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萍
今年年初在成都举办的井巷子市集,有一个环节是拜访成都本土工艺家。联系道安银花丝工作室时,一个小姑娘主动表示想来市集摆摊,“是否能卖出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更多人知道成都有银花丝这门绝活。”
直到我们拜访道安大师,才知道这个干脆利落的小姑娘是道安的女儿王晓璐,也是道安心中不二的银花丝传人。
道安的女儿
道安银花丝工作室在文殊院“非遗·手工技艺主题街区”,左边是刘嘉峰竹编工作室,右边是郝淑萍蜀绣工作室,透着一股浓浓的成都老技艺味道。古香古色的店里摆满了各种银花丝作品,《龙架薰球》、《凤架薰球》、《锦鸡芙蓉盘》……素雅精致、玲珑剔透。这些大件作品,全部出自道安之手。道安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银花丝”传承人,也是全国唯一能完成银花丝全部流程的手艺人。
虽惊叹于工艺之精湛,大家却更对柜台里小小的首饰产生了兴趣,纷纷选购。仿佛见多了这种情况,道安只是微微一笑——这些首饰,均出自她女儿晓璐之手。
晓璐自幼受母亲耳濡目染,但真正开始接触银花丝,是在2006年,当时她刚上高中。
和大多数非遗一样,银花丝经历了出口的辉煌,上世纪90年代外贸一断,便一蹶不振。1999年,道安从工厂辞职成立工作室,并发明专利产品“银丝画”。当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台、成都相关单位考察本地手艺时,才发现成都还在做银花丝的,也就道安工作室了。虽然母亲没有说什么,可懂事的晓璐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她开始认真观察师傅们如何捣鼓银丝。高中毕业填写大学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填报了旅游工艺品设计制作专业。“我是道安的女儿,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银花丝就这样失传。”
2008年,刚学会网页设计的晓璐就为银花丝开了一个网店,并设计了专业网站。“那年银花丝正式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需要市场推广,妈妈不懂网络和营销,那就我来。”虽然网站页面相对简单,也没什么引导性的营销语言,但总算为银花丝的宣传打开了一个新的渠道。
夸张的花丝
2009年,晓璐把银花丝作为毕业创作,设计了一套首饰。看到样稿的道安吓了一跳。“妈妈不理解,为什么耳环要这么大?首饰干嘛做这么复杂?还加了川剧脸谱、太阳神鸟这些从来没用过的花样。”解释不清楚,晓璐便拿出小女儿的撒娇天性,央求母亲把它们全部做出来。
好不容易说服了母亲,还得说服工作室的师傅。拿到图纸的师傅们直摇头,“这也太夸张了吧。”“银花丝不是这样做的。”“你们这些年轻人就喜欢乱来……”聊到这里,晓璐模仿老师傅的表情和语气,嘿嘿直笑。虽然师傅们不太情愿,但还是按照图样做出成品。当年11月,晓璐和母亲一起去杭州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顺道也带上了自己的作品。“我对自己的设计很有信心。”结果出乎意料的好,晓璐设计的首饰在展览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而母亲精心的设计却无人问津。
诚然,这里面有价格的原因,但这确实告诉了老一辈手艺人一个事实:这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从前的那一套不是那么管用了,是时候改变一下了。“其实市场是接受我们这些传统技艺的,就是它的设计没跟上时代,才会慢慢被大家遗忘。”
有了这次经历,晓璐再有新设计要制作时就顺利多了。母亲和老师傅们虽然还是看不懂这些新的设计,但十余年的自负盈亏,他们已经懂得市场的重要性。大学毕业,晓璐正式加入母亲的工作室,专项负责银花丝首饰设计。有了专属身份,晓璐设计起银花丝首饰来更加大胆,她尝试在首饰上加入珐琅工艺。“从前首饰都是素银,能表现的东西太少,珐琅可以烧出各种瑰丽的色彩,点缀在洁白的银饰上,让银花丝更现代、更时尚。”
她把大件银花丝上的元素都利用起来,又加入花鸟、蝴蝶、葫芦、银杏叶等银花丝从来不曾用过的元素,做成吊坠、耳环、手链……
银花丝的明天
“其实,我并没有一直留在工作室,中间溜出去过。”毕竟还是个刚毕业的学生,晓璐也如同所有大学毕业生那样向往外面的世界,她偷偷溜出去找了份工艺品营销工作,尝试着接触广阔的世界。不过,这个时间并不长,不到7个月,她就被母亲“抓”了回去。“看着妈妈一个人又要设计、制作,还要销售,确实很辛苦。”事实上,她走出去也并非贪玩,而是想多学些营销知识。“银花丝造成今天的局面,不会营销占了大半责任。”
老一辈银花丝艺人几乎没人会跑销售,晓璐将销售工作接了过来。除却网络订单,她也在现实中主动联络商务礼品公司。上海世博会开展之前,她成功接洽一家工艺品公司,接下3000件银花丝海宝的订单。此外,她积极参加各种展会,主动联络其他技艺传承寻求合作。
2013年年初,道安工作室能够将店面开在文殊院“非遗·手工技艺主题街区”,也是晓璐极力促成。“把店铺开出来,起码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个技艺。”
除却营销,银花丝没落的另一半原因是它制作过程的独特性。“银花丝与其他工艺有很大的不同,它不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很多工匠就算学会了制作,也不能自立门户。”晓璐叹了口气。所以银花丝很难招到学徒,导致现在全国掌握银花丝全部制作流程的就剩下道安一人。
晓璐到工作室五年,母亲掌握的烧蓝、堆景、无胎成型三大技术,她才学会第一种。更不用说古老的錾片技术,懂行的老师傅已经过世,这门手艺已经失传。所以,眼下她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银花丝的技艺,“起码不让银花丝在我手上失传。”
现在,她走到哪里,总是不忘戴一样银花丝饰品。“我走到哪里,就把银花丝的广告打到哪里。”把自己当做一块“活招牌”。
成都银花丝
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与蜀绣、竹编、漆器一起号称成都工艺品中的“四大名旦”。制作一件银花丝作品,需要历经设计、备料、制作、焊接、化学处理等10多个步骤,中间涉及物理、化学、冶金、机械加工等多方面的知识。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平填”技术,无胎成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