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循规”,课外“放飞”

2014-06-10 23:10胡岚岚
课外语文·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学分课外习作

胡岚岚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作文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同时,也指出教师习作教学要求首先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同时,也必须适当传授写作知识。

【关键词】课内作文;课外兴趣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无奈的现状:山重水复疑无路

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被称为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也一直是小语界致力改革和优化的核心问题。虽然当前作文教学改革千帆竞逐,但是作文教学领域依然是山重水复。环顾我们的周围,学生厌恶作文,惧怕作文,视作文为洪水猛兽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使是绞尽脑汁写就的作文,往往也是错别字百出,假话、套话连篇。

(一)“如入樊笼”——传统作文教学令人窒息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作文知识的传授。单元大作文仅仅只是载体,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各种各样的作文知识,如何记事,如何写人;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点题,如何照应。有经验的教师每作都有训练重点,相关的写作技巧必须在此作中得到充分地运用。认真细致,唯恐疏漏。对学生而言,许多时候,他们没有命题的自由,没有立意的自由,没有行文的自由,如戴着镣铐跳舞,如无法高飞的笼中小鸟。而且,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少数几篇大作文,学生没有充分的写作实践,遇到新鲜作文题目更是搜肠刮肚,目瞪口呆。

(二)“天马行空”——创新作文教学让人担忧

随着课程的推进,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周围有许多教师开始尝试创新作文。多数重在解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写“放胆文”,即放开胆子,无所顾忌,不讲思想对否,主题然否,立意高否,意到笔随,有话就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的习作我做主。在学生心灵自由呼吸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作文如果不加指导点拨,质量往往不高,容易陷于“快餐作文”。

二、积极地探索:欸乃一声山水绿

2005年,结合我镇的“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我尝试进行课外兴趣作文探索,一开始的理念是“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达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目标,淡化了课内作文。对于兴趣作文的内容,兴趣作文的批改,兴趣作文的评价等都摸索出了一些做法。两年后,学生作文的兴趣的确是普遍提高,作文冒尖的学生极多,语文的优秀生不少。但也发现,好些学生作文的水平提高不明显,有些甚至连一些基本作文技能也还不太熟悉。这引发我的深思,原因何在?《大纲》中的一段话使我豁然开朗“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我想,我是疏忽了课内作文,疏忽了写作知识的教学。2007年起,我调整作文教学方向,不放松课内作文教学,课内作文重在作文知识的传授,更致力于课外兴趣作文的探索,重在放飞学生心灵,让学生爱上作文,爱上自由表达与个性表达。

(一)课内作文与课外兴趣作文的个人界定

课内作文:主要指每单元一篇的大作文,也包括结合课文出现的小练笔等。

课外兴趣作文:是基于喜好的情绪下的写作。关键词是“喜好”。既然是“喜好”, 那么课外兴趣作文的定位就是不强求。学生有兴趣,就动笔;没有兴趣,则可不写。想写这个内容,行;想写那个内容,也行。兴趣作文,旨在解放学生思想,把作文的话语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自由呼吸中获得一份悠然。

(二)课内作文与课外兴趣作文的相辅相成

课内作文与课外兴趣作文,它们在内容选择、作文要求、批改方式以及等级评价等方面都应该有所不同,但真是这些不同的侧重点,使作文教学既重作文知识的“入格”,更重张扬个性的“自由”。如于漪先生所说“以兴趣为先导,以语言训练为核心”。

(1)习作内容不同

课内作文主要为单元大作文与随文小练笔。新课程下的单元作文做了极大的改革,就内容上来讲,自由度还是比较大,但总有些大方向的限定。

兴趣作文内容上没有限定,日记、随笔、散文、儿童诗、杂文、童话、小说……只要学生能动笔去写,只要学生能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就好,当然这里所说的真实是广义的,既包括事情的真实,也包括情感的真实;既包括现实的真实,也包括想象的真实。

(2)习作要求不同

课内作文应根据语文课标要求,切实落实。而且从教多年,从老教材上到新教材,我们也发现新教材对作文教学更重“放”,但对许多作文的要求细化不明显。因此,对于课内作文,我还根据学段适当分解落实作文技能,如何写事、如何写景、如何状物、如何写读后感等都有所落实;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怎样布局谋篇都分解落实。没有技能指导,学生即使写了很多作文,有时也如瞎子摸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作教学中,这“器”当是作文知识、技能。

兴趣作文没有习作要求。只要学生有兴趣写即成。文体自定,长短自由。

(3)批改方式不同

课内作文尽可能精批细改,错字、语病,润色;眉批、终批;自批,互批,面批。一般情况下,一次作文批改后,还要进行集中讲评。评的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如何落实本次作文的要求,重点之二是根据学生的作文进行细化地语言表达引导,发现别人语言文字之精妙。

兴趣作文只改错别字、病句。不对学生的兴趣作文做一些想当然的批改,教师的想当然往往会扼杀孩子的写作兴趣。为鼓励学生多写兴趣作文,要做到及时批改。早上有兴趣作文的上交,尽可能在傍晚放学前发给他们。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对语文教学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要过多地布置其他的机械作业,否则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写什么兴趣作文,教师同样也是没有太多时间批改兴趣作文。

