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文化传授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4-06-13 04:58王芳WANGFang
价值工程 2014年16期
关键词:传授传统思维

王芳 WANG Fang

(台州学院图书馆,台州 318000)

(Library of 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 318000,China)

尽管传统文化的传授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基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各地中、小学也在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但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类的高等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的工程类专业没有传授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1]。培养工程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积极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也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举措。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结合多年来在高校的教育实践,笔者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授不仅有利于提高工程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民族性、时代性、继承性、延续性是传统文化的一般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封建社会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但又兼容并包了其它思想,其本质是一种旧时代农耕文明的结晶,即使在很多方面有很多不足,但是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文明的基础。凝聚了千百代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因此它必然蕴藏有精华[2]。因此,对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继承传统文化,除了有情感、方法的问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自己的价值观都对吸收与继承有影响。五四以来,对传统文化我们没有做到批判的继承,理性的吸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的否定。没有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予以继承。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传授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基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各地中、小学也在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但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类的高等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的工程类专业没有传授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3]。通过此次的网络课程学习以及几年来在高校的教育实践,笔者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传统文化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个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思考问题时在大脑里如何运转也是各有千秋。但是,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在学习知识、吸收文化、借鉴经验的过程中,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产生了质疑,去寻找证据和理由来证明自己所质疑的知识确实有问题,经过自己的积极思考,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提出证据。培养创造性思维,总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提高。人们对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思考,引发深思,是自己对知识的了解不在停于表面,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使自己得到提升,使自己得到升华。学习传统文化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从现代文明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运用新的思维,方法、理念、观点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剖析,对传统典籍进行深刻的阐释,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我所用。

正如毛泽东1956年8月24日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所说:“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实的活人”。所以,我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授时,我们不仅要传授一些有意义深刻的问题,更要传授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一些典籍原文的理解,也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敢于打破传统的解释,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出与时俱进的新的观点。这样就可以一箭双雕,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活跃了课程气氛,提高了上课的质量,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其次,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新精神。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传统文化,演变的过程都有迹可循。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文学、宗教、建筑、艺术、史学、医学等等,无论是其思想、理念,还是其具体内涵,都不是静止的,其自身都有一个产生、演变的过程。就对中国文化影响比较大的“三教”(儒、道、释)“九流”(儒、道、墨、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尤其“三教”来说,在中国产生之后,就一直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的发展。就拿儒学来说,是由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空自创立的,其嫡传孟子在他的基础上加以发展,随着历史长河的发展,到了汉代,又经过董仲舒的丰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对社会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到程(程颢、程颐)朱(朱熹)“理学”、陆(陆九渊)王(王守仁——阳明)“心学”,其内涵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还有,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受到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排斥,但后来也在中国扎根生长,主要是因为它吸收了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并先后形成天台宗、慈恩宗、禅宗、净土宗等诸多流派,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尤其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4-6]。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不同的时期也有其自己的特色,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的洗礼,一直在发展,不断地在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在对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的时候,我们不仅要介绍各个学科的演变状况,还要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对创立学科的人物和对学科发展变化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要进行主要的讲解,剖析他们之所以有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这样就让学生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创新意识是一个人有所进步,有所发展的垫脚石。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不断地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性思维。诚然,对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对科学技术的掌握是极其重要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是带领整个人类向前进步的一个最基本的动力,但是科技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呢?它不仅建立在文化基因上面,还建立在人类的生存的基础之上。这里讲的文化不是陶瓷艺术的文化,而是价值观,是个人基本的思维模式、社会大众的行为模式、风俗习惯。在这个前提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科技的进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但文化是它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因此,当我们讲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时候,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任务去交学生,而没有提及文化的问题,如果,某些大学为了教学生培养创新意识,而开设这样的课程,完全培养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基于这一基本考虑,我觉得对工程类学生应加强传统文化传授的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应该让其自由发挥,在自己思想的海洋里驰骋,不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束缚,不要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在讲授的技巧和方法上应该不断地创新,采择精华,运用良法,熏陶、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1]张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冶金教育,2012,5:69-72.

[2]李烈钧.传统文化纵横谈[J].观察与思考,2012,11:78-79.

[3]范五三.论传统文化与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学生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67-68.

[4]张津波.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10:78.

[5]茆登华.中国传统文化对体育文化发展方向的影响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0):239-240.

[6]孙桂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2,27:19-20.

猜你喜欢
传授传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思维跳跳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传授技艺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