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珂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源于现实。但是,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方式单一化,不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些都是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所以,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必须考虑到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开发其创造性。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觉得语文教学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1)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即使同一个教育对象,随着年龄增长,其个性特点、思维能力和其它各种能力都会有很大变化;再者,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特点也不相同,如果以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结果会导致教学低效。
(2)不断探求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实用的教育教学技巧,不是单纯靠书本知识所能学到的,必须经过教师反复探索、实验和总结才能获得。
(3)不断学习并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社会在进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适应改革的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4)练好基本功。课堂教学中,板书教学是一种直观教学,板书字体规范、工整、大方,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不能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就放弃了书法艺术的教学和欣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好普通话,以有丰富内涵、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优美的语言去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励学生。
二、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并且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
(1)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要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学生由于背景不同,个体的爱好、兴趣、习惯、动机和需求都不尽相同。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教案的设计到教学的实施,都要力求满足每一个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看待学生,用赏识教育的观点评价学生,使每个人都充满自信,给每个人提供发展才能的机会。
(3)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表现机会。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备课,精简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观察、操作、思考、交流、表现的机会。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通过讨论和交流,让每个学生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从而构建全新的认知体系。在作业设计上,尽量留一些开放型的题目,为不同的学生留有余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可以给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地学留有充分的空间。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1)巧用媒体来开展教学活动,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
如果能把学习内容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就能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积累词句的积极性,可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操作,开展成语接龙、漫游古诗乐园、好词句大比拼等比赛,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有趣的语文活动逐渐养成自觉积累词汇的习惯。同时还可通过播放电视散文,投影课外读物让学生欣赏,或把学生写的优秀作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进行优秀作文发布会,这样学生的阅读和作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结合视听,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带着兴趣去感悟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展示直观形象的立体画面的优势,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逼真地展现出来,能把学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悟语言文字描绘美的情景,从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用多媒体屏幕出示《春》的五幅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让学生享受美好的视觉盛宴;又通过播放《春江花月夜》音乐配乐的课文朗诵,给学生优美的听觉享受。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进课文情境中去,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感受朱自清的《春》,这样自始至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播放录像,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能力。电教媒体可以调动学生观察、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彻底突破习作时言之无物、无从下笔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等形象生动的再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解决了他们的无米之炊。然后,指导学生有顺序观察,叙述当时热闹的比赛场面,又不失时机地指导观察特写镜头,如同学们的动作、神态等,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由说到写,水到渠成。
总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实施新课程标准,在课堂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总结、反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