(4)评价方式不同

课内作文根据作文要求,给予“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一般情况下,“合格”作文需要根据老师指导进行修改,而“不合格”作文还需要再修改甚至重写。endprint

兴趣作业根据质量,以“星级”来评定。只要写了,一定有“星”。摘录类就有“一星”、“二星”。自己撰写的文章往往就以“三星”起步。稍好的“四星”,较优秀的“五星”。实际上,三星只是相当于合格的作文,四星也仅仅是良好的作文,五星才算是较优秀的作文。但不采用优秀、良好与合格和等级制,因为合格或者良好的等级都会降低学生的作文兴趣。而星都是奖励的,哪怕一个星也好。一句话,兴趣作文,没有批评,只有表扬,表扬,再表扬;鼓励,鼓励,再鼓励。

(5)共同促进良性循环

课内作文与课外兴趣作文从不同的侧重点保证了作文的“入格”与“自由”,共同促进了学生习作的良性循环。因为有了足够的写作技巧,学生在兴趣作文写作时就更得心应手。写作不累了,才更有兴趣。另一方面,因为课外兴趣作文使孩子们有了习作之兴趣,想写作了,才会想去了解与习作有关的所有事情,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倾听老师对课内作文时的指导,也才会死心塌地爱上阅读,自主地去模仿,研究。

(三)课内作文与课外兴趣作文结合探索中的难点处理

几年来,一直坚持走这条作文教学之路,当然实践在也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惑,引发自己的再思考,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之路。

(1)课外兴趣作文如何保持长效兴趣?

人都是有惰性的,尽管在鼓励的前提下,部分学生的兴趣作文撰写较多,但有那么小部分学生还是不太写兴趣作文;有些学生开始写得比较多,后来慢慢地变少了;有些学生催催多写,不催不写。如何长效提高课外作文的兴趣是进行作文改革的重中之重。

第一,结合展示交流。

为了激发学生写课外兴趣作文的积极性,每月底组织一次课外兴趣作文的展示交流。十一二岁的孩子都是好胜的,每月一次的展示交流活动,他们铆足了劲,都想在展示交流活动中一显身手。每次展示活动我都会布置一个简单的展台,每个学生的兴趣作文都翻开放在展台上,而且每次展示,我都让学生统计好自己本月兴趣作文的数量与最后的得“星”总数,并将统计结果放在兴趣作文本的下方。这样一来,哪怕不翻看内容,孩子们一圈转下来就知道谁的兴趣作文数量多,谁的质量高。当然,我会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能尽情翻看别人的兴趣作文。

第二,结合过程性学业评价。

我镇的学业评价,期末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态度是优秀还是良好,就是看学期过程性学分的。其他作业本的评价往往是优秀3学分,良好2学分,合格1学分,这些学分是封顶的。而兴趣作业的学分是上不封顶的。学期结束,根据课外评价类作业学分的高低,我们将确定学生这学期语文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等级。情感态度不是优秀,哪怕考试考得很好,综合评定也不能得优秀。把兴趣作文的评价与语文学期评价相结合之后,原来勤快的学生写兴趣作业更勤了,原来不太勤快的学生写兴趣作文也勤快了不少。但不得不承认,有那么四五个学生就是不太愿意写兴趣作文,我们也勿用担心,不是还有课内作文的保证吗?

(2)课外兴趣作文如何促进质量提升?

兴趣作文的质量是兴趣作文的生命所在,也是进行作文改革的最终目标。

第一,营造阅读氛围。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通过展示交流、相互学习来提升质量外,更主要的是跟学生的阅读

与积累是分不开的。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但是,城郊农村家庭向来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因此,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营造阅读氛围是提升兴趣作文质量的重中之重。学校统一做法:每天中午全校统一半小时时间进行课外书阅读;每周三早上全校语文老师引领学生走进经典;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班级读书会;学校每年举行读书节活动;学期组织古诗考级活动;学期分年级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另外倡导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进行经典诵读。

第二,课堂读写结合。

倡导低碳教学,简约语文课堂。少一些教师的讲解,多些时间进行实实在在的写,结合文本,读写结合,进行仿写、续写、扩写等。积极倡导课堂八至十分钟安静作业时间,中高段语文课堂字词巩固所花的时间相对比较少,更多的时间可留给随堂练笔。这课堂练笔不仅仅要让学生动笔,更要关注如何指导学生把小练笔写好。怎么把句子写通顺、写生动,怎样运用好各种表达方式,如何写好各种形式的段落,又如何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课内“循规”,课外“放飞”,几年来,一直坚持走这条课内作文与课外兴趣作文相结合的作文实践之路,有困惑,有快乐。学生对习作的热爱令我欣喜,他们兴趣作业的质量之高更出乎我意料。我想,这条作文实践之路应该是走对了,当然还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改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编辑:毕力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分课外习作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学分美食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