亮的吆喝,“去老光明喝茶”,却内有乾坤:因为有两个光明茶馆,藏医院路上的“光明港琼”和钦古巷里的“光明商店餐馆”。我们所谓的“老光明”,特指后者。

得容许时间和经验累积些许傲慢、刁难或炫耀,总之分出泾渭:我是老资格,你是新来的。具体到“老光明”,手握攻略和指南的新来者大抵被马路边上显眼的“光明港琼”迅速招安,老资格们却不紧不慢走到藏医院路,视“光明港琼”的招牌于无物,径直钻进钦古巷,闻到公厕臭味也毫不犹豫往前窜。一脚迈进松散杂乱的院落,内心涌出一股蠢蠢欲动的兴奋,撺掇你立刻汇入那一片昂扬的喧哗。

如果说仓姑寺接纳了这世界的阴柔部分,老光明无疑接纳了其余的;仓姑寺安静怡人,老光明吼躁阳刚;仓姑寺禁止的游戏,老光明里战事正酣。如此,老光明的茶客构成与仓姑寺恰恰相反,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力军,鲜少妇女儿童的身影。即便老人,也鹤发童颜,气势不减当年。

这是铺天盖地、济济一堂的日常生活,从古到今未曾改变。人们从各自的家乡出发,来到拉萨,口中干燥,心头冒火,想着需要一个茶馆,老光明便“从天而降”——我愿意这样挥洒想象,否则便无法解释眼前这一派亲密、浑然无间。

你的左邻右舍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你——新奇而非少见多怪。你预感,即将发生一场倾心之谈。语言不通?那就派一名翻译,人群里总有几位汉话好的随时待命。

人们热衷鉴宝,所谓宝贝,包罗万有,以前是佛珠、手串,如今是手机等电子设备。我的Ipod touch被一双双黑手传来摸去,还回来时散发着一股浓郁酥油味,仿佛周游列国获得的奖章。在新鲜事物面前,藏民表现出由衷的、整齐划一的热情与接受,真使人惊异!

长条凳上排排坐着的青年们,来老光明就跟上班似的。这世界有人忙着赶命,有人安于闲着。五毛钱一杯甜茶,喝十杯也不过五块钱,人们掏出一堆块票的神情如一位富翁。有钱有闲的终极梦想,在拉萨就这么轻易实现,你不得不佩服神所眷顾的土地、兀自的转速。天经地义地慢着,人便从浮躁中解脱出来,心安理得享受闲散。

我心目中的美好城市一定要有容纳穷人闲人的角落,有他们负担得起的消费,有他们自得其乐的玩场。幸好在成都还有露天茶馆,在昆明还有翠湖公园……我们可怜的一点幸福指数靠不起眼的这类场所拉动,相比起拉萨对流逝的泰然自若,挟发展之名狼奔豕突的,不过是难平欲壑的另类包装。

离开拉萨久矣,脑海中每每想及这样一位老人:在内地她是否只能在阴暗堂屋里挨时光、在高楼阳台上怅望,而在拉萨,她有老光明,有每日例行的社交活动。

因为年岁已高,在老光明她获得免费喝茶的特权。背对厨房的长椅一侧是属于她的老位子,哪怕座位上有人,一见她老人家蹒跚挪来,都自觉让开,扶她坐下。服务员手脚麻利冲好茶,她总从怀里摸出一个塑料杯,颤颤巍巍把面前的那杯茶倒进自己的塑料杯里。义务“翻译”告诉我,这是一个降温过程,人老了,受不了太高的茶温。神奇的是,手抖得再厉害,倒腾过程中不会洒落一滴茶水,这是我见过最惊险的驾轻就熟。

老光明的“老”正体现于此:不是资格不是招牌,而是一点一滴见证岁月。endprint

猜你喜欢
塑料杯茶馆拉萨
西藏“Z 世代”的拉萨记忆与憧憬
《成都老茶馆》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消失的小鱼
杯水车薪
拉萨土豪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
去拉萨不能错过的五件事
北京的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