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小燕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更是课堂教学质态的呈现。如何有效设计、践行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抓手。
一、教学语言与课堂语境共融共生
(1)在规范严谨中凸显思想内容。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对学生语言素养的一种滋养和浸润,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展现,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要能呈现鲜明的观点,并且吻合文本的核心价值体系,否则将是对学生理解文本的严重亵渎。在此基础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务必要做到科学规范,如果教师自身的教学语言出现用词不当、次序混乱以及结构章法都存在着问题,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将会形成严重的制约和影响。
(2)在简洁明了中蕴藏丰富价值。简明与丰富并非一组反义词,具有较高语言素养的教师完全能够以较少的语言表达出较为丰富的意愿来,这就是所谓的“言简而意丰”。因此,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语言进行精心设计,在简明中浅显易懂,在简约中达意丰富。在教师追求教学语言简明的同时,还要讲究语言的丰富性,力求做到庄重与诙谐齐飞,整饬共散落一色,在富有弹性的语言架构中做到简明而不简陋,丰盈而不虚无。
(3)在目的指向中彰显适切原则。教学语言的设计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以推进课堂教学策略为原则,教师语言要从整体上宏观把握,层层推进,理清文本的核心内容,引领学生洞察其中的“所以然”。而离开对教学目标的服务,再过精彩的教学语言也都是空中楼阁,逢场作秀,毫无价值。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基础,能够有效切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要关注教材文本,使得教学的语言特色、情感基调都与文本自身的风格吻合,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得教学因为语言的增色而更家绚烂多姿。
二、教学语言与意义相生相得益彰
阅读教学的核心灵魂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而透视教学理念的显微镜则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的功效不仅仅在于呈现文本语言的静态意境,更在于促发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思维运转中感悟文本语言。这样的教学语言需要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更需要教师教学智慧下的灵动落实。
(1)运用语言的启发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鲜活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既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站在学生立场下,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要落实自身主导的角色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为了帮助学生体会伯纳德夫人沉着冷静的高贵品质,教师引导学生悉心体悟“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一句话时,学生一下子被文本简洁的人物语言所吸引,纷纷阐释自己对人物品质的体会心得。此时,教师巧妙点拨:“从伯纳德夫人的语言感受到了人物的机智冷静,非常好。但仅仅是语言的内容吗?人物的语气呢?”仅此一句,却起着四两拨千斤的妙用,学生关注的视角则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人物语言的内容向语言的表达转化,点燃了学生的灵动智慧,对文本语言的吸收体悟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层面。
(2)运用语言的趣味性扣住学生的学习心力。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并非要搞得学生捧腹不止,而是要密切关注学生对文本的兴趣点,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力。在趣味性语言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幽默语言。据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人格魅力的最关键性因素就是幽默。幽默是生命个体人格魅力的集中展现,更是其语言素养的体现。特级教师薛法根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有一个生字不会写,不失幽默地说道:“别傻等啊,不是有书吗?偷看一眼啊!”当发现又找不到生字时,薛老师则继续幽默着:“课前没有好好预习,连偷看都费劲吧!”学生在惭愧的会心一笑中明白了预习的重要性。
(3)运用语言的情感性丰盈学生的情感体验。阅读教学离不开情感的浸润,缺失了情感的课堂就如同失去了水分的肌肤干瘪而无美感。课堂中的情感之源不仅在文本语言中流淌,更在教师教学语言中飘逸。教师语言的情感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心理状态,刺激学生的生理机能,使得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著名特级教师、诗意语文的倡导者王崧舟老师就是情感性语言的高手。他众多的典型的课例,无论是习作指导课《亲情测试》,还是阅读指导课《二泉映月》《枫桥夜泊》《去年的树》都运用了极富渲染性的语言,将学生的身心全部有效地调动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善于用精美的语言进行描述,点燃学生的情感;善于以激情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善于运用深情的语言,帮助学生梳理总结课文,达到言已尽而情犹在的效果。生动的语言既是丰富的情感资源,同时也让学生在浓烈审美意识中延续着情感,升华着情感。
有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组织课堂的推进器,更是融合师生生命情感、意蕴的润滑剂。从教师语言中,学生习得规范严谨的语言体系,更在与师生交融的情感碰撞中逼近了文本的内核,升华了生命的质态,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效益。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