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艳, 张金林, 王艳辉, 张利辉, 董金皋*, 宋胜普
(1.河北农业大学真菌毒素与植物分子病理学实验室、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保定 071001;2.河北省宣化县农牧局,宣化 075100)
2013年9月,河北农业大学真菌毒素与植物分子病理学实验室对玉米有害生物进行普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发现一种新的杂草严重危害玉米(图1),因其来源及名称尚不明确,当地人称之为“太空草”。本实验室通过比对鉴定,确定该杂草为刺果瓜(SicyosangulatusL.),属葫芦科野胡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其原产美国,我国台湾和大连已有发生报道[1]。通过走访调查,刺果瓜于2002年在宣化区屈家庄开始发生,之后逐渐扩展蔓延,2010年以后危害明显加重,目前张家口的高新区和宣化区约有400hm2玉米严重受害。
刺果瓜苗期与普通黄瓜苗极其相似,当地农民也称之为“黄瓜秧”;其茎上具有棱槽,并散生硬毛,具有卷须,主要通过卷须攀援生长;叶子圆形或卵圆形,具有3到5个角或裂片;果实长卵圆形,一般3~20个簇生,每个果实内含1颗种子,果实上布满长刚毛[2],极易刺伤人畜,被刺部位常出现红肿和瘙痒症状。同时刺果瓜的攀援生长和果实上的刚刺加大了收获难度,人工和机器收割均不能正常进行。
刺果瓜在宣化地区一般5月中旬开始出苗,但从5-9月均有幼苗生长,生命力极强。目前尚没有针对刺果瓜的有效除草剂,农民需在生长季进行8~9次人工拔除。植株可攀援生长,生长扩展速度极快,覆盖面积非常大,1棵苗即可危害333m2左右的玉米生长。刺果瓜种子量大、繁殖力极强,且能够寄生在玉米上,即使根系被拔除仍能通过卷须从寄主中吸收水分生长繁殖,因此,一旦发生很难根除。
图1 刺果瓜形态特征及危害状Fig.1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of Sicyos angulatus and its damage
刺果瓜危害后,由于覆盖缠绕住玉米影响授粉,造成光合作用降低或无法进行,导致玉米严重减产,宣化区防治不及时的玉米田可造成减产50%~80%。此外,本调查还发现刺果瓜除侵入玉米田外,还可在大豆、谷子等多种作物和其他木本植物上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本实验室正在对外来入侵杂草刺果瓜的生物学特性、入侵危害特点、传播途径和综合防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1]张淑梅,王青,姜学品,等.大连地区外来植物—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L.)对大连生态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3):355-358.
[2]王青,李艳,陈辰.中国大陆葫芦科一归化属—野胡瓜属[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6):122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